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个体差异对学生学业的影响研究

2016-11-30李均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个体差异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

李均

【摘要】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教育艺术,也是教学方法。基于个体差异的教学一直是教育教学工作者们的努力追求的目标。文章从课前的准备、课堂教学、当堂反馈以及兴趣的激发等几个方面进行基于个体差异对学生学业的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个体差异 学业影响 兴趣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36-02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陶行知对因材施教的含义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培育学生犹如修剪花木,应从花木的特点区别给予不同的施肥、浇水,这就是“因材施教”。

审视我们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优劣不一,好坏悬殊,反思我们的教学,灌输仍然使学生学得被动,每一个班级都有不同程度的学生厌学、弃学,如何改进我们的低效行为,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兴趣的培养、实现有效,发展学生的个性等值得我们不断的探讨和研究。

一、课前准备——基于个体差异教学的前提

课前准备是有效教学的不可忽略的主要环节,有人用“有备无患”形容备课的重要性,如果不注重备课环节,上课时,拿本教材进教室,课堂上可能会出现因教材不熟练、教学重点难点不突出,而导致教学的“混乱”,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因此,备课以及课前准备是不容忽视、不可小觑的环节。

一些教育专家和名教师在谈教学成功之处之时,都会不约而同地谈到有效课堂的创建建立在备教材、备自己、备学生之上。学校也都给教师们提供交流和提升自己的平台,而开展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之目的就是集众人之长,实现资源共享,将每一节课都明确具体的目标和实施的策略,把难点、自己把握不准的拿出来与同事讨论,对不同的观点可以争论、辩论,通过交流和讨论,备课组成员都会有智慧的火花。这样,上课前,将备课组的老师们的意见进行糅合而进行知识整合,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精益求精,最终以最佳的方式而课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了解深刻,有效构建知识。

二、课堂教学——个体差异教学的根本

在常态课课,一些教师担心学生学不好、学不会,课前对知识去粗存精,把知识点的精华传授给学生,但总会出现“剃头担子一头热”的现象,教学仍然低效。关键在于没有找到真正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乐意听的方法,于是,学生们“你讲我高兴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的抵触现象,于是,教学的低效行为也不言而喻。

为此,“教”需要大智慧,重在研究怎么教才能让学生真正想学、乐学才是从教者的深思和研究的重中之重。《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的教学,如果教师采用教重点、讲难点的方法而灌输式教学,对于什么是法、法有什么效力作用等平铺直叙道来,一节课学生被埋在“法网”中,教学效果不言自明。而如果教师走出传统的灌输教学,改变学生的仓储式的学习,针对学生的兴趣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层次,精心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或自主学习,或自主探究,学生定会乐学、有效学。如在导学阶段,教师的寥寥数语“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尊老爱幼、遵纪守法,这些约束着我们的行为,那么,除了这些可以约束我们的行为,还有哪些可以制约我们的行为呢?

于是,当有学生提出“法律“时,教师进一步提出:什么是法律?法律是怎样产生的?立法机关是什么?立法要走哪些程序?……让学生自读教材,或交流探讨,促使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合作学习意识的强化。在此基础上,再给出一些法律条文和法律案例,让学生思考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这样,教师的“导学”有效,学生的“学”也有效、学到实处。

三、当堂反馈——个体差异有效教学的保证

有效教学,不仅仅包括教师的成功的讲解、也取决于学生的高效的学和有效的练,有效的练体现在当堂反馈环节上。

当堂反馈旨在通过层次性、灵活性、创新性的练习和实践活动,强化当堂所学知识,提高技能,巩固提高,反思学习等,起到“学以致用”、“学而思、思而用”之效。

如对于《抵制不良诱惑》的学习后,教师提出针对教材本节课的重点的思考题:作为青少年应该抵制哪些不良诱惑?如何抵制不良诱惑?以及提出反思性的思考题:这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_______,我的疑惑是_________.......如此的思考题,既有对课堂学习的回归和反思,也有开放性问题的讨论和思辨,促使学生反思当堂内容,强化巩固之作用。

四、激发兴趣——个体差异有效教学的动力

教学中,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探究活动等,可以转变学生的“苦学”为“乐学”。

学习《抵制不良诱惑》时,在毒品的引出之前,以“猜谜语”的形式而导学,教师说出谜面:“吸入一口,落入虎口。”、“烟一支,不声震地,打得妻离子散”、“半片,不火光冲天,但家园尽散”。以吸毒的调查报道的数据为实例:国家禁毒委员会最新数据显示,到2015年底,我国有吸毒人高达98.4万人,比2014年上升了将近8个百分点,其中青少年吸毒占总吸毒人数的80.2%.是吸毒高危人群。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让学生意识到青少年抵制诱惑的重要性。再呈现因吸毒而导致的家破人亡,孩子身心的不健康等,触动学生的心灵,再让学生各抒己见:吸毒有哪些危害?染上毒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吸毒者如何拉人吸毒?哪些人容易被毒品俘获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倍感兴趣的话题和情境的创设,容易使学生心动、脑动、意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实现乐学的转变。

轻松、愉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氛围,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源,是立足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重要举措。我们应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反思,将个体差异的有效教学与新课改共同探讨并付诸贯彻到教学的始终,使我们的政治课堂因每一个学生的会学、乐学而高效和精彩。

参考文献:

[1] 楚文才.谈激发初中生学习政治的兴趣[J]. 南北桥,2013(12).

[2] 吕敬.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政治怎么教[J]. 读与写(上,下旬),2014(10).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体差异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