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11-22许华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高中教学教学问题应对策略

许华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新课改的日渐深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备受教师器重,但由于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使得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一系列全新的挑战也深刻着影响其教学,严重制约其教学效率提高。本文将通过分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探讨高效教学对策。

【关键词】高中教学 信息技术 教学问题 应对策略

科技发展是以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而顺应时代发展需要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普及是必然,加强高中生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非常重要。信息技术学科具有较强实践性,但由于其并未占据高中教育的主要地位,故而教学中尚存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提高和目的实现。为此,基于新课改环境下改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是广大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重点研究方向。

一、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缺乏合理性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前,推动着信息技术水平日渐提升,也改变着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但随着信息技术课程被纳入高中课程后,该课教学内容始终万变不离其宗,教材及其内容缺乏合理性、先进性,严重弱化了其教学有效性。再加上,各校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标准不符,又被随意缩减甚至取消等,造成课程教学得不到有效落实。

(二)缺少实践操作机会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包括上机操作与基础理论两方面,而这两者必须相互协调方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但由于课程安排缺乏合理性,该课程当前还存在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许多信息技术教师更注重理论课程教学,对其实践操作持轻视态度,加之部分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资源严重匮乏,或是计算机配置较低,运行缓慢等,均制约着该课程教学质量提高。

(三)缺乏一定的重视

当前,由于高考科目中尚未纳入信息技术课程,而大部分地区又一味追求升学率,导致该课程长年处于忽略状态,造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时安排不合理等现象。再加上,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被边缘化,致使该科教师授课缺乏积极性,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此外,高中生高考压力较重,在高考科目上大量耗费时间精力,难以有效腾出时间学习该课程。

(四)教学手段滞后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高中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然而却始终存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滞后的问题。其主要是传统教育模式限制,造成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一味采取理论传授法,教学手段不够新颖,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以至于课堂氛围死板,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教学质量严重降低,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等情况,进而制约着课程教学发展。

二、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一)明确课程目标,提高重视程度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新课改目的理解,通过对其改革目的充分了解,促进教学朝正确方向发展。因此,教师教学时要重视传统教学观念改变,积极更新现代化教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突破应试教育束缚,重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特别是要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同时更要结合课程教学实际,不断完善充分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此外,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时,可向其介绍信息技术实际应用范围和发展情况,使其高度重视该课程,并以可持续发展眼光看待该课程,进而主动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获得良好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二)注重以生为本,实施分层教学

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切实贯彻新课程标准,解决学生个体差异性问题是关键,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有机结合课程特点,可积极实施分层教学法来加以解决。首先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掌握程度,于分层教学模式开展前,通过基础测试、对话等方式评估摸底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然后再根据学生能力水平科学分组,将了解或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分作一组;将较少接触计算机或操作难度大的学生分作一组。然后再针对分组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例如,教学《Flash动画制作》过程中,教师可要求能力水平较高的一组学生制作观赏性小影片;对能力水平有限的一组,只要求其掌握本课基本知识点,能够进行简单动画设计即可。而这种分层教学模式对因学生个体差异性所致教学困难具有一定的克服作用。

(三)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动手能力

新课改实施以来,要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尽量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条件。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对理论教学应做到精简高效,为学生预留充裕操作时间;或是将两者结合起来教学,通过边演示边讲解的形式,让学生在演示后再行练习。同时讲授完相应内容后,教师要安排学生进行适当练习,包括理论知识题和上机操作题两个方面。例如,教学《表格数据处理》知识点后,引导学生利用Excel表格汇总本班学生月考成绩;或是利用计算机制作简易个人名片等,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还能激发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兴趣。或是“Internet技术及运用”讲解时,教师可随机选取几名学生出来,由他们扮演“教师”完成相关教学任务,通过“学生当老师”活动,充分提高其参与兴趣,进而更主动地参与教学,实现其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习信心等培养。

(四)任务驱动教学,提高信息水平

教师教学前必须充分做足准备,积极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使其通过获取加工信息来提高信息水平。信息技术课程有别于其他学科,学生学习过程极具互动性,同时教学结果及评价又富有开放性,因此,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所谓任务驱动教学,即教师制定相应任务后,引导学生围绕该任务主动完成新知探索。例如“Flash动画制作”讲解中,可先用PPT演示其主要原理,再打开Flash软件详解操作界面,将Flash制作动画的具体操作流程教给学生,并围绕从第一帧运动到第五十帧星星的制作,帮助学生制定学习任务,当学生选中第一帧绘制星星后,再引导他们将关键帧插入第五十帧处,然后,比一比谁制作速度更快,做得更好。整节课上,教师演示讲解时间应为10min左右,其余时间则由学生自由发挥,在实践操作中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结束语:

从上述分析中可知,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发展,高中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积极顺应相关要求,采取针对性教学手段,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冯萍.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6,(11):40-40.

[2]陈绵慧.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5,(1):179-179.

[3]包小科.关于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6):112-112.

猜你喜欢

高中教学教学问题应对策略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