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栓通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效果观察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分析

2016-12-08李月王予伟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凝血酶原注射用中医药大学

李月 王予伟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眼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血栓通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效果观察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分析

李月 王予伟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眼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观察注射用血栓通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效果,分析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确诊为RVO且中医辨证为血瘀型的患者28例(28眼),采用注射用血栓通治疗,观察患者视力、视野及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视力有提高者占75%。治疗后视野缺损范围缩小10%以上者占62.5%。治疗后RVO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凝血酶原时间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血栓通治疗RVO患者可有效提高视力,减轻视野缺损,促进凝血功能恢复正常。

血栓通;视网膜静脉阻塞;凝血功能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常见视网膜血管疾病,多见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患眼视力易受损甚至因并发症而致盲。各种原因所致血管壁内皮受损,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以及眼压和眼局部受压等多种因素均可致静脉阻塞。目前,本病在治疗上尚无疗效肯定的药物。本文采用血栓通治疗RVO,探究其疗效以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确诊为RVO且中医辨证为血瘀型的患者28例(28眼),其中男18例(18眼),女10例(10眼),年龄为31~81岁,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5例(5眼),分支静脉阻塞23例(23眼)。

1.2 诊断依据 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第8版《眼科学》[1]教材:①各个年龄段患者;②视力出现不同程度下降;③有典型的眼底表现,即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视网膜内出血呈火焰状,沿视网膜静脉分布,可出现视盘和视网膜水肿、黄斑囊样水肿、棉绒斑;④眼底荧光造影(FFA)出现阻塞区毛细血管扩张渗漏以及无灌注区形成。

1.3 治疗方法 给予注射用血栓通[国药准字Z20025652,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50 m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包括视力(国际标准视力表)、视野(自动视野计)、凝血功能。治疗期间常规查眼底,行眼底荧光造影。

1.5 疗效评价 ①视力:以视力提高行数(国际标准视力表)为评定标准。显效:视力提高3行以上;有效:视力提高1行以上;无效:视力无提高。②视野。显效:治疗后视野扩大≥30%;有效:治疗后视野扩大≥10%;无效:治疗后视野扩大<10%。③凝血功能指标:国际标准化比值(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凝血酶原时间。

2 结果

2.1 视力改善状况 治疗后RVO患者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改善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7例。治疗后视力有提高者占75%。

2.2 视野改善情况 视野改善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1例。RVO患者治疗前后视野缺损范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视野缺损范围缩小10%以上者占62.5%。

2.3 凝血功能改善情况 血栓通治疗后RVO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凝血酶原时间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凝血功能指标中出现异常值共计14个,占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数总和的7.14%,在治疗后由异常值转变为正常值共8个,占57.1%。

3 讨论

目前,西医认为RVO的发病与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炎症、血液流变学改变、眼压改变等危险因素有关[2]。本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已有大量关于血栓形成相关因子的研究,如缺乏C蛋白、S蛋白及抗凝血酶Ⅲ等有导致血栓形成的倾向,但意见不一,特别是非高危因素患者。目前较一致的观点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抗磷脂综合征可能是RVO的病因。对于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无具有肯定疗效的药物,临床以针对病因治疗为主,不宜使用止血剂、抗凝剂及血管扩张剂。

表1 血栓通治疗前后RVO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中医将RVO称为“络瘀暴盲”,是因眼底络脉瘀阻,血不循经,溢于络外,导致视力突然下降的眼病[3]。因阻塞是瘀,离经之血亦是瘀,故血瘀是其最突出的病机,以理气解郁、化瘀止血为治则。

注射用血栓通的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甙,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三七总皂甙能降低血小板的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调节血管收缩功能,减少缺血血管的进一步损伤。此外,三七总皂甙还具有调整血脂,降低血液黏滞度及阻断钙通道的作用,并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微循环,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功用为活血祛瘀、通脉活络,适用于治疗RVO。

本研究结果显示,注射用血栓通对于RVO患者视力有显著提升作用,75%的患者经治疗后视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视力得到显著提升者占46.4%。此外,血栓通治疗RVO在改善患者视野缺损方面有效率达62.5%。所纳入的RVO病例中有7.14%的病例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而应用注射用血栓通治疗后,57.1%的病例异常指标重回至正常范围内,说明注射用血栓通治疗RVO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杨世敏等[4]也认为,血栓通治疗RVO效果显著,且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综上所述,注射用血栓通治疗RVO患者可有效提高视力,减轻视野缺损,促进凝血功能恢复正常。

[1] 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13-215.

[2] 葛坚.眼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02-305.

[3] 彭清华.中医眼科学[M].第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76-178.

[4] 杨世敏,何润西,周荣.血栓通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观察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1):129-131.

王予伟,E-mail:wangyuwei612@163.com。

R 774.1

10.3969/j.issn.1004-437X.2016.11.098

2016-05-15)

猜你喜欢

凝血酶原注射用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湖北中医药大学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检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