APP下载

热通汤熏洗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2016-12-15程春生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洛阳471000

陕西中医 2016年11期
关键词:阻型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

康 正 程春生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洛阳471000)



△通讯作者

热通汤熏洗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康 正 程春生△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洛阳471000)

目的:观察热通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热通汤熏蒸患处;对照组给予温热水熏洗治疗,两者疗程均为28d。治疗后观察患者用药后患处关节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通汤熏洗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明确。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以对称性多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慢性免疫性疾病[1]。其基本的病理改变以慢性滑膜炎为主。伴随着滑膜细胞增殖、炎性细胞浸润和血管翳形成,其病情也将逐渐加重,最终炎症侵及下层骨和软骨,并导致关节的破坏[2]。如果早期不及时治疗,晚期关节发生畸形,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从而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伴随着祖国传统医学之发展,不断有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防治上有新的突破点[3]。本文以笔者自拟热通汤熏洗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探索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现将治疗结果汇报如下。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12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中男23例,女40例;年龄在23~64岁,平均(48.31±17.44)岁;病程1~5年,平均(2.77±1.11)年。对照组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21~68岁,平均(45±14.73)岁;病程1~4年,平均(2.04±0.67)年。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参照制定:关节冷痛而肿,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口淡不渴,恶风寒,阴雨天加重,肢体沉重。舌质淡,苔白,脉弦紧。

西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类风湿病学会(ARA)1987年修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制定:晨僵>1h且病程≥6周;超过3个以上关节肿胀≥6周;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肿≥6周;对称性关节肿≥6周;皮下结节;X线示骨质疏松或骨侵袭;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符合以上4项者即可确诊。

纳入标准 年龄18~70岁身体健康者;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未接受过相关药物治疗,或接受过治疗但已停用相关药物>1个月;对本试验知情且自愿参与者。

排除标准 关节严重畸形者;伴有其他风湿病或严重骨关节病者;患处皮肤感染、损伤、破溃者;合并心、脑、肝、肾、造血系统严重疾病者;妊娠或哺乳妇女;精神异常者等。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热通汤治疗,由艾叶60g,伸筋草、透骨草、黄芪各30g,红花、苏木、桂枝、桑枝各20g,制川乌、制草乌、三棱、莪术、防己、茯苓、猪苓各15g组成。将上述药物水煎后,去渣取汁,置于医用熏洗桶内,桶内温度恒温控制在约38°C。将患手完全置于药液中浸泡,每次45min,1d1次,7d为1个疗程,治疗共计4个疗程。

对照组将中药汤汁换为等量的热水,熏洗方法同治疗组。

疗效标准 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中医症状、实验室指标等进行评定。根据疼痛、肿胀、关节功能活动等指标积分法来判定中医证候疗效。通过临床上常用于反映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实验室指标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4-5]来进行西医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关节疼痛、肿胀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显效:关节肿胀、疼痛减轻(证候积分减少>70%),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有效:关节疼痛、肿胀有所减轻(证候积分减少>30%),活动功能有所好转;无效:关节疼痛、肿胀(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活动功能无改善。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经分组治疗后,治疗组治愈31例,有效2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治愈11例,有效21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为53.3%,两组相比较,对照组疗效效差于治疗组。经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详见表1。

两组治疗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详见表2。

表1 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表2 实验室检查结果

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于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讨 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中医学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归属于“痹症”的范畴。其中,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由患者素体阳气亏虚,寒自内生,复感风寒湿邪,注于经络腠理,留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痹阻而发为风寒湿痹[6],造成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肢体、筋骨、关节冷痛而肿,屈伸不利。

本文笔者自拟热通汤专注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治法以温阳补火,温经散寒为主,辅以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佐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方中伸筋草、透骨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止痛,舒筋活血;苏木活血祛瘀,消肿定痛;红花活血散瘀,通经止痛,四者合为君药,共奏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艾叶、桂枝、桑枝共为臣药,共奏温通经脉,达利关节之功;再加川乌,草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三棱、莪术破瘀散结,消积止痛;黄芪升阳补气,防己祛风湿、利关节,茯苓、猪苓利水消肿,共为佐药。以上诸药君、臣、佐、使相互为用,配伍严谨,共奏温经散寒,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之功。

临床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是通过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判断疗效。尽可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则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键要素[7]。然而临床上常采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类等药物,虽效果明显,但价格高昂,副作用大,且停药之后病情容易反复[8]。故应当从中医药角度出发,寻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近年来,中药熏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因其临床疗效好,能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而取得医药界的广泛关注。

中药熏洗属中医外治之法,方药直接作用于病患部位,不仅可以避免久服口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同时也具有奏效快、副作用少、适应范围广等特点。使用笔者自拟热通汤熏洗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简单易行,疗效显著,价格低廉,容易被患者接受。

[1] 杨 进,王晓锋,李彦民.仙龙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20例[J].陕西中医,2015,36(9):1204-1205.

[2] 石 飞.活血祛风通络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指腹微循环血流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3,34(7):840-841.

[3] 王 庆,徐桂华.中医外治法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研究近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1(15):265-267.

[4] 姚血明,马武开,唐 芳,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DAS28积分与疾病活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1(21):79-81.

[5] 刘 丹,曹团平,巩 义,等.抗MCV抗体抗CCP抗体及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7):811-813.

[6] 孔伶俐,郭会卿.郭会卿教授分期分型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经验[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1):52-55.

[7] 董巧云,李惠兵,岳 红.等.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10):1438-1439.

[8] 李世梅,王黎明,陈继正.等.鹿瓜多肽、丹参酮ⅡA联合DMARDs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6):744-746.

(收稿2016-06-05;修回2016-06-21)

关节炎,类风湿/中医药疗法 外治法 @热通汤

R

A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11.022

猜你喜欢

阻型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
蝎芷膏治疗湿热瘀阻型臁疮的临床观察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60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蒙医证型与AKA相关性研究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藏医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