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S现场管理法对护理应急能力及安全相关质量指标的影响

2016-12-08赵赛鹏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质量指标管理法应急

赵赛鹏

(三门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办公室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7S现场管理法对护理应急能力及安全相关质量指标的影响

赵赛鹏

(三门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办公室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目的 分析7S现场管理法对护理应急能力及安全相关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三门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事件进行反馈分析,观察7S现场管理法实施标准化护理管理操作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应急能力以及安全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行7S现场管理法后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各项安全指标的实施合格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S现场管理法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应急能力以及安全质量指标的实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7S现场管理法;护理应急能力;安全质量指标

医院护理服务工作中,护理安全质量是重要的管理项目,确保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和护理时,无与法律或医院相关规章制度相悖的行为,包括心理和机体功能上伤害或死亡等,因此,需要将护理安全质量作为护理工作的管理核心,以进一步降低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1-2]。7S现场管理法是基于原有的5S管理内容上增加安全、节约两方面的内容,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和舒适的诊疗环境,具体应用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三门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所发生护理安全隐患事件进行反馈分析,核定床位600张,病区13个,接收病例329例,护理工作人员127例,年龄18~47岁,平均(32.10±2.09)岁;学历分布:中专及以下学历23人,大专学历78人,本科及以上学历26人;职称:护士44人,初级职称24人,中级职称37人,高级职称22人。

1.2 研究方法 发生安全隐患事件后,对事件的起因进行合理分析,与相关护理人员交谈,了解事件发生的具体过程,以全面了解引发事件的关键危险因素,并做好相应统计和记录。

1.2.1 反馈分析法的实行 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实行反馈分析,具体内容包括环境影响因素、健康教育影响因素和流程影响因素;同时,应抓住关键因素针对性解决,以免造成时间和资源利用上的浪费。若发现安全事件引发的原因与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操作能力相关,则有必要增强这一方面的技能;若护理专业领域之外的工作,如病房安全管理能力欠佳的人员,也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若工作处理流程,或者物品归置不当等管理内容影响到护理工作的开展效率,则有必要进行改正。

1.2.2 7S理论的应用 建立完善的7S管理工作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副组长由责任组长担任,监督员由安全质量控制小组的成员组成,其余工作人员为小组成员;建立完善的管理目标、护理质量管理要求及相应的评分标准等;要求每1位组织成员均积极参与到7S管理项目的学习中。组织管理:定期对病区开展检查工作,对相关药品的摆放和使用采取分层次管理;整顿管理:完成物品、器械等用具的统筹安置,实行定点摆放;清洁管理:每1位护理人员均需要承担起“包干区”的清洁责任,对影响到环境的物品进行有效清除,定期开展清洁工作,落实清洁责任,以确保医院诊疗环境的安全性;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风险预防措施管理体系,尽量减少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节约管理:实现医院工作资源的优化配置,如用水、用电及办公用具等,并积极宣传安全节约管理理念;规范管理:每1位工作人员均以身作则,将7S现场管理法内容宣传和落实到位,确保护理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护理工作情况,对制度管理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1.2.3 强化具体措施的实行 护士长应做好带头作用,实行组织、清洁及安全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实行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工作成本;实行精细化管理,尽量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和整洁的治疗环境,对于物品的排放与应用均贴上适当的标签,以确保分配的合理性,同时,还能促进护理工作人员工作开展的有序性;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主动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关系;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并在7S现场管理下,适当结合品管圈开展护理工作,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效率。

1.3 观察指标 分析7S现场管理法实施前后的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情况;抽检90例护理人员的各项安全质量指标的实施合格率,抽查90例患者调查护理满意度,并做好相应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情况 实行7S现场管理法后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7S现场管理法实施前后安全隐患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2.2 安全指标的实施及满意度 实行7S现场管理法后各项安全指标的实施合格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7S现场管理法实施前后安全指标的实施合格率及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模式是推进医疗卫生事业顺利开展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形成的关系更为紧密,为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性,需要从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以及工作环节等方面作为突破点[3]。当前的医疗事故中,医疗纠纷等因素仍层出不穷,如何加强护理安全质量工作的管理,改善和提升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需进一步探讨[4]。本文采用7S现场管理法作为医院护理工作开展的准则,主要对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后实施反馈,寻找护理工作的弱项并展开针对性护理办法,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各管理小组人员积极协助,以加强各项措施实施,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管理法实施后,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率与未实施之前相比明显降低,各项安全质量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获得了良好的改善。因此,7S现场管理法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应急能力以及安全质量指标的实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1] 李建丰.前馈控制对精神科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2):128-129.

[2] 沈国美,夏邦红,翟慎重,等.突发事件标准作业流程对医院应急能力的影响分析[J].贵州医药,2016,40(5):490-492.

[3] 钟运露.护理风险管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6,16(2):74-76.

[4] 黄丽平,肖红珍,郑勤好.PDCA循环法在医院复用器械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2):18-20.

R 192.6

10.3969/j.issn.1004-437X.2016.11.134

2016-05-14)

猜你喜欢

质量指标管理法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基于移动护理下全院护理质量指标监控系统的探索研究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茶叶籽油精炼工艺条件对其质量指标的影响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