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新校区后勤管理模式的若干研究

2016-11-25成都体育学院后勤产业处曹元龙

办公室业务 2016年13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校区

文/成都体育学院后勤产业处 曹元龙

高校新校区后勤管理模式的若干研究

文/成都体育学院后勤产业处 曹元龙

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各大高校逐年扩大招生,由于学生人数增多,致使很多大学都迁址新校区,不断地改善校园环境,这就对高校后勤管理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既要求高校后勤管理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与高校自身校情,又要求各大高校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后勤多元化道路。

高校;新校区;后勤管理;模式

高校后勤管理不仅关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更是关乎高校的发展,因此,高校应重视后勤管理工作,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探讨多元化的后勤管理模式,进而选取适合自身的后勤管理模式,助力高校新校区后勤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一、高校新校区后勤服务应满足市场特性

新建校区后勤服务应与市场规律相吻合,依照市场规律进行发展,新校区在自身发展时还需与旧校区相比较,进而形成具有自身管理特性的后勤管理模式。新建校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校园发展环境不成熟,大部分的高校新校区都远离市区,有些甚至建设在较为偏僻的郊区,校园内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在短时间内不能真正运转,校区周边的环境、居民、服务以及各种生活配套设施都有待完善,需要经过长期或者短期的建设后,新校区的相关设施才可正式投入使用,但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使新校区具有旧校区的教学规模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第二,新校区的后勤管理以及服务难度较大,新校区在建设面积以及规模上都比旧校区大,基础配套设施也更为现代化,这就使得师生对后勤管理以及服务的期待较高,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新校区的后勤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原来的工作层面,这时新校区的后勤管理人员应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以及管理素质,进而提升后勤管理效果,满足师生对后勤管理和服务的需求。第三,后勤市场的多元化管理。很多高校新校区在扩大校园规模时,实行市场对接对策,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后勤设备设施与其他设备的采购同样采用了多元化融资,以有效解决新校区资金困境,多元化的资金渠道,也就意味着高校新校区后勤市场管理的多元化。

二、高校新校区后勤管理模式的探讨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原有的后勤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教师、学生以及市场的需求,因此,为了满足教师、学生以及市场的需求,高校应实行多元化的后勤管理模式,助力高校新校区后勤管理工作的更好发展。新形势下,高校新校区后勤管理模式根据程度不同可分为三种:校内模拟市场模式、市场部分开放模式、市场全部开放模式。这三种模式有利有弊,各大高校可依据自身的实力,进而选取适合自身发展的后勤管理模式。

(一)校内模拟市场模式。后勤化改革初始阶段,很多高校依据企业工程外包的原理,后勤管理处称为甲方,将从学校分离出的后勤实体称为乙方,按照企业化运作形式,甲乙双方签订契约,以此约定双方义务。同样高校也可将新校区后勤管理整体交予后勤实体负责,并建立契约关系,同时即使少数的服务项目需要社会企业经营,但也应受后勤实体监管,这样可有效保证后勤部门的竞争力,在与外界相关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进而为高校提供更多的服务。在新校区的后勤管理中,后勤实体需要依据新校区的特点,实行以块为主,点块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后勤实体需要逐步实现向社会化管理的转变,实现科学管理,有效解决后勤管理的各项事务,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尽量规避管理跨度过大造成的时间浪费。在高校实际运用中,这种模式还存在一些弊端,例如:权力分散、管理环节脱节、资源调配的浪费等。

(二)市场部分开放模式。与校内模拟市场模式相比,市场部分开放模式更具实际操作性,高校原本后勤部门已无法更好地服务新校区,原有的服务框架所能提供的服务非常有限,这就使得后勤工作开展较为困难,然而社会化组织的介入不仅对原有后勤部门进行了补充,更是提升了后勤服务水平,同时有效打破了后勤实体对旧校区的后勤垄断,高校可以采用公开招标等方式,将社会企业引入学校后勤管理中,进而引进更为先进的管理观念。高校后勤管理竞争机制的引入,不仅提升了后勤服务质量,更有效地控制了校园市场价格,有效保证了师生的利益,这种模式是现阶段各大高校新校区后勤管理的普遍应用模式。

(三)市场全部开放模式。新校区后勤管理全部交予企业承担,这种形式导致两种情形产生,一种是投资主体产生了变化,在高校新校区建设过程中,校区资金的投资主体已不仅仅是学校和政府,现阶段普遍采用的模式就是政府为主,学校进行多方面融资,社会企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形式,很多社会企业参与到高校后勤设备设施投资建设中,改变了传统的投资模式。在高校管理中,除了学校是管理主体外,高校新校区的投资人也具备管理权。另一种情形是高校为了减少办学成本,提高服务水平,节约后勤管理人员经费,进而实行全面开放模式,通过招标形式,与中标者签订契约合同,由中标企业为高校提供后勤服务产品,这实现了优秀社会力量服务高校的目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造成社会企业退出管理后勤服务市场,对高校的安定和稳定造成影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新校区应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自身发展的高校新校区后勤管理模式,同时,高校新校区后勤管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及管理知识,进而提升高校后勤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高校新校区后勤管理水平,助推高校新校区更好发展。

[1]陈静.高校新校区多元化后勤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3):28-28.

[2]唐艳枫,翁兆丰.独立学院后勤管理机制与模式改革初探[J].高校后勤研究, 2015(5).

[3]李静,刘亚兵.独立学院后勤管理工作改革初探——以宁夏大学新华学院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7(5).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后勤校区
煤炭企业后勤创一流对标管理研究
高校后勤基层党组织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发挥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信息化视野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优化路径分析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ViolationsoftheTraditionalBioethicsinNeverLetMeGo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TheStudyofGenre
高校后勤财会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召开
On American Individu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