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本爱
——浅析《教父》中的“爱”与“温情”

2016-12-06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教父里昂黑帮

董 洁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00)

人性本爱
——浅析《教父》中的“爱”与“温情”

董 洁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00)

《教父》讲述的是美国黑帮的故事。整个故事处于黑暗与暴力的主题之中,但是在这种基调之下,依然能够感受到这个黑帮组织的策略与智慧,即隐含在其中的家族温情与群体温情之中的爱。

教父;爱;黑暗

前言

《教父》是美国作家马里奥·普佐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描述了美国地下黑帮内部争权夺势的殊死斗争,重点讲述了意大利移民科利昂家族在困境中生存、在逆境中挣扎、在顺境中重生,不惜使用各种血腥暴力手段,最终实现对整个美国地下势力集团体系独霸控制的家族史。这样一个充满着黑暗暴力的悲剧故事,我们依然能在其中找到温情和爱。人性,是一个严酷的问题,各人有各人的执念与悲哀。《教父》这样一部血腥的小说更让人坚信,人的本性,非善非恶,而是“爱”。

1 “爱”与“缺乏”成就了第一代教父

第一代教父维托·柯里昂,原本是勉强维持一家人生计的意大利移民,通过从事违法生意成为教父,拥有巨大的财富。柯里昂出生于意大利,因为家人得罪黑帮。柯里昂只身逃往美国,他企图通过勤劳致富,但是由于黑帮的存在,这种幻想破灭了,迫于生活,柯里昂干起了偷盗的勾当。而黑手党还是没有放过他,柯里昂只好设计杀了他。从此之后,柯里昂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并逐步拥有了很高的社会地位,成为了第一代教父。

整体的来说,这是充满黑暗的一生,但其中依然有爱。母亲对于小柯里昂的爱,柯里昂对自己家人的爱,或者也许残害柯里昂的黑帮老大,可能也是出于对某人某事或者某物的爱,而伤害他人。毕竟,爱在很多时候都不是一个伟大崇高的情感,而是一种偏私的情感(偏爱而非兼爱),爱一些,就意味着不爱另一些。都无需看外化的表现,定义上就清晰地区分了。讽刺的,这世上另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缺乏。于人尤其明显,资源永远不足够,追求永远不休止。并且这种缺乏感的滋长对养料要求很低,它生长于相对性:一经有差异,便有缺乏;差异无以消灭,缺乏也一样。

偏爱加上缺乏,世界便复杂了。世上本没有恶,只有爱与悲哀。柯里昂的第一次偷窃,为的是一家人的生活,而非自己。

2 血腥暴力中见真情

《教父》不是宣扬残忍的黑帮厮杀。除了血腥暴力之外,还能感受到这个黑帮组织的策略与智慧,很多“温情”与“爱”隐含其中。以柯里昂家族为首的黑手党不只是用杀人来巩固组织,因为他们明白黑社会,不,是整个社会的一切原则与规定都是不稳定的、不可靠的,唯有人性里的善才值得依托与信赖。因此,他们力图用 “温情”与“爱”来笼络人和物。

“家族温情”在作品里有充分的表现。全书一开始,老教父给女儿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他希望把全家人聚集起来拍全家福,想让没有在那里的迈克也来。老教父还经常表示,要想做一位好父亲,必须经常抽时间陪伴家人。这些话语表现了他心底的内疚之情以及对儿女的爱,黑暗血腥反而成了背景和配角。老教父把对家庭的责任感看得很重要,在儿子的生日聚会、女儿的婚礼中,他熟悉的身影总是会出现。因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直击人心的温情。

除了家族,作品还体现了一种明显的群体温情。老教父帮助蛋糕店老板,帮助教子约翰。他愿意帮助那些尊重他的人,但对不想和他结交朋友的人是非常不满的。然而,教父所做的事情也并非毫不自私,他们的意图是将恩惠施加在这个小集体的范围之内,从而得到其他人的尊重,他希望得到恩惠的人能牢记这份情义,在将来遇到危难之时能授以回报。正是以 “真情”作为维系黑帮家族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才能让家族在经历挫折后,还能屡次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3 “百善孝为先” 中的爱与温情

《教父》中的孝梯观与中国传统的“百善孝为先”有着相同之处。这种孝悌观在《教父》 中最突出的表现是迈克尔,他原本非常抵触家族事业。但这并不影响他对父亲的孝顺,又恰恰是这种“至孝”思想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迈克尔本性中并没有权力欲,他对父亲的爱完全是出于亲情。在父亲遇刺之后,为了给父亲报仇,他挺身而出,卷入家族业务。小说的字里行间足以证明迈克尔人生的巨变完全是出于忠孝以及人性之爱。他的尽孝之道令读者很容易就想到 《礼记》 中所记的“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孝”是一种爱,“孝”是人性里最具动物性的一面,因为它是种本能。它不伟大,不崇高,不正义,不善良。但是它却诉说着爱的温情,是出走后的回归,是转角处的回眸,是怒斥后的紧拥,是伤口上的舔舐,是泪眼中的苦笑,是废弃后的重拾。它是动物性的本能,又是神性的虔诚。在一片血腥中显得弥足珍贵。

4 黑暗底色之中的“爱”与“温情”

《教父》的作者巧妙地将迈克尔·科利昂的家庭生活、恋爱婚姻经历和黑帮生活进行穿插对比描写,反映了一个黑社会家族的真实,强调迈克尔原本是一个温情的普通人。他不顾一切的去复仇,他果断选择做新教父,这是以毁掉一生前途为代价的。而这一切并非完全来源于家族亲情和血缘关系,还有现实的逼迫,男人的责任,刻骨的仇恨,但是“爱”,这种源于人性本能的驱动,使一切杀戮也变得温情脉脉,杀人不过是整个不合理的社会逼出来的。虽然迈克尔的人生由光明转向了黑暗,但是他身上的“温情”与“爱’却比之前更加的明亮动人。

《教父》最后的情节也是非常有感染力和隐喻性的,作者以迈克尔妹妹的儿子在教堂受洗,迈克尔将成为外甥的教父作为大结局。教堂里,牧师庄严地祷告,并且让迈克尔宣誓,这里有着一种温情,发人深省。而另一边,迈克尔的手下磨枪待发,等待他们的依然是血腥残酷。两种极端,联系两端的却是新的生命。迈克尔在圣水和鲜血的洗礼下成为了两重意义上的教父,以矛盾的心情维系这个由父亲构建的黑帮家族,人情味和血腥味的在他的性格中奇异的交融。世人世事,有两个极端,这两端维系的整体都只是一种苦难。生命因受难而延续,因爱而继续延续,这是一开始就注定的,于是,人类注定悲壮,每一个人也注定悲壮,只是方式不同罢了。

[1] 马里奥·普佐:《 教父》,姚向辉译,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

[2] 张姝:《<教父> 中的家族体系与中国传统家族体系之比较研究》,2008;

[3] 崔富章:《中国文化经典直解》,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

[4] 傅景川:《二十世纪美国小说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

董洁(1992.10—),女,白族,云南昆明,在读研究生,山东师范大学,美学。

J905

A

1672-5832(2016)05-0001-01

猜你喜欢

教父里昂黑帮
《教父》上映50年:科波拉这部影片以20世纪40年代美国黑手党为背景,表现的无疑是幻想破灭的70年代
魔术师里昂
我的黑帮祖父对美国资本主义的认识 精读
罗福兴:“杀马特教父”的回归
柏林公布黑帮报告
马警方:当地华人黑帮最多
《教父》45年一直被致敬,从未被翻拍
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