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是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
——读“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有感

2016-12-06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中国化世纪大会

余 洋

(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中国梦是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
——读“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有感

余 洋

(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2015年10月10日至11日在中国北京大学顺利召开中国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以“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为主题,直面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复杂问题,研究和分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传播与发展,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并进一步阐述了全面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梦就是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人类发展;中国梦

1 中国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1.1 中国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1995年首届法国国际马克思主义大会召开时,中国学者因种种原因无一参加。从第二届起,中国声音开始出现,第五届、第六届还安排了“中国日”专场。2005年,国际马克思主义大会主席雅克·比岱曾对他说:“中国不只该参加马克思主义大会,更应该自己来办。”2015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疾呼,“中国学界应该主动搭建平台,向国际学界阐释中国的发展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从而扩大中国思想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由中国主办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的想法应运而生。

之所以会选在北京大学召开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于它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传播最早的发源地和重要阵地,具有学习、研究、传播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光荣传统,1920年,李大钊发起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还在北京大学开设《唯物史观》等马克思主义课程,这是中国大学首次开设相关课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以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会员为主要成员和中坚力量的,而李大钊先生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建党人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第一人。

1.2 中国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召开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始终关切和坚定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世界各国人民和当今时代呼唤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因,召开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是学术界的共鸣,是世界各国学者交流马克思主义的绿色通道。大会上,学者们各抒己见,并发表了《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学者共识》并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它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指明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也是影响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之一;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和时代精神;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面对困扰当今国际社会的各种复杂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人类走出困境、走向光明未来的指路明灯;中国希望能通过与各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交流和探讨,借鉴他们的眼光和方法,进一步探寻中国道路以及马克思主义发展和人类文明走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重要思想资料和研究成果。

2 中国梦是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

19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划时代声音穿透历史,向未来宣告实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共产主义社会。21世纪,又有一种声音划时代地穿越历史天空,这就是中国梦[1]。习近平在《谈治国理政》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并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到一个新境界,是全面发展的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在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上国内外学者带来了丰硕的学术思想,敏锐的前沿问题,深刻的理论思考,更把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研究力量汇聚于此。《第三次社会主义运动勃兴与马克思主义第三次飞跃》中以“中国梦是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主题的文章讲述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走过了漫长的历程,走到今天,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领头雁,责无旁贷地落到了社会主义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肩上,对世界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路线与道路,具有旗帜作用,地位举足轻重。而世界梦包含中国梦,中国梦反映世界梦,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使得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2]。通过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圆梦,人类必将走向共建、共有、共享、共赢的大同社会,实现马克思所科学预言的共产主义的梦想。

3 全面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全面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要丰富和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化中国”和“中国化”的结合[1]。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提升,结为一体,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并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实质是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并用中国式的问题及其科学解答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一,不能丢弃理论根本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内容入手。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必须坚持和发展,学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这三个基本内容,这是全面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第二,汲取中华文化,注重文化维度。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世代相传,博大精深,具有民族特色,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基因和独特标识,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特别具有方法论意义。

第三,立足新阶段,认识新常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迄今168年,在不同时代,对国情的实际把握中不断认识和解决了实际问题,展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第四,积极投身实践,创新理论知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新的境界,以前的哲学家都只满足于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注入实践的观点,解决了改造世界的问题。

[1] 陈宇.第三次社会主义运动勃兴与马克思主义第三次飞跃[R].北京大学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3] 徐光春.全面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体会[J}.求是

[4] 颜晓峰,姜钦云.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会之九十三[J].前线

余洋(1991—),女,汉族,四川广安人,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D616

A

1672-5832(2016)05-0183-01

猜你喜欢

中国化世纪大会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世纪赞歌
WAIC与WIC大会简介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My School Life
声讨大会
大会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