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靖市人口发展趋势研究——基于五普、六普数据的分析

2016-12-14陈习琼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曲靖市特征现状

陈习琼

摘 要:了解曲靖市人口发展现状、特征与趋势,通过整理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对人口发展现状及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人口自然增长缓慢,人力资源规模扩大,年龄结构发生转变,老龄化水平提高,性别比失衡,城市化水平发展快,居住条件改善,家庭规模缩小,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流动人口增多。因此,应控制贫困山区生育率水平,加强教育投入,提高人口质量,大力发展经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改变生育观念,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关键词:人口发展趋势;现状;特征;对策;曲靖市

中图分类号:C9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8-0087-05

曲靖市是云南省人口大市,正确把握其人口发展现状,了解人口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对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人口政策意义重大。从2000年“五普”到2010年“六普”,十余年间,曲靖市在人口再生产模式、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人口构成(年龄、性别、民族、家庭、文化教育、城乡结构)、人口分布、人口迁移流动、居住状况、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口城市化进程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此,本文通过整理和计算曲靖市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对曲靖市人口发展现状及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归纳出人口发展过程中的趋势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与措施,为曲靖市“十三五”期间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人口决策依据。

一、曲靖市人口发展趋势分析

(一)人口规模增长,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自然增长率下降

曲靖市人口规模由2000年“五普”时的5 466 089 人增长到2010年“六普”时的5 855 055 人,十余年间一共增加了388 966人,增长7.12%,人口出生率由2000年“五普”时的17.27‰下降到2010年“六普”时的13.52‰,下降了3.75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由2000年“五普”时的6.22‰上升到2010年“六普”时的6.5‰,增加了0.28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00年“五普”时的11.05‰下降到2010年“六普”时的7.02‰,减少了4.03个千分[1]。

(二)少年儿童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系数提高,年龄中位数上移,平均年龄升高,高龄老年人口系数增高,预期寿命延长,老龄化水平发展速度较快

在2000年“五普”时,曲靖市少年儿童比重为28.24%,≥60岁老年人口比重为8.82%,≥65岁老年人口比重为5.79%,老龄化系数为20.5%[2],年龄中位数为26.55岁,平均年龄为29.25岁,高龄老年人口系数为8.39%,预期寿命为67.67岁,人口老龄化水平为5.79%[2]。到2010年“六普”时,少年儿童比重为23.87%,≥60岁老年人口比重为10.71%,≥65岁老年人口比重为7.42%,老龄化系数为31.09%[3],年龄中位数为31.25岁,平均年龄为32.42岁,高龄老年人口系数为11.32%,预期寿命为74.7岁,老龄化水平为7.42%[3]。与2000年“五普”相比较,少年儿童比重下降了4.37个百分点,≥60岁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了1.89个百分点,≥65岁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了1.63个百分点,老龄化系数增长了10.59个百分点,年龄中位数上移了4.7岁,平均年龄增高了3.17岁,高龄老年人口系数升高了2.93个百分点,预期寿命延长了7.03岁,人口老龄化水平提高了1.63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较快。

(三)少年儿童抚养指数下降,老年人口经济抚养指数上升,总抚养指数下降

在2000年“五普”时,少年儿童抚养指数为42.8%,老年人口经济抚养指数为8.77%,总抚养指数为51.57%[2]。到2010年“六普”时,少年儿童抚养指数为34.74%,老年人口经济抚养指数为10.83%,总抚养指数为45.57%[3]。与2000年“五普”时相比较,少年儿童抚养指数下降8.06个百分点,老年人口经济抚养指数上升2.06个百分点,总抚养指数下降了6个百分点。2010年,全市社会负担系数高出云南全省39.57%[4]水平6个百分点。

(四)人口性别比有所下降但总体偏高,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人口性比重男性高于女性

在2000年“五普”时,曲靖市人口性别比为112.85,其中,城镇人口性别比为109.29,乡村人口性别比为113.69[2],总体属于略偏高或偏高。到2010年“六普”时,人口性别比为110.61,其中,城镇人口性别比为107.47,乡村人口性别比为112.69[3]。与2000年“五普”时相比较,总体水平下降了2.24个百分点,城镇地区下降了1.82个百分点,乡村地区下降了1个百分点,总体同样属于略偏高或偏高。随着孩次的增加,性别比大幅度升高,从第一孩次到第五孩次及以上孩次,性别比的变动情况分别为:113.62、125.28、164.07、162.71、111.76[4]。在2000年“五普”时,人口总数为5 466 089人,其中,男性人口为2 898 018人,女性人口为2 568 071人,男性人口性比重为53.02%,女性人口性比重为46.98%[2]。到2010年“六普”时,人口总数为5 855 055人,其中,男性人口为3 074 983人,女性人口为2 780 072人,男性人口性比重为52.52%,女性人口性比重为47.48%[3]。两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性比重男性普遍高于女性,而且在城镇地区和乡村地区同样具有相同的规律特征。

(五)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人力资源规模扩大,育龄妇女人数呈增长趋势,生育旺盛育龄妇女人口数量减少,学龄前儿童组及各个学龄组人口总数减少,高龄老年人口增多

在2000年“五普”时,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数量为3 606 304人,所占比重为65.98%;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为3 440 686人,所占比重为62.95%[2]。到2010年“六普”时,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数量为4 023 025人,所占比重为68.71%;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为3 830 495人,所占比重为65.42%[3]。与2000年“五普”相比较,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增加了416 721人,增长11.56%,比重上升了2.73个百分点;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加了389 809人,增长11.33%,比重上升了2.47个百分点。

育龄妇女人数由2000年“五普”时的1 470 464人增长到2010年“六普”时的1 588 020人,一共增加了117 556人,增长7.99%,所占比重由2000年“五普”时的26.9%上升到2010年“六普”时的27.12%,比重上升了0.22个百分点[2~3]。生育旺盛育龄妇女(20~29岁妇女)数量由2000年“五普”时的518 497人减少到2010年“六普”时的405 795人,减少了112 702人,减少21.74%[2~3]。

学龄前儿童组和各个学龄组(1~22岁人口)人口总数由2000年“五普”时的2 181 353人下降到2010年“六普”时的2 111 185人,减少了70 168人,减少3.22%,所占比重由2000年“五普”时的39.91%下降到2010年“六普”时的36.06%,减少了3.85个百分点[2~3]。

≥80岁高龄老年人口数量由2000年“五普”时的40 432人增加到2010年“六普”时的71 013人,增加了30 581人,增长75.64%,所占比重由2000年“五普”时的0.74%上升到2010年“六普”时的1.21%,上升了0.47个百分点。百岁老人由2000年“五普”时的39人增加到2010年“六普”时的105人,增加了66人,增长169.23%[2~3]。

(六)城镇人口规模、非农业户口人口规模增长,城镇化率提高,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和平均每户住房间数增加,家庭户户数和家庭户人口规模增大,家庭户平均人口规模减小

从2000年到2012年,曲靖市城镇化率分别达到18.84%、19.95%、24.06%、25.1%、26.23%、27%、28.59%、30.87%、32.6%、34.8%、36%、37.6%和40.37%,十三年间,城镇化率上升了21.53个百分点[1]。从2000年“五普”到2010年“六普”,城镇人口由1 029 608人增长到2 107 820人,一共增加了1 078 212人,增长104.72%,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由18.84%上升到36%,比重上升了17.16个百分点;乡村人口由2000年“五普”时的4 436 481人下降到2010年“六普”时的3 747 235人,一共减少了689 246人,减少了15.54%[2~3]。农业户口人口数由4 790 180人增加到5 089 583人,一共增加了299 403人,增长6.25%,比重由88.79%下降到88.25%,减少了0.54个百分点;非农业户口人口数由604 727人增加到677 378人,一共增加了72 651人,增长12.01%,所占比重由11.21%上升到11.75%,增长了0.54个百分点[2~3]。

在2000年“五普”时,曲靖市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17.5平方米,其中,城镇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0.48平方米,乡村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16.85平方米。在家庭户中,人均住房面积在8平方米以下的家庭户占17.79%,其中,城镇家庭占14.14%,乡村家庭占18.78%。人均住房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占17.15%,其中,城镇家庭占23.06%,乡村家庭占15.54%[5],平均每户住房间数为2.15间,城镇平均每户住房间数为2.17间,乡村平均每户住房间数为2.14间[2]。到2010年“六普”时,全市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6.66平方米,平均每户住房间数为2.59间,人均住房间数为0.74间,在家庭户中,人均住房面积在8平方米以下的家庭户有80 829户,占家庭户户数的4.99%,人均住房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户有671 763户,占家庭户户数的41.50%[3]。与2000年“五普”时相比较,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增加了9.16平方米,增长52.34%,平均每户住房间数增加了0.44间,人均住房面积在8平方米以下的家庭户所占比重下降了12.8个百分点,人均住房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户所占比重上升了24.35个百分点。

在2000年“五普”时,家庭户户数为1 465 853户,家庭户人口数为5 357 993人,家庭户平均人口规模为3.66人,其中,城镇地区家庭户户数为313 412户,家庭户人口数为951 735人,家庭户平均人口规模为3.04人,乡村地区家庭户户数为1 152 441户,家庭户人口数为4 406 258人,家庭户平均人口规模为3.82人[2]。到2010年“六普”时,家庭户户数为1 618 821户,家庭户人口数为5 644 199人,家庭户平均人口规模为3.49人,其中,城镇地区家庭户户数为672 171户,家庭户人口数为2 121 164人,家庭户平均人口规模为3.16人,乡村地区家庭户户数为946 650户,家庭户人口数为3 523 035人,家庭户平均人口规模为3.72人[3]。与2000年“五普”时相比较,家庭户户数增加了152 968户,增长10.44%,家庭户人口数增加了286 206人,增长5.34%,家庭户平均人口规模减少了0.17人,其中,城镇地区家庭户户数增加了358 759户,增长114.47%,家庭户人口数增加了1 169 429人,增长了122.87%,家庭户平均人口规模增加了0.12人,农村地区家庭户户数减少了205 791户,减少17.86%,家庭户人口数减少了883 223人,减少了20.04%,家庭户平均人口规模减少了0.1人。

(七)少数民族人口持续增长,外来、外出人口增多

在2000年“五普”时,全市总人口规模为5 466 089人,其中,汉族人口规模为5 071 533人,少数民族人口规模为394 556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规模的7.22%[2],到2010年“六普”时,总人口规模为5 855 055人,其中,汉族人口规模为5 442 014人,少数民族人口规模为413 041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规模的7.05%[3]。与2000年“五普”时相比较,人口总量增加了388 966人,增长7.12%,其中,汉族人口总量增加了370 481人,增长7.31%,少数民族人口总量增加了18 485人,增长4.69%。

在2000年“五普”时,曲靖市一共有外来流动人口242 331人,其中来自全市县(市)区的有79 716人,云南省其他县(市)区的有86 271人,省外的有76 344人[2]。到2010年“六普”时,全市一共有外来流动人口557 858人,其中来自全市县(市)区的有334 612人,云南省其他县(市)区的有139 640人,省外的有83 606人[3]。与2000年“五普”时相比较,外来流动人口一共增加了315 527人,增长130.2%。在2000年“五普”时,按现住地、户口登记地外出到省内和外省份的流动人口规模为259 272人,其中,省内182 928人,省外76 344人[2],到2010年“六普”时,外出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规模为906 160人,其中,省内794 315人,省外111 845人[3]。与2000年“五普”时相比较,外出流动人员规模大幅度增加。

(八)人口受教育程度发生显著变化

在2000年“五普”时,曲靖市人口总数为5 466 089人,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4 875 901人,其中,未上过学的人口总数为647 334人,扫盲班254 559人,小学2 439 495人,初中1 154 377人,高中206 997人,中专104 688人,大专52 364人,本科15 842人,研究生245人,1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3 922 665人,15岁及以上人口中的文盲人口总数为635 641人,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6.2%,文盲人口占全市人口总数的比重为11.63%[2]。到2010年“六普”时,全市人口总数为5 855 055人,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5 345 845人,其中,未上过学的人口总数为523 299人,小学2 505 875人,初中1 578 900人,高中492 373人,大专154 828人,本科88 970人,研究生1 600人,1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4 457 645人,15岁及以上人口中的文盲人口总数为427 864人,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9.6%,文盲人口占全市人口总数的比重为7.31%[3]。

与2000年“五普”时相比较,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增加了469 944人,增长9.64%,其中,未上过学的人口总数减少了124 035人,减少了19.16%,小学人口总数增加了66 380人,增长2.72%,初中人口总数增加了424 523人,增长36.78%,高中人口总数增加了285 376人,增长137.86%,大学专科人口总数增加了102 464人,增长195.68%,大学本科人口总数增加了73 128人,增长461.61%,研究生人口总数增加了1 355人,增长553.06%,1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增加了534 980人,增长13.64%,15岁及以上人口中的文盲人口总数减少了207 777人,减少32.69%,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下降了6.6个百分点,文盲率下降了4.32个百分点,每10万人拥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人口规模由2000年“五普”时的1 253人[5]增加到2010年“六普”时的4 191人[3],增加了2 938人,增长234.48%,总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90年“四普”时的5.07年提高到2000年“五普”时的6.12年,延长了1.05年[2]。

(九)人口分布不均匀,由分散趋向集中

从人口密集程度来看,2000年“五普”时,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61.75人[6],到2010年“六普”时,人口密度又为196.1人每平方公里[7],到2012年每平方公里上升为198.8人[8]。根据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是麒麟区,最低的地区是马龙县,到2012年麒麟区城镇化率高达67.3%[1]。

二、曲靖市人口发展总体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转变,人口自然增长缓慢,人力资源规模扩大

计划生育政策成效显著,人口快速增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转变,人口自然增长缓慢,但由于人口出生率地区、城乡差异显著,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增加,部分国家级贫困县,如会泽县、师宗县,生育率居高不下,人口基数大,人口规模仍然持续增长,人力资源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压力增大。

(二)人口年龄结构发生转变,高龄老年人口增多,老龄化水平提高

人口年龄结构已经完全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人口老龄化发展程度深、速度快,老龄化水平超过了经济发展水平,未富先老,高龄老年人口增多,人口经济赡养、医疗、照料等压力较大。

(三)人口负担系数发生变化,少年儿童人口抚养压力减小,老年人口经济抚养负担加重,社会总负担减轻

受控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影响,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及比重持续减小,少年儿童人口抚养压力减轻,但由于贫困农村地区出生率居高不下,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仍然偏高,如:富源县、师宗县、罗平县和会泽县,虽然学龄前组、各个学龄组人口总数减少,但负担系数仍不低,孩子的抚养、教育费用开支的压力依然存在。老年人口比例和人数不断增加,老年人口经济抚养负担加重,虽然社会总负担水平降低,但养老压力巨大。

(四)人口性别结构严重失衡,性别比空间差异明显

人口性别构成严重失衡主要体现在性别比的地区和城乡差异上,全市人口性别比总体偏高,国家级贫困县,如会泽县、人口大市,如宣威市,性别比普遍高,人口性别比多乡村高于城镇,人口性别结构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因素影响较大。

(五)人口城乡构成发生转变,人口城市化水平发展较快,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城镇人口、非农业户口人口规模持续增长,城镇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总人口规模增长速度,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18.84%提高到2012年的40.37%[1],上升了21.53个百分点,人口城市化水平发展迅速。此外,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和平均每户住房间数增加,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六)人口民族、家庭、文化教育构成均发生改变

少数民族人口持续增长,外来、外出流动人口增多,家庭户人口规模缩小,空巢、独居、丁克等核心家庭增加。全市人口文盲率大幅度下降,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长,不同受教育程度受教育人口规模扩大,人口科学文化水平整体提高。

三、应对人口发展趋势及主要问题的对策

(一)严格控制贫困山区的生育率水平,缓解人口自然增长带来的人口压力

在一些贫困山区,如会泽县、宣威市、富源县和师宗县,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生活条件差,社会保障水平低,男性劳动力可以承担更多的农活,加上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男孩偏好较为严重,导致这些地区生育率水平普遍偏高,少年儿童比例增加,人数总量持续增长,子女受教育、抚养费用增加,加之老龄化水平较高,比如会泽县和宣威市,无形中又增加了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负担压力,所以应该严格控制这些地区的生育率水平,缓解人口自然增长、老年人口系数提高带来的人口压力。

(二)加强基础教育,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与开发,全面提高人口质量

强化基础教育,确保优质教育资源和更多的办学资金向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倾斜,保障各地区、各民族的公平、均衡发展,大力提高各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增大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发挥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强化以产业发展重点为导向,合理调整人力资源结构[5]。

(三)大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积极看待人口老龄化问题

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老龄化水平高潮来临之前要做好充分的物质条件和服务体系准备,大力发展老龄产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减轻老年人口经济抚养负担,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此外,伴随着老年人口规模的扩大,还应密切关注高龄、空巢、独居、鳏寡家庭的特殊老年人群体的日常生活和照料问题。

(四)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传统的生育和养老观念,确保人口性别比保持正常水平

在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乡村地区,由于孩次的增加,性别比严重失衡,对此,应加大宣传力度,提倡男女平等的生育观念,并积极推进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包括空巢和类空巢家庭老年人在内的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提供制度保障,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农村社会养老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空巢、类空巢家庭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关爱扶助[9]。此外,还要更新养老观念,改变传统养儿防老的思想意识。农业社会传统的养子防老、家庭养老观念需要更新已是不争的事实,老年人本人及其家庭成员在养老方面仍然负有责任,特别是在提高自养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照料护理等方面[10] 。

(五)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人口城市化的质量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扩大人口容量,完善和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增长极的作用,通过辐射效应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统筹城乡规划,合理布局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依托现有建制镇加强小城镇建设,发挥其在农村地域中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鼓励以旅游型、农副产品加工型、贸易型、交通型等多种形式引导城镇化发展,以此扩大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5]。

(六)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做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服务意识

应将流动人口管理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以出租房屋、旅馆、饭店为重点,加强对流动暂住人口的登记、核查和管理,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协调、监督和落实相关工作,确保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此外,还应建立流动人口服务机构或服务站,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劳动力供需信息咨询、职业介绍、证件办理等相关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5]。对于外出务工的,应加强引导和组织管理,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参加技能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防止盲目性流动而产生就业竞争力不强,就业困难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曲靖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曲靖调查队.曲靖统计年鉴(2013)[K].2013-08.

[2] 曲靖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世纪之交的曲靖人口信息[Z].2001-08.

[3] 曲靖市统计局,曲靖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曲靖人口信息——曲靖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汇编[Z].

2011-12.

[4] 云南省人口普查办公室,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5] 李寿延,等.曲靖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M].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2002.

[6] 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2001)[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7] 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云南统计年鉴(2011)[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8] 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2013)[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9] 何靖楠,等.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6.

[10] 黄毅,等.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21):5.

猜你喜欢

曲靖市特征现状
曲靖市成立“珠源少年宣讲团”
抓特征解方程组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曲靖市总工会:市餐饮行业工会成立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