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行开胸手术的严重胸部创伤患者实施双腔气管插管术的效果研究

2016-12-14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3期
关键词:单腔双腔血气

张 江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 德阳 618100)

近年来,各种创伤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病情严重的胸部创伤患者极易出现呼吸障碍的症状,严重地影响其预后。以往,临床上对进行开胸手术的严重胸部创伤患者主要实施单腔气管插管术治疗。但此插管术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研究表明,对进行开胸手术的严重胸部创伤患者实施双腔气管插管术治疗,可明显改善其各项血气分析指标,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插管术的有效性,我院对2011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接受开胸手术的99例严重胸部创伤患者分别进行单腔气管插管术治疗和双腔气管插管术治疗,其中接受双腔气管插管术的50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此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1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开胸手术的99例严重胸部创伤患者。这99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严重胸部创伤的诊断标准,并被确诊。按照插管方式的不同将这99例患者分为单腔组和双腔组,其中单腔组有49例患者,双腔组有50例。在单腔组的49例患者中,有男性39例,女性10例。他们的年龄在16岁~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9±1.6岁。在双腔组的50例患者中,有男性41例,女性9例。他们的年龄在17岁~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1±1.4岁。在这99例患者中,合并肋骨骨折的患者有29例,合并胸骨骨折的患者有30例,合并肺裂伤的患者有20例,合并支气管断裂伤的患者有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开胸手术。同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气管插管术治疗,具体的方法为:①在进行插管前,对患者进行听诊,通过呼吸音判断其气道的具体情况。②在纤维支气管镜的引导下,对单腔组患者进行单腔气管插管术,对双腔组患者进行双腔气管插管术。进行单腔气管插管术的方法为:操作者用右手拇指、食指及中指如持笔式持住导管的中段和上段,从患者的右嘴角进入口腔,通过其喉头部位将导管的尖端插入声门后,准确地将导管插入气管。进行双腔气管插管术的方法为:操作者用右手拇指、食指及中指如持笔式持住导管的中段和上段,从患者的右嘴角进入口腔,将左侧的管端插入其声门后,将导管作逆时针180°旋转,使导管的隆突钩转至声门的前端后滑入气管,确保导管的隆突钩分别指向左右支气管,然后继续推进导管从左侧气管进入其主支气管[1]。③应尽量采用双肺通气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尽量缩短其通气的时间。④在插管完成后,通过听诊确定患者导管的位置。在确认导管进入到患者的气管后,将导管固定。⑤为患者连接麻醉机,将潮气量设为6~8ml/kg,将呼吸的频率设为12次/分,将吸呼比设为1∶2。

1.3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24.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false)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

经过治疗,双腔组患者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优于单腔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单腔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4.5%,双腔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双腔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腔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3 讨论

胸部创伤分为钝性创伤和穿透性创伤。对严重的胸部创伤患者必须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以降低其死亡率。双腔气管插管术分为左侧插管法和右侧插管法,在进行插管操作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插管法[2]。对气道出血的患者或支气管断裂的患者,可采用双腔插管并选择其健侧进行气管插管术[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双腔组患者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优于单腔组患者,双腔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腔组患者。此研究结果与俞晓军等人[5]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对进行开胸手术的严重胸部创伤患者实施双腔气管插管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单腔双腔血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选择:单腔还是双腔?∗
单腔气管插管CO2人工气胸在微创食管切除术中的应用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连接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空气系统双腔模型的压力动态特性分析
耐高压双腔P1CC导管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单腔起搏器睡眠频率开放对心功能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