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与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与心电学特点

2016-12-08王飞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电学右室心动过速

王飞

(长垣县中医院 心血管内科 河南 新乡 453400)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与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与心电学特点

王飞

(长垣县中医院 心血管内科 河南 新乡 453400)

目的 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与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IRVOT-VT)的临床与心电学特点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长垣县中医院收治的符合ARVC和IRVOT-VT标准的患者各100例,对其临床表现、心电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ARVC和IRVOT-VT患者性别比例、超声心动图、晕厥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VC和IRVOT-VT患者在窦性心律时的epsilon波、RBBB、V1~V3T波倒置、肢体导联低电压的发生率以及V1~V3QRS波宽度,室性心动过速时的V1QRS波宽度、额面电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VC与IRVOT-VT患者间性别比例、晕厥史、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指标有很大差异,只有明确不同才能对症治疗。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学特点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主要特征是脂肪和纤维组织逐渐将右室心肌组织替代而继发室性心律失常,使患者饱尝心力衰竭和心源性猝死的痛苦,而不伴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且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是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IRVOT-VT)[1]。ARVC藏匿很深且临床症状以及发作的室速图形与IRVOT-VT有一些相似,但也存在很多不同之处[2]。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长垣县中医院收治的ARVC和IRVOT-VT患者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和探讨ARVC与IRVOT-VT的临床与心电学特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长垣县中医院收治的符合ARVC和IRVOT-VT患者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ARVC患者经2009年欧洲心律失常学会第5次年会国际专家工作组ARVC诊断标准确诊。IRVOT-VT患者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核磁等确诊。ARVC患者中男80例,女20例,年龄12~65岁; IRVOT-VT患者中男30例,女70例,年龄10~70岁。

1.2 研究方法 ①收集ARVC和IRVOT-VT患者性别比例、晕厥史和超声心动图信息。②将ARVC和IRVOT-VT患者窦性心律时的epsilon波、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V1~V3T波倒置、肢体导联低电压的发生率以及V1~V3QRS波宽度,室性心动过速时的V1QRS波宽度、额面电轴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临床特点 ARVC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1,临床症状为晕厥史39例(39.0%)、超声心动图右室扩大79例(79.0%);IRVOT-VT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7,临床症状为晕厥史13例(13.0%)、超声心动图右室扩大8例(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电学特点 ARVC和IRVOT-VT患者在窦性心律时的epsilon波、RBBB、V1~V3T波倒置、肢体导联低电压的发生率以及V1~V3QRS波宽度,室性心动过速时的V1QRS波宽度、额面电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ARVC和IRVOT-VT患者心电图特点比较

3 讨论

非器质性心脏右室流出道是ARVC的起源,因为运动、压力、不良情绪等诱发的VT是其主要形式[3]。IRVOT-VT多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的患者,而且心律失常的基础是轻度的右心室发生异常[4]。这两种疾病均是以心悸为主要症状,一部分患者晕厥、右室扩大,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运动、情绪、压力上表现出了很明显症状[5]。因此,只有明确两者的不同,精确诊断并进行对症治疗,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RVC和IRVOT-VT患者性别比例、超声心动图、晕厥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VC和IRVOT-VT患者在窦性心律时的epsilon波、RBBB、V1~V3T波倒置、肢体导联低电压的发生率以及V1~V3QRS波宽度,室性心动过速时的V1QRS波宽度、额面电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ARVC与IRVOT-VT患者性别比例、晕厥史、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指标有很大差异,只有明确不同才能对症治疗。

[1] 刘霄燕,韦伟,楚建民,等.特发性左心室心动过速致心律失常基质的电解剖差异[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3,17(5):336-341.

[2] 张黔桓,詹贤章,黄峻,等.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伴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特点[J].广东医学,2013,34(13):1999-2001.

[3] 贾静静,董颖雪,夏云龙,等.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患者慢频率室性心动过速低能量复律一例[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5,19(3):234-235.

[4] 王洪涛,廖序东,尹桂华,等.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与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与心电学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0):2689-2690.

[5] 李进,戴小丫,黄晓芳,等.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合并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消融1例[J].心电与循环,2014,33(6):502-505,530.

R 541.7

10.3969/j.issn.1004-437X.2016.11.088

2016-04-10)

猜你喜欢

电学右室心动过速
儿童右室流出道微静脉性血管瘤1例
对一个电学故障题的思考
《思考心电图之169》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二)——自主招生怎么考电学和磁学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右室圆周应变
《思考心电图之161》答案
Lesson Seventy-four An atypical presentation of a typical arrhythmia
曲美他嗪治疗心房颤动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疗效观察
解读电学实验中“三个选择”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