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管理模式在内科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2016-11-25石建华邓筱娟盛晓萍

安徽医专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静脉炎输液规范

石建华 邓筱娟 吕 艳 盛晓萍

PDCA管理模式在内科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石建华 邓筱娟 吕 艳 盛晓萍

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内科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131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56)和观察组(n=656),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 PDCA循环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敷贴固定不规范率和管道维护不规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留置针期间堵管、意外脱管、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科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管理中实施PDCA 循环管理模式,能有效延长留置时间,提高留置针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PDCA管理模式 静脉留置针 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

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用药方式,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可在静脉内长期留置,减少了反复多次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而且能保护血管,但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如护理不当,不仅影响留置时间,也会增加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1]。PDCA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2],本研究将PDCA管理模式应用于内科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管理中,旨在探讨该护理管理模式对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3月我院内科收治的13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714例,女性598例,年龄19~81岁,平均(49.75±12.38)岁,均采用24G封闭式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留置针专用敷贴固定。所有患者均意识清楚、情绪稳定,能自主活动,未输注血管活性药物及外周静脉营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具体如下:①计划:针对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意外脱管、堵管、外渗和静脉炎等常见并发症制定护理对策:成立静脉输液治疗小组,实施“护士长-组长-护士”三级质控管理;对科室护士进行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理论培训,强化无菌操作,提高静脉穿刺技术。②执行: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优点、留置期间注意事项等,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利用科室业务时间,由静脉输液治疗小组的骨干以小讲课等形式,讲解留置针理论知识,内容包括血管的选择、消毒、穿刺、固定、封(冲)管、日常维护方法、静脉炎的临床表现与分级等,并通过操作示范,统一操作流程,并进行操作考核。③检查:依据《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3],静脉输液治疗小组修订静脉输液考核表、外周静脉留置针贴膜固定规范等,静脉输液治疗小组组长和静脉治疗护士每天负责检查,护士长进行随机抽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并反馈给责任护士。④处理:每天由静脉输液治疗小组组长总结留置 针留置期间存在的问题,利用每周业余学习时间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经验。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②观察两组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敷贴固定不规范与管道维护不规范的发生率。③观察两组留置针留置期间堵管、意外脱管、外渗和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和对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敷贴固定不规范率和管道维护不规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脉留置针留置期间堵管、意外脱管、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和对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质量比较

表2 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 论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便、刺激性小、易固定,留置期间能随时提供静脉输液通道,确保静脉给药,避免延误抢救时机,但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属于侵入性操作,静脉穿刺、固定和留置期间任何细小疏忽均会给患者造成创伤或发生并发症。

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适合于护理安全各项管理工作和管理的各个环节[4],本研究对静脉留置针实施PDCA循环管理,通过系统培训,规范了护士的操作行为,使护士的穿刺技术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制订了操作标准与原则,减少了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并发症。而且静脉留置针操作前和留置期间,对患者及其家属加强健康教育,显著提高了患者对静脉留置针的认知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为减少并发症提供了一定保障。本研究观察组对静脉留置针实施PDCA管理后,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达到(96.17±13.25)h,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8±11.36)h,与《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中规定的留置时间基本一致[3];而且,在护理质量方面,观察组敷贴固定不规范率和管道维护不规范分别为1.37%和0.91%,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患者静脉留置针期间堵管、意外脱管、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13%、1.37%、1.52%、0.46%,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相符合[5~6]。

综上所述,实施PDCA 循环管理能有效延长留置时间,显著提高内科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1] 武婷,邓莹,姚娟,等.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及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8,8(8):51~52.

[2] 吴美清,林勇. 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 PDCA 管理模式的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124~126.

[3] 王建荣. 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93.

[4] 刘艳丽,任梦薇.DPCA循环在我国护理管理领域应用中的新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6):44~46.

[5] 黄小玲,陈梦云,杨素敏,等.PDCA 循环在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11):54~56.

[6] 郑小娟,刘彩虹,马丽凤. PDCA循环在外科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9):36~38.

(编审:苏春雨)

Application of PDCA management mode in the safety of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Rugao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Jiangsu Province, Rugao 226500, Jiangsu
SHI Jian-hua, DENG Xiao-juan, LV Yan, et al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DCA management mode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Methods:1312 cases infused through intravenous catheter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management (n=656)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PDCA cycle management mode (n=656).Results:The indwelling time of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In observation group, the rate of non-standard fixation and irregularity of the pipeline maintenanc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incidences of occlusion, accidental detachment, extravasation and phlebiti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PDCA cycle mode in safety management of intravenous catheter infusion can effectively prolong the retention time,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of indwelling needle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PDCA management mode;Venous indwelling needle;Safety management;Application effect

R472

A

1671-8054(2016)05-0164-02

如皋市中医院 江苏如皋 226500

邓筱娟,主任护师

2016-07-27收稿,2016-09-13修回

猜你喜欢

静脉炎输液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高渗性药物导致静脉炎的研究现状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颈枕输液袋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