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疗效观察

2016-12-15刘莉君孙昉昉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710003

陕西中医 2016年11期
关键词:气虚通络益气

刘莉君 孙昉昉 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 710003)



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疗效观察

刘莉君△孙昉昉 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 710003)

目的:分析总结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治疗中益气活血通络法的治疗价值。方法:将76例气虚血瘀型IP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接受西药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接受3个月治疗后,治疗组SGRQ各项评分及主要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法在气虚血瘀型IPF的治疗中安全有效,可应用于临床治疗。

IPF是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要病理变化的肺部疾病,虽然目前临床已经出现多种西医治疗方法可用于本病的治疗,但因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故导致以上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也并不十分理想[1-3]。近年来临床有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本病的治疗效果[4-5]。故本研究为有效的提高证属气虚血瘀型IPF的临床治疗效果,在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将益气活血通络法应用于其中,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于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间就诊的气虚血瘀型IPF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接受西药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对照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43~68岁,平均(55.59±8.43)岁;病程1~10年,平均(5.36±2.93)年;GAP指数评分2~6分,平均(4.15±1.31)分。对照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44~69岁,平均(55.73±8.52)岁;病程1~9年,平均(5.23±2.81)年;GAP指数评分2~7分,平均(4.23±1.28)分。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及GAP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纳入标准 符合IPF的临床诊断标准[6];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肺气虚及血瘀症的临床诊断标准:咳喘气短,咳声低弱,久咳不愈,胸部刺痛,痛有定处,脉络瘀血,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暗有瘀斑,脉涩;年龄18~70岁。

排除标准 存在严重心、脑、肝及肾脏疾病者;存在其他肺部疾病者;存在意识障碍者;存在恶性肿瘤者;对治疗药物过敏者。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治疗药物包括醋酸泼尼松片(国药准字号H34022700)。醋酸泼尼松片以0.5mg/(kg·d)为起始剂量,连续应用4周后减量至0.25mg/(kg·d),应用8周后减量至0.125mg/(kg·d),并以0.125mg/(kg·d)为维持剂量。治疗组接受西药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西药治疗方案同对照组,同时给予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益气活血通络汤组方:黄芪30g,党参20g,白术、丝瓜络、丹参及仙鹤草各15g,橘络10g,三七及甘草各6g。对于咳喘气短重者,加党参30g,山药20g;对于久咳重者,加浙贝母、炙百部各15g;对于瘀血重者,加红花及赤芍各10g。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

疗效标准 分别应用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SGRQ)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肺气虚症状分级量化表,对患者入组时及接受治疗3个月时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价,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SGRQ评分中,观察项目包括呼吸症状、活动受限及疾病影响三方面,三方面评分范围均为0~100分,均以分数越高表示对影响越严重。《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所观察的中医临床症状为喘息、咳嗽咳痰及气短三项,均以无症状为0分,以症状轻微为2分,以症状中等为4分,以症状严重为6分,以评分越高表示临床症状越重。此外,对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所出现的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并进行对比。

治疗结果SGRQ评分比较 接受3个月治疗后,治疗组SGRQ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SGRQ评分比较(分)

主要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接受3个月治疗后,治疗组主要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主要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讨 论IPF是现代医学根据患者肺部病理改变所指定的病名,因此在传统中医学中并无IPF其名。但是根据IPF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可将本病归为“肺痹”、“肺痿”、“喘证”或“虚劳”等病的范畴。中医学关于本病最早的描述当为《素问·痹论》中的“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及“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其不仅对此病的临床症状进行了描述,同时也对本病的病因及病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而通过长年的临床观察,中医学认为将本病的病机归纳为“外邪犯表”及“气阴不足”[7-8]。目前临床将本病分为“邪毒犯肺”、“痰热壅肺”、“心肺气虚”、“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痰瘀互阻”及“阴阳倶虚”等多种类型,并通过辨证中药论治进行治疗,均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9-12]。

气虚血瘀型为IPF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其是以气虚行血无力,瘀血内阻为理论基础,并结合IPF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而成。目前临床已有将“气虚血瘀型”作为IPF的一个类型进行辨证治疗,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为可更为有效的治疗证属气虚血瘀型的IPF患者,本研究将具有益气活血通络作用的益气活血通络汤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结果显示:接受3个月治疗后,联合应用了西药及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的治疗组,其临床治疗效果可得到显著的提高,且并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本研究中所应用的益气活血通络汤,方中重用黄芪为君,以达补气益气之效;而臣以党参、白术、丹参、三七、丝瓜络及橘络,以党参补血载气,以白术健脾益气,以丹参及三七活血祛瘀,以丝瓜络及橘络通经活络,诸药合用,既可助君药补气益气,又可达活血祛瘀之效;同时以仙鹤草为佐,敛阴止血,佐制活血之力;并以甘草为使,可调和诸药。同时在方剂应用过程中,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了有目的性的加减,更加增强了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因此可取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

虽然通过本研究结果可知,益气活血通络法在气虚血瘀型IPF的治疗中安全有效。但本研究的观察时间仅为3个月,而IPF疾病具有着“病程长”及“易复发”的特点[13-14],因此通过本研究结果尚无法对接受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的气虚血瘀型IPF患者的临床预后进行评价。故导致本研究所得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尚需进一步延长观察时间以更为全面的评价益气活血通络法的应用价值。

[1] 郭健杏,吕晓红,丁 会,等.老年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35例临床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90-291.

[2] 金 烨,戴莉莉,陈晓红,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慢阻肺继发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6):1001-1003.

[3] 杨 宁,崔轶霞,张彩莲,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40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10):1399-1401.

[4] 李 猛,李耀辉,马战平,等.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诊治思路探析[J].陕西中医,2014,35(8):1028-1030.

[5] 胡旻爽,苗 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11):1610-1613.

[6] 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日本呼吸学会,等.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治循证指南(摘译本)[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4(7):486-494.

[7] 杨景青,朱 雪,李莹莹,等.从毒邪特点浅析肺间质纤维化病机[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3,28(1):7-8.

[8] 考希良,张 伟.从痰探讨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病因病机[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6):523-525.

[9] 袁成波,王 檀,仕 丽,等.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肺间质纤维化[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4):640-641,644.

[10] 魏 瑜.韩树人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经验[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5):486-488.

[11] 于慧敏,王晓东.张凤山教授治疗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经验总结[J].中医药学报,2012,40(1):98-99.

[12] 周运海.何氏益气化瘀通络汤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7):708-711.

[13] 闫 崴,朱 翔,王建丽,等.家族性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家系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11):833-838.

[14] 何军頵.老年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特点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1):1984-1985.

(收稿2016-06-11;修回2016-07-19)

Yiqi Huoxue Tongluo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Shaanxi Province(Xi’an 710003) Liu Lijun Sun Fangfang

Objective: To analysis and summary the therapeutic value of supplementing qi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dredging collaterals treatment in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type. Methods: 76 cases of IPF patients with qi deficiency blood stasis syndrom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38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ccepted routine treatment of western medicine,the treatment group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supplementing qi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dredging collaterals treatment. Compared the treatment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3 month treatment,the SGRQ scores and main symptoms of TCM integral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 At the same time,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qi deficiency blood stasis type of IPF,the supplementing qi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dredging collaterals is safe and effective,and can be applied to clinical treatment.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ntegrated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Qi-deficiency blood stasis @ Yiqi Huoxue Tongluo method

特发性肺纤维化/中西医结合疗法 气虚血瘀 @益气活血通络法

R

A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11.016

△刘华为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西安 710003)

猜你喜欢

气虚通络益气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气虚了,病多了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
气虚痰湿型晚期肺癌治验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