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数学课堂更丰富多彩

2016-12-06陆家情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条腿旗杆创设

陆家情

(贵州省威宁县哲觉镇哲觉小学 贵州 威宁 553100)

让小学数学课堂更丰富多彩

陆家情

(贵州省威宁县哲觉镇哲觉小学 贵州 威宁 553100)

2011年的《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要让数学课堂更丰富多彩,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氛围(即情境),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1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卢梭认为,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发展,就必须教他们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新课程改革也视学习数学为“做数学”的过程,凸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特点。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我将本课设计成“招考营业员”、“我是小顾客”、“物物交换”、“用物兑币”等几项活动,学生经过付币、贴币、兑币的实践活动,当发现付出的钱币与兑现的钱币相等时,他们就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增加成功感。假如有所差错,他们就会自己查找原因。如此设计,不仅注重学生认知上的需求,更重视学生学习情感上的满足,使学生心中充满激动与挑战,获得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2 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心理学家盖茨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可见成功的体验不仅是培养学习的催化剂,更是激励学生不断学习的有力保证。小学生具有好强、爱表现自己才能、爱无拘无束的展示自我这一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更要努力创造机会,保护和培养学生的“我能行”学习心理,增强学习自信心和勇气,善于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从而转化为更强的内在动力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例如:一次数学课上我出示了一道题:在一个农场里,有一群鸡和兔,共有100条腿,36个头,同学们,你知道有多少只鸡和多少只兔吗?在介绍了该题是来自于中国古代的“鸡兔问题”之后,我首先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究、发现。

几分钟过后,有一位学生举手了,我示意让他回答。生说:“老师,我是这样想的,假如我给这群小动物喊口令:‘鸡不动,兔子起立!’”顿时,教室里一片笑声,一阵活跃。待安静下来,这位学生继续说:“这样它们都只有两条腿在地面上了,就得到72条腿(2×36)了,那么从少了的28条腿 我们就可以知道兔子是28÷2=14只……”我问道:“你为什么会想到这种方法的?能告诉大家吗?”“我让兔子起立,实际上是将兔子的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和鸡的腿一起计算,一部分单独计算,抓住这个关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其他同学听后都鼓起了掌。在学生精彩的回答之后,我进一步启发,激励学生,这题还有其它解法吗?一石击起千层浪,这更激发了他们想获得成功的欲望。有些学生开始交头接耳;有些学生干脆走下位开始大声争论; 没过多久,有一位学生说:“我们可以假设鸡有4条腿,那么,鸡和兔一共有144条腿……,也一样可以算出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课堂上又响起了一阵掌声)

3 让学生在活动中激发创新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景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因此组织学生到附近工厂、企业参观、调查和实际测量等活动,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例如,在教学“比例”这一课前,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谁能想办法测量出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学生有的说爬上去量,有的说放倒旗杆量……教师鼓励学生思考:有没有更方便、更快捷的方法呢?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当学生学习了“比例”这一单元后,我带着学生走出教室,引导学生用“量杆子的影子”的办法来求得旗杆的高度。可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碰到了新的问题:在有阳光照射的情况下,可以用竖杆子的方法来测量旗杆的高度,如果碰到阴天,没有“杆子的影子”,又该怎么办呢?于是学生又在实践中反复进行探索,终于有学生想出了用“镜子放在地上照”的办法。具体是这样的:将一面镜子放在地上适当的地方,镜面朝上。测量人直立,眼望镜面,在旗杆根部与镜子的连线上慢慢后退,直到能在镜子里看到旗杆的顶端时站住。这时,只要量出旗杆根部到镜子的距离、镜子与测量者间的距离、测量者眼睛离地面的高度,就可以求出旗杆的高度。这样,通过“开放”课堂,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 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合作习惯

“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学过程中,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做一做,才会知道得更多,掌握得更牢。老师要学生的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操作。如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使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愉。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提倡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在小组交流、合作中达到共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例如:选问题解题“3辆卡车运18根木材。(1)用几辆车?(2)平均每辆运几根?”哪一个问题才是合适的?有的选(1)、有的选(2),意见明显不同,究竟选哪一个争论不休,开始小组讨论,把问题留给学生自己解决,各小组顿时沸腾起来,不管有理无理,人人激动的要抢先发表,阐明观点:题目条件已经知道用3辆卡车,就不用求用几辆车了;18根是3辆卡车运的,正好求平均每辆运几根……最终自然的从正反两个方面用理说服,辩明了道理,意见得到统一。比任何意义上的老师讲解更有效!

活动是快乐的源动力,快乐又是学习的主旋律,只有把学习乐趣融入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更丰富多彩,学生才能把数学课堂变成自己主动学习的乐园。

G633.6

A

1672-5832(2016)05-0132-01

猜你喜欢

条腿旗杆创设
创设未来
不会算账的蝉
迎接新学期
旗杆到底有多长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老战士
按属性分类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鸡兔同笼
画图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