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樱桃园》中的“旧”与“新”

2016-12-06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樱桃园契诃夫贵族

安 阳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4)

浅析《樱桃园》中的“旧”与“新”

安 阳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4)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可以说是著作等身的作家,不仅在短篇小说领域功成名就,更是在十九世纪戏剧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他运用幽默的笔调和精炼的语言创造了一部又一部意义深刻的戏剧,而这些戏剧不单对当时的人们产生了影响,甚至在经历了时间长河的锤炼之后仍然发出熠熠光辉。真正代表了文学所具有的永恒性和巨大的力量。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樱桃园》这部戏剧中所内涵的“旧”与“新”两股力量,来认识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进而了解契诃夫对社会历史发展的看法和态度,从而 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这部永垂不朽的剧作。

旧;新;历史;时代;发展

引言

新旧交替是人类历史向前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旧的思想和制度面对新兴力量和进步思想,会逐渐失去人民的依靠,消退在历史的长河中。与此相对,新的事物在经历一系列冲突和挫折后,终于登上历史的舞台,掌握主导权。十九世纪后期的俄国正处于新旧思想交替的关键时期,1861年的废除农奴制改革,在解放农奴的同时,也推动了新兴资产阶级得到发展,成为与传统的贵族阶级相对立力量。契诃夫作为作家,更作为有责任心的文学家,通过小说和戏剧的创作,将十九世纪的俄国现实状况展现给人们。而他的《樱桃园》就是贵族阶级被新兴资产阶级代替的时代主题的戏剧代表,充分体现了新旧事物在“樱桃园”这个特殊的场所相互对立又相互作用的微妙联系。戏剧中“旧”与“新”这对矛盾力量作为历史的主要参与者,他们之间的冲突成为了推到社会和历史发展关键因素。通过对这一组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契诃夫对逐渐退出历史的贵族阶级既有讽刺又有同情之心,并且没有大肆宣扬资产阶级的残酷掠夺贵族庄园的行为。他辩证的对待任何人和任何事,在戏剧中借助大学生特罗菲莫夫这个完全不同于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小人物来表达对新生活和新道路的憧憬和向往。特罗菲莫夫在剧中的言论不仅在当时,更是对现在处于迷茫中的青年男女们有着很大的启示和激励作用。因此这部戏剧经久不衰,不断在各个国家戏剧舞台上上演,履行着时代所需要的使命。在丰富了俄国戏剧史的同时也为世界戏剧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技巧和方法。可以说契诃夫拥有着超越社会,超越时代发展的先进思想,其自由追求新的生活的主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

1 逐渐消退的“旧”

在《樱桃园》中生活着各式各样的人,但都与地主柳苞芙有着密切的联系。柳苞芙是樱桃园的主人,贵族阶级的代表。她与他的哥哥加耶夫从小生长在这片开满白色花朵的樱桃园中,过着美好的贵族生活,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生活会消失,会被别人夺走。所以当罗伯兴几次三番提醒他们樱桃园要被拍卖了,一定要想办法解决的时候,他们完全没有能力解决,而是只有悲伤地哭泣和自欺欺人的还以“樱桃园”为傲。就像柳苞芙说“把樱桃园砍了?我亲爱的,请原谅,您什么也不懂。如果说在我们这个省里还有什么有价值的,甚至是了不起的东西存在,那就是我们这座樱桃园了”,①还有加耶夫仍然再骄傲说,百科全书都提到过“樱桃园”。他们面对生活和历史的挑战,还是按照以前的状态生活,随便大肆挥霍,继续往日般的享受。最为令人悲哀的是,当樱桃园被拍卖的那天,柳苞芙还在家中开着派对,忘记一时的痛苦,追求眼下的幸福。当加耶夫饱含着眼泪告知即将被迫离开自己生长的樱桃园的时候,柳苞芙面对着樱桃园,回忆起小时候的情景和母亲的身影,顿时感到世态炎凉,并隐含着对过去的怀念和伤感。终于意识到了状况的严重性。在乘车离开时更加表现出对故土,对过去生活的惜别。但是他们已经没有任何能力来改变现实。因为他们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所以只有静静的顺从和接受,只能放掉过去,开始新的生活。柳苞芙兄妹的结局就是贵族阶级的命运,也是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不可改变的。他们成为了“旧”的事物,不再成为时代的主流,他们的命运是可悲的又可恨的。与他们相比,老仆人费尔斯更是“旧”时代的存留者。他心中仍是根深蒂固的农奴思想,虽然农奴制度已经废除,但是仍不愿意离开樱桃园,过着与过去一样的生活,或者可以说他没有别的能力可以离开这里。脑袋糊涂的他,经常自言自语说与过去相关的奇怪的话。他的生活好像一直没有向前前进过,就像他在最后说的那样“生命就要完结了,可我好像还没有生活过……(躺下)我躺一会……精疲力尽啦……哎嘿,你……这个不中用的东西!……”。②而且他最后的命运也预示了旧的事物还是会被抛弃的,会被历史所淘汰的。看到老仆人的结局,不免会有一丝悲凉的气氛,他完完全全生活在过去的时间里,从来没有真正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感。文中还写到了柳苞芙的管家叶彼霍多夫和女仆杜尼雅莎。他们也是作为历史,作为旧的一方出现在文中。管家彼霍多夫整日在抱怨着自己的命运不幸,被称为“二十二个不幸”,在爱情中遭到拒绝后,又整日拿着手枪要自杀,但一直没有死。还有女仆杜尼雅莎一直在樱桃园中工作,像个贵族小姐一般。罗伯兴说她“杜尼雅莎,你太娇嫩了。穿衣、梳头都学小姐的样子。这样不行。得知道自己的身份”,③并且天天在管家与雅沙之间的爱情问题中纠缠。这俩人身上也具有贵族娇弱和忧郁的特点,也一样没有脱离樱桃园而生活的能力,最终还是继续在这里当职。契诃夫讽刺以柳苞芙为代表的贵族阶级以及他们的仆人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对悲惨命运的怜悯之情。同时为美好的樱桃园的文明遭到破坏,充满可惜。“契诃夫以艺术家的身份,对人类历史做出了深刻的观察与思考,达到了社会学家与历史学家难以企及的高度”④所以说契诃夫不是一味地否定“旧”的事物,而是辩证地看待一切历史和人。

2 正在兴起的“新”

柳苞芙等人物的结局不是无故产生的,推动这个命运的人物就是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的罗伯兴,他更是破坏贵族美好生活的刽子手。一直觊觎于樱桃园,想在美丽的园林上建筑楼房,发展自己的事业。最终买到了樱桃园的所有权,使得地主柳苞芙不得不离开美丽的樱桃园。可以想象到在罗伯兴的管理之下,樱桃园会失去往日的景象,只会发展成为增加物质利益的工具。就像在文中所说的“但说不定有一天他们会在自己的一亩几分地上经营起来,那时你们的樱桃园会变得多么繁华,多么气派……”。⑤他几次三番地劝说柳苞芙将樱桃园变卖,并且很早开始接触这一家人,特别吸引柳苞芙的养女瓦丽雅的注意,并且答应柳苞芙会向瓦丽雅求婚,但是最终的结局,他不仅夺走了他们的家园,更没有向瓦丽雅求婚。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只是一个以实际利益为目的的暴发户,在利益面前可以牺牲一切情感和人。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愚蠢的商人,他自己都说过“应该承认,我们的生活很愚蠢……(停顿)我父亲是个庄稼汉,傻瓜一个,什么也不懂,他也没有教我读书,只知道喝醉了酒之后用木棍揍我。实际上,我也是那样的一个笨蛋。没有学过文化,我写的字难看得见不得人。”,⑥确实如此,罗伯兴将莎士比亚戏剧中女主角奥菲利亚的名字说成是奥梅美丽娅,可见他是没有文化水平的只散发着铜臭味的商人。而且他还对以往农奴制有所认同,在与老仆人费尔斯的对话中,谈到“从前多好。至少可以随便拿鞭子打人”,从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这种暴发户头脑上仍存留着过时了的农奴思想,完全没有脱离旧的制度与思想的影响。所以说这种“新”兴阶级,虽然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上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整个民族的思想和意识上来说,并没有得到彻底的变化。这类“新人”仍是有着局限性的。除罗伯兴外,我认为雅沙也可以归到“新”的事物中。他身上体现出来的是对传统和自己故土的摈弃,对巴黎生活的欢喜和憧憬。他一直认为自己不同于自己母亲那类低级的人,将自己看成是与主人柳苞芙一类的。母亲来见他,但是到剧结束都没有去见,最终还是选择跟着主人去巴黎,去寻找他希望的生活。所以说雅沙又是一类新人,没有资本却心中怀有享乐思想的人。对他这样的人契诃夫是最讨厌的。“不管是在戏剧作品中还是在小说作品中契诃夫同情和喜欢的人物都是因为有点什么精神上的追求因此必然有点什么精神痛苦的人物”。⑦与罗伯兴和雅沙不同,还存在着另一种新的生命,那就是大学生特罗菲莫夫以及情人安尼雅。特别是特罗菲莫夫,更是不同于任何人,与当时社会风气不符的人物。他对樱桃园与贵族阶级的结局表现出很淡定,很自信。当柳苞芙感叹命运,惜别樱桃园时,他做到了坦然面对现实,而且认为获得了自由,可以任意地寻找新的生活。当罗伯兴掏出钱想要雇用他时,断然拒绝,“别的,别的……你就是给我二十万,我也不要。我是个自由的人。你们——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看得很重的东西,对我来说轻得像天空飞舞的柳絮,对我产生不了什么影响。没有你们我也能生活,我可以不理会你们,我有力量,也很自豪。人类在走向最崇高的真理,在向地球上可能存在的最崇高的幸福前进,而我置身这个队伍的最前列”。⑧很震撼人心的一段话,多么有魄力,有自信。有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语深深的回击了罗伯兴和那些庸俗的人们。剧中有很多他的经典的语句都表现出其进步的头脑。如他对待自己与安尼雅的爱情上,认为别人的管束是无用的,他们的爱情是高尚的。他很厌烦瓦丽雅一直监视他们的举动,如文中所说“她太爱管闲事了,整个夏天她都盯着我和安尼雅,生怕我们谈上恋爱。这管她什么事?而且我正大光明,我远离庸俗。我们高于爱情!”,他不怕任何人的干扰和束缚,他追求自由的,脱离世俗的生活与爱情。不像罗伯兴与瓦丽雅的爱情,充满了利益关系。当安尼雅为自己家园受到威胁而苦恼时,正是由于这个大学生的言论,开通了她的心灵,让她可以从容对待命运的安排,发出了“永别了,旧的房子!永别了,旧的生活!”的呼喊。他成为了安尼雅的精神导师。他在对待贵族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态度又有进步性和辩证性。他对罗伯兴以及地主彼什克是带有嘲讽意味的。如在剧中对地主彼什克的讽刺“如果把您一生中耗费在讨钱付利息上的精力用到其他什么方面,大概您可以把这地球翻一个个儿”。⑨这句话多么犀利而又准确地批判了那些一直追逐物质利益的人,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是在做无用的工作。他鄙视资产阶级为了掠夺物质财富所采取的手段,又对贵族阶级面对命运和新兴力量的挑战毫无应对能力进行狠狠的嘲笑。文中有一段他的评论很精辟,很准确地说出了贵族阶级的弊端,“占有活得灵魂——这件事把所有的你们——过去活着的和现在活着的人都给腐蚀了,您的母亲,您,您的舅舅没有意识到你们欠着别人的债,你们是靠着别人,靠着那些你们不容许走进自家内院的穷人过活的。”,⑩正是这样贵族阶级才遭到了历史的遗弃。除此之外他的身上更具闪光点的是对生活和现实所采取的积极的态度。“整个俄罗斯都是我们的花园。世界大得很。美得很,美丽的地方有的是”。“是的,我们落后了,落后了至少两百年,我们一事无成,对历史的过去没有明确的态度,我们只知道空发议论,只知道埋怨乏味的生活,要不就是狂饮伏特加酒。要知道这是很清楚的,如果想要生活在今天,就需要补偿过去,和它来个了结,而要补偿过去,就需要感受痛苦,就需要不知疲倦地劳作”。这些具有深刻哲理性的话语,不仅在戏剧史上,而且在历史长河以及思想史上都具有很大的影响。他对生活的自信,对自由的崇尚,与那些落后和所谓的进步阶级来说,才是真正的新的力量,并且永远不会衰退的,不会被历史抛弃的积极的思想。所以契诃夫最钟爱自己所塑造的这个小人物,将自己对历史,对生活,对社会的看法寄托在了特罗菲莫夫这个人物身上,并大胆的发出了向往新生活的呼喊。

3 “旧”与“新”的相互作用

虽然契诃夫在戏剧《樱桃园》中塑造了“旧”“新”两种力量,表面上看这一对是相互对立,相互独立的存在,但是处于同一环境,以及同一历史发展进程中,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依靠的。他们共同推动了时代的发展,共同构成了社会这个宏大的组织。历史学家克罗齐曾说过“死亡的历史会复活,过去的历史会变成现在”,中国古代班固也说过“后之说今,犹今之视昔”。这两位史学家都认证了“旧”与“新”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契诃夫在《樱桃园》中也变现出了这种辩证观。戏剧最后“传来一个遥远的、像是来自天边外的声音,像是琴弦绷断的声音,这忧伤的声音慢慢地消失了。出现片刻宁静,然后听到辅导砍伐树木的声音从远处的花园里传来。”这忧伤的声音来自古老的贵族阶级,而砍伐树木的声音则是来自新兴的资产阶级。这两种声音分别有着不同的寓意和作用,忧伤的声音即是对过去的缅怀,同时也是对现今的一个警醒。而砍伐的声音不仅是对过去的否定,更是对新时代到来的欢迎。所以说它们是相互联系的。还有作为贵族阶级文明的“樱桃园”,不仅是过去的美好生活的见证,更是资产阶级事业起步的基地和重要因素。虽然暂时遇到挫折,但是樱桃园中好的文明是永远不会被时间和社会所遗弃的,在将来的生活中还会出现。而且在樱桃园中生活的柳苞芙与罗伯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是简单的相互掠夺的关系。他们不仅有着微妙的感情,又有着利益冲突。在这种复杂关系面前,旧事物终将被新的事物所代替。这种代替不是简单的完全否定,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一个过程。这是不可改变的时代进程和历史规律,也是契诃夫所认为的历史观。

结语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的在《樱桃园》中通过“新”与“旧”的冲突,来阐释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的过程,同时激励人们能够辩证对待历史和现在的关系,正确面对新的生活,新的挑战,寻找最真的,最本质的心。他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到自由是这么说的“我将坚持这样一个框架……人的完全的自由,自由于暴力,自由于偏见,自由于愚昧,自由于鬼怪,自由于激情等等。”所以说契诃夫是具有一个跨时代思想的伟大作家。

注释:

① [俄]契诃夫著.童道明译.《戏剧三种(百年契诃夫·插图本)》.[M].中国文联.2004.6

② [俄]契诃夫著.童道明译.《戏剧三种(百年契诃夫·插图本)》.[M].中国文联.2004.6

③ [俄]契诃夫著.童道明译.《戏剧三种(百年契诃夫·插图本)》.[M].中国文联.2004.6

④ 彭涛.谈《樱桃园》.[I].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1.12.30

⑤ [俄]契诃夫著.童道明译.《戏剧三种(百年契诃夫·插图本)》.[M].中国文联.2004.6

⑥ [俄]契诃夫著.童道明译.《戏剧三种(百年契诃夫·插图本)》.[M].中国文联.2004.6

⑦ 童道明.一座永不凋谢的“樱桃园” 契诃夫剧作《樱桃园》赏析.[I].剧本.2011.8.15

⑧ [俄]契诃夫著.童道明译.《戏剧三种(百年契诃夫·插图本)》.[M].中国文联.2004.6

⑨ [俄]契诃夫著.童道明译.《戏剧三种(百年契诃夫·插图本)》.[M].中国文联.2004.6

⑩ [俄]契诃夫著.童道明译.《戏剧三种(百年契诃夫·插图本)》.[M].中国文联.2004.6

[1] [俄]契诃夫著.童道明译.《戏剧三种(百年契诃夫·插图本)》.[M].中国文联.2004.6

[2] 董晓.从《樱桃园》看契诃夫戏剧的喜剧性本质.[I].外国文学评论.2009.2.18

[3] 彭涛.谈《樱桃园》.[I].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1.12.30

[4] 霍晓珊.《樱桃园》的喜剧谜团.[I].戏剧文学.2012.1.15

[5] 童道明.一座永不凋谢的“樱桃园”契诃夫剧作《樱桃园》赏析.[I].剧本.2011.8.15

[6] 陈晶晶.戏剧《樱桃园》与俄国象征主义萌芽.[I].名作欣赏.2014.11.1

[7] 王茜茜.论契诃夫《樱桃园》的艺术手法.[I].戏剧之家.2014.12.8

[8] 童道明.契诃夫的本色与风格.[I].世界文学.2004.9.25

[9] 徐乐.契诃夫情节中的冲突设置.[I].外国文学.2015.5.28

安阳,女,蒙古族,辽宁阜新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H136

A

1672-5832(2016)05-0075-03

猜你喜欢

樱桃园契诃夫贵族
北魏新贵族的形成与骈文的新变
2021年大樱桃园果蝇的发生与防控
收藏家是真正的精神贵族
变色龙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关键词?惜别
福尔摩斯:贵族单身汉(下)
贪嘴的鸫鸟
心理现实中的白色《樱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