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弹性作业的有效实践探索

2016-12-08陈克虎

考试周刊 2016年91期
关键词:有效实践高年级小学数学

陈克虎

摘 要: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对作业设计的态度仍然停留在对数学知识的巩固上,从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新课程改革指导下,对小学数学弹性作业进行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高年级 弹性作业 有效实践

引言

随着数学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作业布置正发生重大变化。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利用弹性作业,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形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利用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成功的教学效果从来都不是靠强制灌输实现的,依靠的是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推动一个人探索行为的内在动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弹性作业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兴趣点为依据,并将兴趣与知识点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从心理层面对作业产生“喜欢做”的意愿。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千克和克”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超市购物,并在购物中利用超市的电子秤亲自量一下1千克物体的重量,然后对某一物体的重量进行估计,并通过实际测量,看一看估计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距,这样的作业设计让原本以计算、填空为主的作业,变成学生感兴趣的购物过程,而在这一趣味化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运用千克、克表示物体重量的知识,还初步建立了对1千克的概念。

二、利用探索性作业,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乐于探索的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利用这一年龄特征设计弹性作业,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探索,并在探索中提高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性作业按照其操作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观察作业,如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向学生出示蜻蜓、奥运五环、风车等图形,让学生仔细观察说明其特征,并画出其经过一定单位的平移、旋转后得到的草图;2.调查作业,如教学“年、月、日”知识之后,教师让学生调查了解家庭成员的生日,并利用相关知识进行正确的表示;3.实验作业,如学习了分数知识后,教师可以利用“分苹果”的实验,让学生体会分数的内涵;4.小组合作作业,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之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分别计算校园内几个长方形花坛的面积。而通过上述探索性试验设计,学生不但可以在问题探索中提高实践能力,还可以树立互助合作意识。

三、利用层次性作业,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每个学生由于天赋、家庭背景、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在其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无视差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一视同仁”,利用同质作业及“一刀切”式的评价方式对作业进行设计,不仅会出现教学失衡的情况,还会影响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从实事求是的角度讲,我们应该设计有层次的作业,尊重并满足不同学生对作业的差异化需求。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分为A、B、C三个层次,然后将同一知识点的作业设计成“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三种类型,其中“基础题”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完成,“提高题”由于存在一定的难度,只要求A、B两个层次的学生完成,C层次的学生可以酌情考虑,而“拓展题”则偏向于知识运用,只要求A层次的学生完成,其他学生不做强制要求,而这样的差异性设计不仅可以降低学困生的学习压力,还可以激发学优生的学习动力。

四、利用生活性作业,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数学的应用情况,以及人才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越来越重视。基于此,《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中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而小学数学教师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应该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利用数学知识回答生活问题,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与数学互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增加生活经验。例如,教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习委员模仿书中的统计项目对班上学生喜爱的电视节目进行调查,而通过填表格的方式,学习委员利用“正”字对学生喜爱的科普类、综艺类、动画类、体育类节目进行数据整理,最后在全班学生的关注下完成统计,而这一全班参与实践过程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积极性,还深化了学生对统计知识的运用。

五、利用自主性作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学生教学主体地位被进一步确认,而小学数学教师在弹性作业实践中,不仅要从学生出发,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的作业内容,还应该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角度出发,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作业,从而让学生在反思中充分认识数学学习的优点和不足,进而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改进提高,如某学生学习了“公倍数和公因数”的知识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一块长方形塑料板,长24厘米,宽18厘米,要把它正好分成若干个小正方形,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可以是多少厘米?至少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正方形?这道题不仅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还让学生在知识系统的整理和运用中实现了数学能力的提升。

结语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弹性作业,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创造性、实践性、探索性和层次性,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时间,充分张扬个性,挖掘思维潜力,从而使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多军,徐春花.小学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有效设计的策略[J].学周刊,2016,06:168.

[2]谢娟.小学高年级数学弹性作业的有效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3,20:25-26.

[3]李祥天.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J].学周刊,2015,06:122.

猜你喜欢

有效实践高年级小学数学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探究式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实践探讨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