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2016-12-08陈艳华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血透内瘘动静脉

陈艳华

(惠东县人民医院 血透析 广东 惠州 516300)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陈艳华

(惠东县人民医院 血透析 广东 惠州 516300)

目的 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惠东县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70例行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透析过程中两组患者的内瘘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血栓、血管瘤及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早期护理干预;维持性血透;内瘘并发症

维持性血透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简称,是临床上用于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常用方法。维持性血透的关键是维护患者的血管通路。人体内不是所有的血管都适用于造瘘,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的理想血管通路,但因为各种原因,内瘘后容易出现感染、血栓、血管瘤及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对内瘘的使用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大量研究表明,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临床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本研究以惠东县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70例行维持性血透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行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为建立临床合理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惠东县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70例行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受试者均详细了解研究内容,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观察组患者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8~71岁,平均(50.21±5.68)岁,多囊肾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高血压肾病6例,糖尿病肾病10例,梗阻性肾病3例。对照组患者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27~70岁,平均(49.98±6.02)岁,多囊肾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高血压肾病5例,糖尿病肾病10例,梗阻性肾病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内瘘血管的选择及基础肾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维持性血透的常规护理措施。首先为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选择合理的抗凝剂,对不存在出血倾向、血管条件好的患者行常规剂量的肝素透析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常规及胸部X线片等常规检查,保证患者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术前进行心理护理,积极主动和患者沟通,详细讲解造瘘的目的、过程和术中的注意事项。动静脉造瘘时一般选择患者的不常用手,以减少其对患者造成的不便。同时指导患者对不常用手进行功能锻炼,利于手臂头静脉增粗。注意提醒患者杜绝用手术侧的手输液、抽血或者测量血压。术后普及肢体功能锻炼的目的,叮嘱患者手术侧的手臂要避免重力,观察伤口的变化,一旦发现渗液增加、伤口出现渗血,应及时更换敷料。术后1~2 d内应维持患肢位置高于心脏,不应伸直屈肘和肢体,注意对患肢行保暖措施。指导患者合理握拳训练。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透析过程中的内瘘并发症(感染、血栓、血管瘤及术后出血)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内瘘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感染、血栓、血管瘤及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29%(33/35),对照组为74.29%(26/3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维持性血透是指通过进行腹膜透析或者血液透析以挽救患者生命,该方法是延长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生命的一种过度方法[1]。目前,慢性肾炎发展、高血压或者糖尿病所致的尿毒症均可以通过维持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2]。为了维持患者的血液透析,应该对其施行动静脉内瘘术。动静脉内瘘术是指将患者前臂接近手腕的动脉以及邻近静脉进行缝合,吻合后可以使静脉里流动有动脉血,形成动静脉内瘘[3]。但是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较易发生感染、出血和形成血栓等[4]。并发症会对患者透析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有研究表明,透析前后进行合理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延长内瘘使用时间,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5]。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前,应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施行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帮助建立详细的健康教育档案,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根据具体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患者和家属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帮助患者熟练掌握内瘘保护和功能锻炼知识,针对性地提供有效的护理方案[6]。透析过程中全面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查心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电解质等,若发现异常情况,立刻通知主治医生,及时进行治疗。另外,应指导患者科学用药,进行内瘘保护和功能锻炼,以提高患者护理和治疗的依从性[7]。因此,早期护理对动静脉内瘘术后的并发症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感染、血栓、血管瘤及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为74.2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王敏等[8]研究显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内瘘使用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依从性,和本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1] 赖苑,曹银新,张飞香.护理干预对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的作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5):170-172.

[2] 江霞.早期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33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6):130-132.

[3] 钟丁丽.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4,(4):30-32.

[4] 白莉.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5):149.

[5] 吴凤金,卓少贤,王小宏,等.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维护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9):144-145,148.

[6] 何小权.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83-84.

[7] 沈雪美.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87-88.

[8] 王敏.早期护理干预预防维持性血透内瘘并发症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3):3097.

R 473.5

10.3969/j.issn.1004-437X.2016.11.129

2015-10-25)

猜你喜欢

血透内瘘动静脉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超声对规律血透患者造瘘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宫颈妊娠合并子宫动静脉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