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更年期综合征病人激素水平、心理状况及疗效的影响

2016-12-12张迪泽张亚婷张晓霞刘君雅惠云芳于学文姚晚侠

护理研究 2016年35期
关键词:替代疗法综合征病人

晁 青,张迪泽,张亚婷,张晓霞,刘君雅,惠云芳,于学文,姚晚侠



护理干预对更年期综合征病人激素水平、心理状况及疗效的影响

晁 青,张迪泽,张亚婷,张晓霞,刘君雅,惠云芳,于学文,姚晚侠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更年期综合征病人激素水平、心理状况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3月西安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268例更年期综合征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各134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激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血清尿促卵泡素(FSH)、血清雌二醇(E2)、5-羟色胺(5-HT)、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更年期综合征病人的临床疗效,还可有效缓解病人的负性情绪。

更年期综合征;激素替代疗法;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焦虑;抑郁

更年期综合征(climacteric syndrome,CS)是女性在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代谢障碍为主的症候群。临床以潮热、烦躁易怒、胸闷气短、心悸头晕、腰酸腿软、失眠健忘等为主要表现[1]。国内外文献统计报道,90%的女性有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综合征表现[2],10%~15%的病人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3]。激素水平的改变是引起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临床采用外源性雌激素、孕激素替代补充治疗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激素替代疗法(HRT)长期使用有诱发子宫内膜癌、深静脉血栓等疾病的风险,使更年期女性对激素替代治疗的顺应性降低。加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口的老龄化、生活压力不断增加,部分女性提早进入更年期,而更年期阶段又是女性肿瘤的高发期,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卵巢癌等,更年期女性生理、心理问题突出,采取何种措施使女性顺利渡过更年期,是医务工作者面对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在合理用药、健康指导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3年2月—2014年3月在西安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更年期综合征病人2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34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潮热、月经紊乱、烦躁易怒、胸闷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②能够用中文进行正常交流,并能配合完成量表的填写;③愿意参加并填写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②实验室及相关检查显示严重基础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对照组病人年龄41岁~59岁(48.1岁±5.3岁);症状持续时间(4.5±1.8)个月;文化程度:大学43例,高中46例,初中37例,其他8例。观察组病人年龄43岁~57岁(50.2岁±5.6岁);症状持续时间(4.8±2.0)个月;文化程度:大学50例,高中44例,初中30例,其他10例。两组病人在年龄、文化程度、疾病严重程度、症状持续时间及病人一般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干预方法 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健康教育(以口头宣教和西医知识教育为主)。根据病情,酌情给予谷维素、复方维生素B、维生素B6、维生素A、维生素E口服,若病人有睡眠障碍,适当给予艾司唑仑口服治疗;症状严重者指导其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利维爱、坤宝丸等)治疗。告知女性病人雌激素、孕激素对绝经后健康女性的利、弊,肯定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可靠性和临床意义。雌激素受体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雌激素替代疗法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能有效治疗潮热等血管舒缩功能异常、阴道萎缩症状,还能有效降低骨转换指标以保护骨骼。合适剂量的雌激素替代疗法可以有效模拟雌激素生理学作用,降低血清中尿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提高雌二醇(E2)含量,延缓衰老[4-5]。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时应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体治疗方案,根据病人自身生理情况、绝经时期、有无子宫采用不同给药方案,包括药物,给药周期、方式、剂量,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必须定期评估,严密监测,防止给病人带来主观和人为的医源性危害。总之,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原则是低剂量、个体化、规范化、系统化、不滥用也不必禁用、权衡利弊,与其他健康措施联合使用。病人亦可服用补肾中药,以延缓卵巢老化,提高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免疫功能,并能防止骨质疏松,但需注意选择最佳给药时间。

1.2.2 观察组干预方法

1.2.2.1 健康教育 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采用多样化健康教育方式,如自行设计制作影像、图片、手册、健康处方及专题讲座等,使其了解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是卵巢功能由盛到衰过渡的正常生理过程,症状较轻的女性,以低脂、低糖、高钙饮食为主,平日应多食含大豆异黄酮的豆制品、牛奶、鸡蛋、虾米、紫菜、海带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鱼类,坚持补充钙剂(每日1 000 mg)和维生素D;口服谷维素及中成药逍遥丸、知柏地黄丸等。同时,注意会阴部卫生。因病人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低下,阴道上皮内糖原缺乏,分泌物减少,丧失正常阴道的酸性环境,易受致病菌感染,嘱病人6个月~12个月进行1次妇科检查,注意月经变化,定期检查,若有异常,应及时治疗,帮助病人顺利度过更年期。

1.2.2.2 心理疏导 健康的心理状况和愉悦的心情,可以促进病人神经内分泌的自我协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且能减缓更年期生理变化过程[6]。故应给予病人一对一心理支持、松弛训练。包括以良好的沟通技巧、温柔体贴的话语、娴熟的操作技术赢得病人信任;与病人零距离接触,走进其内心世界,消除因环境变化导致的焦虑情绪,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认知领悟治疗,指导病人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行自我调节,学会对情绪的自我掌控与放松,改变不良心理状态;告知病人选择最佳的倾诉、升华、消遣、娱乐等方式,医务人员、家属、朋友都可成为其倾诉对象,鼓励病人诉说其担忧和恐惧,指导家属给予病人更多的理解与宽容,支持与关爱,切忌使用压抑或否认等消极手段。心理疏导能启发病人对更年期综合征认知层次的改变,可以解决病人因内心困扰而引发的一系列精神、神经症状,有利于更年期综合征的控制,同时也能降低雌激素用量。总之,医护人员应耐心细致地解释更年期综合征产生的原因,使病人保持健康心态,协调好家庭关系,恢复正常生活。

1.2.2.3 适当的体育锻炼 指导病人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生活情趣,改善精神状态,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体育锻炼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都有良好的刺激,能改善体内代谢,有益于克服忧郁症病人共有的孤独感。但锻炼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中年朋友在一起跳健身操、散步、慢跑,每周至少做3次,每次持续15 min~20 min或每天步行1 500 m,力争15 min内走完。

1.2.2.4 创造安静、舒适环境 根据个体差异、作息习惯和季节调整睡眠、起居。睡前可外出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或自我按摩一下腰部肌肉,听轻音乐或温水泡足10 min~15 min,使心境宁静、郁气疏散,大脑中枢神经得到放松,利于睡眠。

1.2.3 效果评价 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①检测两组更年期综合征病人血清FSH、E2、5-羟色胺(5-HT)的表达水平。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病人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测评,低于50分为正常,50分~60分为轻度焦虑、抑郁,61分~70分为中度焦虑、抑郁,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分数越高,焦虑、抑郁越严重[7]。③治疗后采用Kupperman评分标准判断疗效。显效:干预后临床症状消失,停药后未复发;有效:干预后临床症状减轻,停药后未加重者;无效:干预后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激素水平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激素水平比较±s)

2.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分

2.3 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不仅仅是因为绝经,还受病人的精神状况、生活压力、婚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8]。大多数更年期女性处于退休前后,生活发生很大转变,寂寞感加重,加之收入下降、身体状况不佳,容易产生自卑感等,从而影响更年期的心理健康[9]。研究发现,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生理和心理不适,故做好合理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能帮助病人提高对相关病症的认识,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能对更年期女性提供更佳的护理模式和人文关怀,对改善病人负性情绪,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提高依从性具有重要作用[10]。在对更年期综合征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过程中应注意:①积极实施心理疏导,能明显改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降低。②心理疏导时应有针对性,充分了解病人心理状况,制订相应辅导方案,才能有的放矢,促使病人学会自我排解、自我解脱、自我解嘲。③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医患沟通打基础,及时为病人排忧解难,尽量做到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动作轻柔。④充分发挥家属的能动性,通过家属对病人进行安抚。⑤加强对妇产科及其他科室医护人员激素替代疗法教育,心理治疗师与妇产科医师合作,增加媒体对女性绝经期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人群重视程度,开展更多相关的临床药学实验研究,为实际操作提供更多证据。

总之,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使其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平稳地渡过更年期。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下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36-2537.

[2] 黄绮华,王小云,邱瑞娟.104例更年期综合征病人中医情志护理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7,13(7):71;85.

[3] 蒋益兰,赵晔,蔡美.益肾调肝方法乳腺癌患者类更年期综合征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11):61-64.

[4] 罗俊芳.激素替代治疗方法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191-192.

[5] 王灵英,杨静.女性更年期抑郁患者体内血清卵泡刺激素、雌二醇及5-羟色胺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6):2592-2593.

[6] 高永莲,周翠香,闫海平.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及焦虑症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5):4323-4325.

[7] 邹倩,张光雨,张莉,等.心理护理对更年期妇女手术患者心理影响研究[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5(2):74-76.

[8] 李洁明,田丰莲,詹新林,等.影响妇女更年期心理症状相关因素调查及心理健康指导[J].广东医学,2012,20(17):120-121.

[9] Persson I.Estrogens in the causation of breast,endometrial and ovariall cancers:evidence and hypotheses from epidemio-logical findings[J].Steroid Biochem Mol Biol,2000,74(5):357-364.

[10] 谢柏岚.应用护理程序开展高校女教工更年期综合征健康教育[J].全科护理,2013,11(12):3451.

(本文编辑张建华)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hormone level,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curative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climacteric syndrome

Chao Qing,Zhang Dize,Zhang Yating,et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Shaanxi 710061 China)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资助,编号:2015JM8485。

晁青,主管护师,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迪泽单位:330006,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张亚婷、张晓霞、刘君雅、惠云芳、于学文(通讯作者)单位: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姚晚侠(通讯作者)单位:710100,西安培华学院。

R473.71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6.35.026

1009-6493(2016)12B-4434-03

2016-03-20;

2016-11-10)

引用信息 晁青,张迪泽,张亚婷,等.护理干预对更年期综合征病人激素水平、心理状况及疗效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12B):4434-4436.

猜你喜欢

替代疗法综合征病人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谁是病人
Chandler综合征1例
考前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研究:癌症“替代疗法”死亡率更高
病人膏育
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