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完美的史诗巨制——观舞台剧《战马》有感

2016-11-21吴文蔚

剧影月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话剧院战马乔伊

■吴文蔚



一部完美的史诗巨制——观舞台剧《战马》有感

■吴文蔚

舞台剧《战马》是一部集艺术性、技术性、观赏性三者完美融合的史诗性舞台巨制。在这样一部以“马”为主角的作品中,特别选择了一种源于非洲马里独一无二的工艺以及“实操木偶”的方式,将《战马》主角乔伊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舞台上。这部戏曾一举拿下百老汇戏剧最高奖“托尼奖”六大奖项,被誉为“戏剧的魔法”、“世界戏剧史上的奇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观看后也予以赞赏。2013年,英国首相卡梅伦来华访问时,亲自带着乔伊上台,并把它介绍给中国观众,足见这部戏在英国的地位。凡是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对于英国皇家奥利弗剧院的舞台剧《战马》的期待应该是一致的。该剧在全球十余个国家演出超过四千场,观众超过600万,创造了戏剧史上最为辉煌的记录。起初听说《战马》要来中国,几乎不敢相信。因为如果引进成功,那将是此剧首次落地亚洲。之前听说还有德语以及荷兰语的版本,也知道该剧引进非常繁琐,让人肃然起敬。因为这不单单是一部舞台剧的引进,简直就是一项繁琐的工程。

《战马》自2007年首演以来,观众无不被其动人的故事、震撼的视效、精湛的品质所触动,尤其是战马乔伊以其神奇的想象力和丰富的表现力,更是成为风靡全球的超级舞台巨星。此次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倾力打造的舞台剧《战马》中文版是继英语、德语、荷兰语之后,全球第四个语言版本。在中英两国导演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饰演乔伊的中方演员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获得了英方导演组的高度评价。英国广播公司BBC新闻团队在中国国家话剧院排练厅,特别对中国战马演员的训练进行了现场直播报道,在英国引起极大关注,这在《战马》的制作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该剧曾被斯皮尔伯格团队翻拍成同名电影,备受瞩目。故事并不复杂,一匹不被人看好的小马乔伊,被一个孩子细心照料,最后成为一匹名声显赫的战马。和它的主人有着斩不断的情感,生死不离,让人动容。这是一台人偶同台的大型舞台剧,也是将木偶运用到极致的舞台剧。战马乔伊每个动作,甚至每个呼吸都非常到位,也非常细致,让人完全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其中的战争场面也非常的逼真,光效的运用堪称完美。加之其中的歌队完美演绎,动听的音乐让人不停的感动。有机的跳进跳出,几乎没有缺点可言。一幕幕场景不断再现,也有许多的技术疑问不得其解。这样一部史诗般的舞台剧,它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的团队,又是怎样将它成功的搬上中国舞台?首先,从版权到资金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有了版权和资金,接下来就是具体项目的对接,又出现了更大的难题,英国人对戏剧的要求是传统的,近乎于苛刻。舞台上任何的细节都要求是原版,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改动,这和我们中国以往的制作规律完全不同。对于国家话剧院的剧场简直就是一次重新改造,这不仅仅是一笔巨资,更需要勇气和魄力。同时英方还提出舞美主要制作人员必须由该剧原版人员担当,以避免技术上的疏漏。其中有十个筒子灯,英国厂家早已经不生产了,根本就买不到,但是灯光设计坚持不改,这可是难坏了中方制作人,几经周折,最后在英国皇家歌剧院借来了设备。总算有惊无险,这里面说明了我们对待舞台艺术的严谨态度,正是这种态度决定了该戏的艺术质量,中文版《战马》演员经历了艰苦卓绝的训练。不同于一般的舞台表演,战马乔伊需要3名演员操纵,马头需要体现细腻情感,心脏要表现出呼吸,腿是动力,演员要具备运动员的力量及耐力、甚至要具备杂技演员的多种技巧。由于剧中有长达五分钟的“马”的战斗场景,因此“力量”、“耐力”成为衡量中国战马演员考核的重要标准。在剧情的启承转合中又不能有丝毫的差错,一个很小的细节疏漏不仅让表演前功尽弃,还会对演员造成伤害。该剧演员通过全国海选,光是训练就将近五百天。高额的制作成本让营运团队想尽办法来应对,一切可以运用的方式几乎都用上了。从现在开始将在全国巡演,目前已经成功预演了200多场,之后该剧还将回到北京驻场演出。

舞台剧《战马》在中国是一本成功运营的教科书,为我们打开了一种全新的戏剧经营模式,不仅仅是一部剧的演出,更是带动整个中国市场的演出温度。看完该剧,了解了其中的运营手段,更是给人一种信心。虽然,从梦想到实现有着曲折的过程,但是最终的结果是有着深远意义的。这就是我对《战马》的领悟。

猜你喜欢

话剧院战马乔伊
粉色伞裙
《阿伽门农》
小战马
你是那个杀猪的
2015年,给中国国家话剧院的5个提问
战马
战马
2013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中国国家话剧院
第六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
战马和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