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2016-11-21李兰

商场现代化 2016年26期
关键词:产业竞争力长江经济带差异

李兰

摘 要:长江经济带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两横三纵”中的重要主体,同时伴随着沪汉蓉铁路大通道的打通,长江经济带将在促进“两头”开放开发,协调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尤为显著,分析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市的各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其变化趋势,为未来区域经济开发提供有益探索。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差异

一、引言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提出的又一个面向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但经济带上各省经济发展存在差距,尤其东西差距最为明显。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注重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长江经济带建设如火如荼的时期,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上海市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极低,低于1%;江苏、浙江与重庆的第一产业占GDP比重都在10%以下;剩余省市中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都维持在10%以上,其中以云南与贵州两省较为显著。上海、云南和贵州的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较之其他省市偏低;江西省和安徽省的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较高,在50%以上;其他省市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逐年略有下降。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上海、江苏及浙江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排名靠前,且上海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高达60%以上;西部地区贵州、云南第三产业比重也较高。中部地区湖北、武汉产业结构有所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增长中,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拉动,且第二产业仍是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在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三、产生长江经济带企业绩效与产业竞争力现状原因分析

1.我国具体政策的实施

改革开放以来,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实行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地区在投资、金融和财税方面得到国家政策支持;同时东部率先进行改革开发,为东部地区引入外资、高新技术,为经济发展带来活力。但这也是加大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东部与中西部差距明显。从而也造成了我国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竞争力高于中西部地区。

2.要素价格的变化

受改革开放及优越的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第二产业得益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却发展缓慢。但随着沿海地区劳动要素价格的上涨,工业产业利润空间已面临瓶颈。而此时国家交通设施的建设力度的加大,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第二产业发展情况得以改善,我国工业产业开始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发展,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3.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分布

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大多为平原,交通设施较为完善且人口密集,有充足的劳动力,对我国我国发展同周边各国的贸易往来有着很大的帮助;而长江中上游地区虽然地域辽阔且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但环境条件相对恶劣,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匀,在某种程度上,东部向中、西部高价输出制成品,而中、西部则向东部提供廉价的能源和原材料。

4.交通等基础设施

我国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进入“基本适应型”;中部地区属于“随后-跟进型”;西部地区则处于滞后状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改善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差异的相关措施建议

1.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的能级

由于受区位等条件制约,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区域差异明显,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综合竞争力。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多为三线或四线城市,经济水平较低,很难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不能产生有效的辐射作用。因此应注重加强扶植区域中心城市,提高城市的能级,增强集聚功能。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及特点,着力抓好重点区块、重大项目,加快自身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2.经济增长向集约型转变

传统产业的经济增长粗放型特征明显,往往存在污染严重、技术含量低且耗能大等等问题,使得传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同时产业布局的不合理性使得地方与地方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产生过度的竞争,且加大了社会资源的浪费。针对上述情形,应在传统产业中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产业产出效率和资源使用率,力争将经济增长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地方生产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综合竞争能力。

3.充分利用符合地域的比较优势

各地区应该立足于自身的比较优势展开更高层次的分工合作,参与到区域分工甚至国际分工以获取经济利益。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的比较优势在于资金和技术,而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的比较优势在于土地和劳动力。因此中上游地区应充分利用其土地这一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第一产业,且依靠其劳动力这一优势大力发展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而长江下游地区则凭借资金和技术上的比较优势发展第三产业。

参考文献:

[1]马勇,黄猛.长江经济带开发对中部崛起的影响与对策[J].经济地理,2005,25(3):298-301.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选编)[J].交通财会,2014,(10).

[3]刘岳平,唐路元,钟世川.长江上游经济带经济增长差异与趋同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25(2):33-40.

[4]曾浩,余瑞祥,左桠菲,丁镭.长江经济带市域经济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5,(5).

猜你喜欢

产业竞争力长江经济带差异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基于产品层次差异的中美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长江经济带低收入医疗保障基金建立与管控措施
长江经济带股权交易所建立与管控措施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长江经济带战略下江西稀土产业升级研究
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