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提升学生基层党组织影响力的途径研究

2016-11-19杨伟柱

资治文摘 2016年4期
关键词:提升途径问卷调查影响力

【摘要】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是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阵地,为了适应新时期加强党建的需求,对广东高职院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影响力进行问卷调查,并基于调查分析结果针对性的提出提升学生基层党组织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生基层党组织;影响力;问卷调查;提升途径

课题项目:广东省2015年度省级学校德育创新项目,同时列入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项目批准号:2015DYYB037作者为项目主持人。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持续发展,一个政党要执政兴邦,就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夯实共同奋斗的精神根基。广东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由于市场经济和西方思潮的影响,人们的政治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共产主义信仰缺失严重,在高校中大学生思想日益呈现多元化,他们思想活跃、崇尚自我、追求个性解放使得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广东高职院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影响力现状调查

为了掌握目前广东广东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影响力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现实基础,课题组以广东某著名高职院校为基点,进行了学生基层党组织影响力现状调查。问卷分现状调查、影响因素和建议三部分内容进行调查,采用网上调查与发放纸质版问卷调查两种方式,面对高职院校三个年级学生,调查对象涵盖学生党员、团员和群众。最终收回有效问卷共510份。

1.学生基层党组织影响力现状

在对现状调查结果中显示,84.34%学生的知道身边党员的存在;58.36%没有感觉到身边的党员同学做过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广大同学对于学生党组织的了解问题,50.18%同学表示“有些了解”,35.23%表示“不了解”;超过80%的学生表示只是偶尔或很少看到党员集体活动;接近80%的学生“很少参与”或“没有参与过”基层党组织开展的活动;47.33%认为当前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发挥得一般。

结论:广东高职院校学生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现状不容乐观。虽然学生对党组织及党员的存在有感知,但是学生对基层党组织的认识度不高,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形象不够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受众面较狭窄,普通学生的参与度低,影响力较弱。

2.学生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发挥的影响因素

对影响力发挥的影响因素调查分为外部因素调查和内部因素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对于基层党组织影响力发挥的影响比较大的外部因素主要是:“基层党组织对外宣传的力度”占71.21%,以及“基层党组织的实践平台”占65.48%。

对于基层党组织影响力发挥的影响比较大的内部因素是:“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的创新”的占72.24%,“党员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占53.38%。

结论:党员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的创新、基层党组织的实践平台、基层党组织对外宣传力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3.提高当前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的建议

调查结果从三个角度归纳为:

从学生党员发展角度看,“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培训”建议最为突出,占83.27%,其次是“完善党员考核机制”和“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分别占68.33%和64.77%;

从加强宣传的角度来看,“充分利用新媒体如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多途径进行宣传”占81.26%,“加强对优秀学生党员先进事迹的报道宣传”占68.82%。

从活动开展的角度来看,“创新党员活动的形式”占72.24%,“积极开展党员服务活动”占55.62%。“加强党组织在班级的影响力”占51.23%。

结论:对于调查目标的高职院校来说,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是比较集中的。主要表现在党组织和党员的管理和培养,党组织的实践活动,以及党组织的宣传方面。

二、提升学生基层党组织影响力的创新途径

综合调查结果所反映的情况,针对性的从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创新、提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对外宣传力度三个方面提出提升学生基层党组织影响力途径。

1.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创新

(一)搭建学生基层党组织实践平台

搭建学生基层党组织日常实践平台。例如设立党员工作站,对其划分明确的工作责任区,尤其发挥其是在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心理互助等方面的作用,使党员在自己的“责任区”为同学干实事、干好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身边同学,让党员真正意义上成为党组织联系同学的桥梁。

促进基层学生党组织与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深度融合,加强党组织在校园文化、思想活动领域的意识形态主导权;

强化基层学生党组织在班级和团支部的思想引领作用,如选拔党务助理进班级活动等。目标是建立基层学生党组织的阵地意识,提升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扩大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受众面、覆盖面

基层党组织的活动不能只面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更要面向广大普通学生。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同负责组织,开展一些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政治学习等活动,发动校园社团组织和班级组织共同参与,扩大活动影响力,以活动为纽带,进一步密切党组织与广大同学的联系。

(三)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

高调的开展党组织活动,发挥党组织创先争优的精神,党组织不单可以牵头组织活动,更可以以党组织之名组织团队参与各种校园文化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展示党组织的活力和先进性;

打造服务型党组织,通过搭建的各种党员实践平台,以服务群众的形式使党组织活动形式多元化;

创新利用互联网平台,例如举办网上民主生活会、网上时政热点讨论、网上读书分享会、网上学习交流园地等,解决党组织活动时空上的限制。

2.提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建立学生党员量化管理制度。在搭建基层学生党组织实践平台的基础上,对学生党员进行量化管理考核,有助于激励学生党员在有目标的情况下积极进取,增强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在普通学生中树立党员的先进形象。

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培训。不单单通过党校培训、发展对象培训班、预备党员培训班等理论课形式,更重要是利用实践考核管理机制实現实践育人,在“做中学”,提高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党性锻炼。

3.提高基层党组织对外宣传力度

(一)善用新媒体,创新基层党组织对外宣传的形式和内容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信已成为重要的信息表达和传播通道,其内容的短小精简、“秒互动”的特点为广大学生所喜爱。通过设立微信公众号,把国家时事热点和大政方针、基层党组织动态、先进典型事迹等及时发布,并且将原有文字性的内容以微故事、微漫画、微小说、微视频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拉近了党组织与学生的距离,有助于扩大党的先进性宣传和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

(二)加强对学生党员先进性、模范事迹的宣传

加大对学生党员先进性事迹的宣传,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党员的政治荣誉感,促使党员积极进取,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优秀学生党员在普通同学中的认可度,对于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加强“星级党员”、“月度/季度先进积极分子”评比活动的宣传、定期开展“优秀学生党员事迹展播、交流”活动,在形式上可以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把党员先进事迹传播给广大同学。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Z]

[2]雷达,彪晓红,李都厚.高校大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影响因素与实践对策探索[J].理论导刊.2009(9)

[3]张爱平.浅谈大学生党支部在班级中的影响力[J].求实.2011,(2):47-48

[4]李小倩.影响新时期高校学生党组织作用发挥的问题研究[J].黑河学刊.2011,(9):61-63

作者简介:杨伟柱(1977-)男,广东省潮州市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党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提升途径问卷调查影响力
My Hobby
浅析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师的培养与提升新途径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浅谈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质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你凭什么影响别人
2015中国最具影响力10位商界领袖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