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四环节”例证研究

2016-12-01李丕军

新课程·中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四环节少教多学有效教学

李丕军

摘 要:文言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业水平考试的热点,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不少教师和学生花费很多精力、很多时间来攻克这部分内容,效果不是很好,时间、精力与效果没有形成正比。通过八年级上册《三峡》作为课例,结合“少教多学”的教学原理,针对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深入分析了“读、背、译、析”四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文言文;有效教学;四环节;少教多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文言文、古诗文占主要的地位。以2015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为例,古代诗词名句名篇默写占8分,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占10分,古代诗词赏析3分,合计21分。分值占五分之一。但是花费的时间也不少,每一册教材中,老师都会安排提前教学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整个学期都在为文言文的背诵费劲,效果依然不好。通过多年的教研与思考,认为文言文教学要充分体现“读、背、译、析”四个环节,并且每一个环节要让学生确实投入其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三峡》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笔者听了多位教师授课,其中,姚老师的课吸引了我。姚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体现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实“读—背—译—析”四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动了起来。

从教学方法来看,姚老师首先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疏通文字障碍;接着学生有节奏地示范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然后做出评价;其次,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结合自己的思考与见解小组内讨论交流;再次,交流各小组讨论的重点问题的结果,巩固记忆;最后课堂测评,测评主要围绕学生现有的教学辅助资料,测评采用自主独立完成。

从以上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来看,姚老师开展《三峡》教学充分体现了文言文教学的“读背译析”重要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确实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读——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学生真正动起来是学好文言文的前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姚老师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从阅读到思考到测评,基本上围绕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来开展。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讨论,在讨论中交流,在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整节课学生都在不停地阅读,积极讨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交流阅读的心得,在阅读中解决文本的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同学提出的质疑。

背——文言文教学的关键,学生真正动起来是背诵文言文的重要途径

文本读了以后能背下来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是学好文言文的前提。姚老师在组织本文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多种阅读方式,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熟悉课文,背诵文本,姚老师在组织学生阅读过程中,不间断地抽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学生在不经意中自觉或自发地动起来了,只有学生亲自实践背诵的过程,背诵才有可能。文言文能否背诵,关键是学生是否投入到背诵实践中,本节课姚老师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朗读,又采用多种方式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这是文言文背诵的重要途径,也是较好的方法。

译——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真正动起来是最基本的保障

文言文翻译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倘若教师包办代替或者部分学生包办代替,那么文言文学习就是走过场。本节课中,姚老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结合课本上的注释独立自主进行翻译,翻译重点词语、重点句子乃至全文,虽然浪费了许多时间,翻译出来的参差不齐,有的甚至不着边际,但是,通过学生独立翻译,加上注释和工具书,结合小组讨论交流,效果很好,比起教师翻译,让学生心不在焉、打瞌睡、不听等各种现象还是要好很多;比起照抄文言文对照翻译,比起一直让好学生代表翻译要好得多。通过让每一位学生亲自投入到文言文的翻译中,既给了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析——文言文教学的最高要求,学生真正动起来是实现目标的希望

文本分析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文言文也不例外,也需要文本分析,需要解读。目前,文言文也好,现代文也好,多数教师基本上是提高难度分析,超出学生的水平和课标要求进行分析,并且很多教师基本上是分析给学生听,时间长了教师就在唱独角戏了。姚老师在教学《三峡》一文时,分析得恰当适中。首先,教师理念新,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其次,教师所设计的问题简单适中,紧扣教材,紧扣学生特点,紧扣课程标准要求,比如“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他们的特点?”这样的问题紧紧抓住教材的要求,同时学生很容易回答;再次问题设置体现文本要求和作者思想。

《三峡》是一篇模山范水的好文章,文章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优秀丽的景色,文章篇幅不长,但是体现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姚老师在教学这篇文章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主,渗透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切实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真正是课堂的主人,并且认真实践读、背、译、析四个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1]李小燕.“少教多学”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12).

[2]朱佩红.中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四环节少教多学有效教学
“四环节”下的牛津英语课堂模式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四环节”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谈信息技术在“四环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