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文化适应模式对英语教学的启发

2016-12-06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舒曼第二语言学习者

周 原

(吉林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浅析文化适应模式对英语教学的启发

周 原

(吉林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自改革开放以来,英语教学已经成为大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我们的教学仍然很大程度上注重的是语言形式,而相对的忽视语言的交际运用能力,从而导致学生们虽然掌握了较好的英语语言基础,却在语言交际和运用能力上显得相对薄弱。本文基于舒曼的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分析并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的通过跨文化交际、心理因素等外界因素来促进英语学习。

文化适应模式;大学英语教学;启发

1 引言

随着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第二语言的习得也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它的习得自然是重中之重。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大多数的孩子,从很小就开始接受英语的学习。然而,随着英语教学的发展,我们发现,不同的英语学习者之间,在语言习得速度与效率上也存在上显著的差异。那么,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去更好的帮助学习者们,提高英语学习的速度和效率呢?

2 文化适应模式理论

2.1 文化适应模式理论的提出

文化适应模式理论由舒曼在1978年首次提出。舒曼通过对当时在美国学习英语的,一名33岁的哥斯达黎加人的案列研究发现,这名哥斯达黎加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种现象,如这名学习者习惯使用简化的英语形式,又或者在使用疑问句的时候几乎从不使用助动词。除此之外,舒曼还发现,之所以这名学习者在某些英语语法学习上掌握较好,也是主要因为学习者本身母语有类似或相同的语言现象。因此,舒曼认为,这名学习者在语言习得的早期阶段便出现了洋泾浜化,又或者可以称之为僵化现象。

通过对这个案列的分析以及后续的辅助研究,舒曼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这种洋泾浜化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学习者没有成功的适应目标语群体,不愿意又或者是不能够适应目标语的文化。”由此,舒曼便提出了文化适应理论。

2.2 文化适应的四个阶段

1980年,布朗将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文化适应划分为了四个阶段:刚开始接触新文化时的开心、兴奋与幸福阶段;文化震惊阶段;逐渐得到舒缓的阶段;以及最后的对新文化产生适应甚至被同化的阶段。

同时,布朗认为,“相对于成年人而言,儿童能更早地完成文化适应的各个阶段。这主要是由于儿童本身受到了母语语言的束缚较小,对母语文化的意识程度较低,以及在社会等方面受到的限制较小。”

2.3 文化适应模式中的社会距离

在舒曼的文化适应理论中,社会距离是导致第二语言学习者不能够很好的完成文化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距离主要是指学习者群体与目标语群体之间的地位差异和学习容纳与接受程度。而影响这种社会距离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种:

(1)社会地位:指学习者群体与目标与群体在政治、经济、技术等地位上是否平等,是否相同或相近。学习者群体与目标与群体之间的社会地位越相近或相同,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的效率和文化适应的程度越好。

(2)结合方式:指学习者是选择被目标语文化同化,还是在某种程度上坚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某些价值观念等;又或者是既在目标语群体中选择被同化的,然而在母语群体中坚持自己文化方式。

(3)封闭性:指学习者群体与目标语群体被各自学校、医院等社会设施隔离的程度。

(4)凝聚性:指学习者以圈内交往还是圈际交往为主。

(5)学习者群体规模。学习者的群体规模越小,文化适应的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6)文化相似性:指学习者群体与目标语群体之间的文化相似程度。两种文化的相似程度越高,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越容易。

(7)态度:指学习者对于目标语学习的自身态度。

(8)打算居住的时间:指学习者打算在目标语群体中间居住的时间长短。

2.4 文化适应模式中的心理距离

舒曼的文化适应理论指出,除了社会距离以外,心理距离也是影响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速度与效率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而且舒曼认为,“社会距离的影响是要优先于心理距离的影响的。”这里的心理距离主要是指语言学习者自身对目标语、目标语文化以及目标语群体的主观心理感受以及适应情况。它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1)语言震惊:指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语后,使用目标语时所产生的“不敢说”“不知道说”等害怕、恐惧、慌张等情况。

(2)文化震惊:指学习者在接触到目标语文化后,因为不适应或者不喜欢等导致的焦虑、不安、不舒服甚至失落感。

(3)动机:指学习者自身学习目标语的动机,如升学、工作、兴趣等。

(4)自我透性:指学习者自身母语的掌握、僵化程度,以及自我母语的保护意识。对自我语言僵化程度越高,保护意识越强,就对外语的抵触情绪越高,从而自我透性也就越弱,就越不容易掌握和习得外语。

在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这两方面影响因素上,舒曼认为前者的作用和影响力更大、更明显,且心理距离主要是在社会距离对文化适应不构成重大影响时才开始发挥作用。

3 对英语教学的启发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一直是广大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当前,我国主要的英语教学,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而这种教学模式,在诸多方面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弊端。

在舒曼的文化适应理论中,对于我们如何有效提高第二语言习得的效率提出并不能很好促进文化适应在舒曼的文化适应理论则给我们提供了许多非常好的启发:

3.1 社会距离角度的启发

(1)增加国际间合作交流项目。为了更好的缩短学习者群体和目标语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更加广泛的建立国际间学校的合作交流项目,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

(2)减少国际间学校交流合作项目的团体大小。为了更好的进行跨国界的,校际交流项目,现在一般都以小群体的形式进行交流。然而,学习者群体的规模大小对学习者文化适应的影响是负相关的。所以,适当减少合作交流项目的团体人数,改为增加批次是在某种程度上对增进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效率有很大作用。

(3)适当延长国际间学校交流合作项目的时间。按照舒曼所说的,学习者在目标语群体中打算居住的时间越长,文化适应的效果越好。然而,现实情况中的国际交流项目,一般都只是出于学习目的。因此,打算居留的时间长短一般差异不达。但是,我们可以适当延长合作项目的时间,从而在某种意义上促进文化适应。

(4)引导学习者态度的积极转变。学习者的态度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效率影响甚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采用方法引导学习者态度上的积极转变是非常有必要的。

(5)增加文化旁白。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加入文化旁白,对目标语的文化进行细节补充和解释,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更好帮助语言学习者掌握第二语言的。甚至可以更好的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习者更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3.2 心理距离角度的启发

(1)适当忽略学生的小错误,转为鼓励学生多说。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忽略学生的一些简单的小错误,将这些小错误集中起来反馈给同学们。另一方面,该纠错为鼓励,从而更好的让学生们使用第二语言,促进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2)结合动机来制定教学计划。老师可以在教学正式开始之前,先认真了解学生们学习英语的主要动机,并将动机归类。从而,根据学生们的主要动机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这样,学生们自然能拥有更加积极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的日益深化,我们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找到有效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舒曼的文化适应理论,主要从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两个方面,阐述了影响第二语言习得效率的主要原因。并且,通过对这些主要原因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促进英语学习者效率的,相对可行的教学改进方案,包括增加国际间学校交流合作项目,引导学生们进行积极的态度转变,以及结合学习者学习动机来制定教学计划等等。

[1] 曹玉琴.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对综合英语教学的启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3):103-105

[2] 李国成.John.Schumann的文化适应理论与我国中学英语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2007(17):242-243

[3] 许菊.文化适应模式理论述评[J].外语教学,2000(3):9-13

[4] 徐鹏.论文化适应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99-100

[5] 武英杰,张玉双.文化适应理论给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2010(4):192-193

[6] 张丽君.浅析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教育教法探究与实践,2015(8):181-182

周原(1993-),男,汉族,湘,在读硕士,吉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H319

A

1672-5832(2016)05-0083-02

猜你喜欢

舒曼第二语言学习者
音乐与爱情——舒曼与克拉拉的爱情马拉松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脑与第二语言学习
舒曼奢华系列AL1新品推介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30年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