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60年代美国电影的反主流文化背景分析

2016-12-06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革命运动文化

霍 欣

(西南大学文学院 重庆 400000)

1960年代美国电影的反主流文化背景分析

霍 欣

(西南大学文学院 重庆 400000)

恐怕没有哪个时代像上世纪60年代一样,文明与野蛮、自由与束缚、物质富庶与精神匮乏、理性与反理性互相扭结胶着。人民普遍的焦躁不安孕育着层出不穷的政治运动和文化思潮。波诡云谲般的社会镜像为电影的创作和改革提供了现实的富矿。电影本身作为一种能够消除语言和政治障碍的国际艺术形式,也无时不刻地反映着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图景。60年代作为电影的启蒙时代,一场波及世界的电影运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开来。彼时的电影已演变成为一种具有揭露性和抗击性的思想武器,把人们从“娱乐至死”和“视觉麻醉”的虚伪幻境中唤醒。反主流文化的兴盛催促着萎靡的美国电影走出传统的窠臼,寻求新的生存发展之道。

反主流;革命;好莱坞

1 美国现代化的经济繁荣

60年代是美国社会由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转向的过渡期,新旧文明和价值观发生了剧烈冲突。由经两次世界大战,站前的世界格局被摧毁,铸就了主宰达半个世纪的两极对抗体系,战争中大发横财的美国成为超级强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据数据统计,1945-1970年的25年里,美国的GDP增长了450%。美国人享受着经济繁荣带来的丰裕富足。家电汽车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服务行业发展给予人们更多的娱乐消遣方式,科技革命的深入使得航天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快速兴起,随着陈旧的经济体制被替代,大型公司和跨国企业改变了美国的职业结构,让白领数量超过了传统的蓝领工人,知识经济的提倡大大改善了国内的教育环境。战后“婴儿潮”出生的一代享有着国家繁荣的种种福利,社会上衣食无着的赤贫现象已经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超前消费和享乐主义。换句话说60年代的美国已经演变成一个发展成熟的现代化的工业消费性社会,人们普遍沉迷于富裕生活和“美国梦”的偏执追求。

2 工业社会的人性异化

现代文明的突飞猛进加剧了以清教主义为本源的传统主流价值体系和享乐至上的消费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潜在的威胁在安定平静的社会表象之下暗流涌动,各种社会不平等、非正义的问题也在地下蓄势待发。正如《休伦港宣言》里说的一样:“我们这样的一代人,在一种相对舒适的环境中长大,满怀忧戚地注视着我们所继承的世界。”危机四伏的美国社会隐约感觉到自己国家的民主机制正在遭受侵害。美国对外以一副不可一世的霸主面孔,对内则体现为政治和文化上的保守主义,抑制不同的政见和文化异端。种族问题和性别歧视依旧困扰着美国人;国内所提倡的和平意向与美苏争霸的冷战氛围大相径庭;60年代美国在国防上的开支扶摇直上,并发动绵延近三十的年越南战争,这也成为后来反战运动和整个欧洲反美游行的催化剂;对于核战争和各种毁灭性武器的恐惧无时不刻在折磨着人们的神经。科技进步给予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莫名的疑虑和压抑;工业标准下的“公司化国家”把国家利益至于个人的利益至上,人的创新性淹没在计算机程序的指挥和摆布之下,唯唯诺诺和安分守己成为了组织的人的基本写照,马尔库塞认为,美国已日益发展成为机械化、标准化的“压抑性文明社会”,不但抑制了人性,使人异化,也控制了个体之外的自然,让自然环境屈从于“一种适应于资本主义要求的技术的、工具主义的合理性”,被严重污染和极端商品化军事化。发达的美国社会表面上消除了饥饿之苦,给予了人民经济支配权力等低层次的需求,然而却把不知觉的他们绑在了资本主义的大机器上,消除和扼杀了他们政治、思想等高层次的需求。

3 多形态的国际革命

如果说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是资产阶级自身所沉淀的弊病的发作,那么六十年代的诸多社会运作则是一场涉及人的本性的全面革命——性的、道德的、种族的、文化的、政治的全面反抗,探求一个非异化的、无压迫的、合乎人性的文明社会。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林肯纪念馆台阶上发表演讲《我有一个梦想》;1964年,美国加州大学的学生发起“言论自由运动“拉开学生运动的序幕;1969年“新动员行动”反战游行示威席卷全国;1968年,女权运动活跃分子走上大街,把她们的胸罩、高跟鞋、假睫毛扔进垃圾桶反对”选美“比赛;1969年,在纽约乡村举行的“伍德斯托克”演唱会改变了摇滚乐的历史,为反主流文化正名。可以说美国国内的运动和国际上的各种此起彼伏的运动是交相辉映的:1968年的法国“五月暴动”、中国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亚非拉国家争取民族解放的独立运动。60年代的世界总是热闹非凡的,东方和西方几乎同时发生了革命,无论它是被操纵而起的还是自发而起的,无论是“孩子对父亲及其规则狂热地反抗,还是孩子急切地想找到更好的妈妈”,不可置否的是革命和运动带来的可标以“60年代精神”的文化思维都无形或有形地改变着美国和世界的社会面目。正是此种特殊的时代背景成为了孕育反主流文化的沃土,颠破主流的一群文化逆子成为了永不磨灭的时代先锋。

上世纪60年代作为“大变革、大分化”的时代,它使整个欧洲甚至美国的一代人和不同国家走在了一起,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文化革命力量之强烈是现世任何一场文化运动所无法比拟的。这场文化革命所波及的音乐、文学、电影等众多领域无不秉持着反主流文化的精神品格:反对现有秩序、反对旧有传统,对制度的条条框框的反抗,对形式的细枝末节的忽略。借马尔科姆之言:“唯有革命才是纯真的行为”,1960年代的人们期盼通过这种行为把颠倒的生活重新颠倒过来。让电影不再只是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而是跨越了国界,浓缩了政治上、社会上正在发生的最好和最坏的东西,成为世界性的狂欢。

[1] 彼得.考伊.革命!1960年代世界电影大爆炸[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托尼.朱特.战后欧洲史[M].中信出版社,2014.

[3] 吕庆广.60年代美国学生运动[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4] 李瑞华.20世纪60年代文化思潮与电影[J].电影文学,2006.

[5] 李斯.垮掉的一代[M].海南出版社,1996.

[6] 郝健.类型电影教程[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7] 沈映梅.文化逆子——六十年代美国电影中的年轻人[J].影视评论,2011.

[8] 王锦瑭.美国的嬉皮士文化运动分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0.

霍欣,女,汉族,重庆人,西南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学硕士,研究方向:影视产业与文化传播。

G112

A

1672-5832(2016)05-0117-01

猜你喜欢

革命运动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中国的出行革命
不正经运动范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