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导入中的情境创设

2016-11-28蔡方

求知导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情境导入有效教学小学语文

蔡方

摘 要:有效的教学情境导入要极具生活性,重视形象性,问题有内涵,还要简洁明了。教师通过情境架起一座桥梁,使得学生能实现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情与理性以及旧知与熟知的沟通和转化,从而使学习和理解变得容易和有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导入;有效教学;合理创设

一、必不可少的教学情境导入

知识是每个人健康发展的精神食品,但你不能以单调乏味的方式来理解消化知识,尤其是面对小学生的时候,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性的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需要把知识融入一定的情境当中。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导入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师的常规教学工作之一,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便是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

笔者认为有效的教学情境导入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

1.极具生活性

创设教学情境时,既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又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真切地认识到知识的价值。有效的教学始于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而学生的经验又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因此教学活动的起点应是挖掘和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2.注重形象性

情境创设时要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联系起来,使其具有形象性。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导入,要能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得到丰富,从而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为了使它能有效地激发和引导学生产生想象,使学生能够超越自身的经验局限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情境的创设也应是形象具体的,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推动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实际活动和具体的事实。他们对教学中的游戏活动比较感兴趣。如,《田忌赛马》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两组扑克牌比大小,三局两胜就算赢的游戏的形式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文本视界,给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再如,二年级上学期《识字3》的教学,我发给每组学生1支毛笔,让他们摸摸看看,对毛笔有个真实的感知。孩子们对毛笔十分好奇,接着让学生对毛笔的构造进行讨论和阐述,得出了毛笔的构成:竹竿下接着软软的毛。竹字头下放个“毛”, 笔字就造出来了,学生对此印象深刻。

3.问题有内涵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导入一定是有内涵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设置问题,使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成为学生感知的思维对象,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有问题就难以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主动深入思考。

4.简洁明了

并不是搞活动、提问题、进行对话就是有效的教学情境导入,简洁明了地由题目引入,直接揭示课题,也不失为一种简洁有效的教学情境导入。

例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的教学导入活动中,教师可以直接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然后让学生围绕课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遇到的问题。同时大家也提出了新问题:父亲跟母亲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这样说的?巴迪对两种根本不同的评价有什么反应?母亲和父亲说的话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三、合理适度地创设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用一种直观的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情境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得学生能实现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情与理性的沟通和转化,从而使学习变得容易和有趣。

情境只是学习的凭借或工具。若学生已进入抽象思维,那就不用什么东西都回到形象上去。如果事事都回到形象上去,反而压制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境是为教学服务,是为有效教学、优质教学服务的。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钟启泉,崔允漷,张 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情境导入有效教学小学语文
情境导入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的“情境导入”艺术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导入的应用
数学课堂的导入技巧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