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效果分析

2016-12-08冯小山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紫金县鞘内脑膜炎

冯小山

(紫金县人民医院 广东 河源 517400)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效果分析

冯小山

(紫金县人民医院 广东 河源 517400)

目的 研究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紫金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脑脊液置换;鞘内注射;结核性脑膜炎;临床效果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结核病,也是小儿结核病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1],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头痛加剧、精神混乱、烦躁、高热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不利于患者的健康。常规治疗方法具体包括激素、脱水剂、保肝、抗结核等,对结核性脑膜炎无法产生较好的效果。本研究选取紫金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来紫金县人民医院诊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80例,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3.5±2.7)岁;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3.6±2.8)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具体包括激素、脱水剂、保肝、抗结核等措施。①激素药物:给予患者地塞米松10~20 mg口服治疗,同时配合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治疗。②抗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联合治疗方案(3HRZE/9HR)治疗,严格按照常规体质量计算给药剂量,连续治疗6~8周。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常规腰穿成功后,对患者脑脊液压力进行精确测定,脑脊液每次放出5 ml,并将等量0.9%生理盐水进行注入置换,10 min/次,反复进行4次。然后充分稀释异烟肼(5 mg)、胞二磷胆碱(250 mg)、地塞米松(3 mg)和等量脑脊液,并慢慢注入,每周进行2~3次。具体次数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疗程在8周以内。

1.3 评定标准 疗效评为显效、好转、无效[3]。显效: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不良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能力大为提高;好转: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不良症状有所改善,生活能力有所提高;无效: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症状无好转或发生恶化。满意度调查:针对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恢复情况、治疗态度、医患关系进行评定,每项20分,总分100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79分为满意,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处理,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6.394,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满意度 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17.290,P<0.05)。见表2。

表1 两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早期患者存在非常明显的盗汗、头痛、低热、脑膜刺激征阳性以及食欲下降等症状。患者如果没有第一时间得到治疗,后期容易存在脑神经损害以及脑实质性损害等症状,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本次研究选取对象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头痛发热、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等。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症状不典型,患者如果在发病初期没有足够重视,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采用脑脊液置换方法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释放脑脊液,进一步降低颅内压,将发生病变的脑脊液排出,缓解脑部炎性反应;采用异烟肼药物对患者进行鞘内注射,可以使药物穿过血脑屏障,加大病灶处的药物浓度,达到消灭结核杆菌的目的,进一步减少患者脑部炎性渗出量,且不良反应少,降低了药物对肝脏以及肾脏器官的损害程度。同时采用地塞米松药物对患者进行鞘内注射,可以抑制脑脊液分泌量,降低脑部组织机化及脑部组织的粘连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取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可以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1] 骆欢,李国航,瞿志军,等.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2,12(16):2428-2429.

[2] 刘文玉.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评估[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34):139-140.

[3] 刘芳.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5,10(22):46-47.

[4] 石卫东.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4(68):147-148.

[5] 郭锐,孙长宇.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20(78):89-90.

[6] 李鸿昌.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3,2(15):215-216.

[7] 王亚梅,牛国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34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3,6(55):724-725.

R 529.3

10.3969/j.issn.1004-437X.2016.11.083

2016-05-29 )

猜你喜欢

紫金县鞘内脑膜炎
紫金县10名“红领巾讲解员”“持证上岗”啦!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The first Disney Mulan trailer is here
紫金县1981—2015年蒸发和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多发性硬化应用β干扰素鞘内注射治疗的效果分析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鞘内药物治疗1例报道
紫金气象网站开发建设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