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善德钢琴音乐《春之旅》组曲和声结构刨作特征分析

2016-11-19闫帆

艺术评鉴 2016年4期
关键词:钢琴音乐运用

闫帆

[摘要]丁善德的钢琴音乐创作手法独具一格,富有传统的神韵和民族的深层气质。其学贯中西,将西洋音乐的传统技法和特有的民族音乐风格应用于钢琴作品中。《春之旅》组曲是其颇具影响力的第一部作品,其和声结构富有特色,显示了其强烈的创作个性。本文从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出发,探究其和声结构的创作特征,以及新颖独特创作手法,对钢琴音乐创作和钢琴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丁善德;钢琴音乐;《春之旅》组曲;运用

一、绪论

丁善德是中国近现代在乐坛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和活动家之一,也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难得的一位博学多才的音乐家,其创作手法独具一格,富有传统的神韵和民族的深层气质。其学贯中西,将西洋音乐的传统技法和特有的民族音乐风格应用于钢琴作品中。其创作成果奠定了他在近现代中国音乐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第一个在国内成功举办了钢琴独奏音乐会,创作了中国第一部钢琴组曲《春之旅》和中国第一首钢琴奏鸣曲等。《春之旅》是他钢琴创作正式出版的第一部作品,是我国早期最具影响力的钢琴作品之一,由四首内容相对独立的乐曲组合而成:《待曙》《舟中》《杨柳岸》《晓风之舞》。结合当时的创作背景,运用了欧洲传统的作曲技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尤其在乐曲的和声结构创作上富有特色,呈示出清新独特的音乐语汇。

二、创作背景

丁善德出生在昆曲、江南丝竹和评弹艺术盛行的江南鱼米之乡——昆山,自幼得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熏陶,高雅、清丽、委婉、细腻的艺术情趣植根于他的灵魂深处,使他具有“旋律自然、幽雅,曲体之妙也不亚于西乐”的艺术审美情趣。他少年时代的政治气候和文化背景激发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炽热的爱国热忱。他坚持“要有西洋音乐神妙变化,又要保存我们东方音乐固有的美丽”的艺术观。1934年,他在《对中国音乐感想》一文中认为“音乐是人类精神的饮料”对于人生有着关系的密切。把音乐比作精神食粮,由此看出他更偏重于艺术满足情感需要的美学思想。他早期的作品钢琴组曲《春之旅》就是他努力运用欧洲传统的作曲技法创作的严谨结构、同时融入民族风格、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倾向的艺术作品。1945年春,抗战即将胜利,丁善德创作了钢琴组曲《春之旅》,以表达自己盼望抗战早日胜利的热切心情。这部作品被编为其组品第一号,于1945年底由上海音乐公司出版。

丁善德的钢琴音乐创作题材广泛而且风格多样,内容新颖而群众化,题材内容大多是对民族思想感情、人民生活情趣、民俗风情的演绎、欣赏和体验的创作。《春之旅》是丁善德在1945年创作的第一部作品。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交接的特殊历史时期,国内政治经济形势较为混乱。《春之旅》是由四首相对独立的乐曲组合而成,每首乐曲都附和于一个小标题,依序分别为:《待曙》《舟中》《杨柳岸》《晓风之舞》。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像是展示了一幅由四张春意黯然的风景画面结合而成的连环画。这部组曲勾勒出四幅春天里人们出外旅行的风景画面。作者创作这部组曲,寄寓了人民追求和平生活的感情和坚信一切苦难终会过去、美好未来终将到来的信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情趣和精神面貌。

三、和声结构特征

丁善德在和声结构方面体现的原则是“尽可能遵循传统作曲理论和音乐的逻辑性与美学原则,同时力求不受传统作曲理论规律的束缚,根据内容的需要努力探索新颖的表现手法,使作品具有民族的气质和时代的意识”。他追求和声的色彩性,但不抛弃传统,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和弦结构如大、小、增、减三和弦,各种不同结构的七、九和弦,在作品中善于运用多种不协和的变和弦、附加音和弦、复合和弦以及民族五声性和弦,形成了绚丽五彩的和声音响特点,开辟出中国民族风格的多声部音乐创作天地。在组曲《春之旅》当中的民族性和声结构有以下几点:

1、附加音和弦

丁善德的钢琴作品中这种和弦颇为多见。所谓附加音和弦就是添加了原来和弦中所没有的音,从而发生音响碰撞,改变其音响效果。与原有的和弦音形成大二度或小二度音程的附加音不会改变和弦的功能,但是会更加增强作品的色彩性。丁善德在创作中经常运用一些含有二度音程结构的附加音和弦,使其音响充满紧张的“碰撞性”,体现他独特的艺术个性。

1.1加大二度/六度和弦

丁善德将大二度和六度音都包含于五声音列当中,因此使作品的民族特征更为鲜明。在主和弦中添附六度音,这一和弦也可看作为大三和弦上方附加一个大二度音。例如在《杨柳岸》中的运用。

1.2加小二度和弦

丁善德的创作手法具有大胆的独创性。纵观这部作品,具有古典音乐的严谨性和规范性的传统特征,曲式结构匀称而方整。但其同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并不受传统技法规约,因此使作品更具有独特的音乐个性。在《晓风之舞》中作者大量运用了不协和的附加小二度和弦。并且在这一乐曲中两次运用了小二度平行下行的创作手法。小二度音程的音响效果具有强烈的“碰撞性”,这使和弦的不和协效果与色彩浓度都大大增强。它既能生动地表现出狂喜狂热的气氛,又不乏风趣和幽默之感。这种创作手法新颖独特,同时强烈地冲击了人们的听觉,令人耳目一新。这一手法得到前苏联作曲家巴列夫斯基的高度赞赏。这不仅体现了丁善德的独创精神,而且发展和丰富了中国现代民族音乐技法创作的宝库。

谱例《晓风之舞》(第29-30小节)

2、五声性和声或琶音

丁善德在系统应用西方传统结构和弦的基础上,对中国民族五声性和弦的运用也非常得心应手。五声性和弦序进则是他探索“民族化和声”的具体表现。五声性和弦的结构打破常规的三度叠置结构,如省略三音的三和弦,即空五度和弦,空五度音响结构能较好地突显中国五声调式的特点。正如法国印象派所追求的“古老的奥尔加农、民歌与原始民族,特别是采取民间风笛持续低音的形式,其中都充满了空五度。它的空洞的音响,光秃秃的音色,使空五度成为一种用来表示忧伤、凄凉,不安与神秘的最恰当的和弦”。丁善德在作品中运用了空五度的和声手法,使作品富有生动的意境。

我国传统多声音乐不同于西方多声部音乐那样更注重于声部进行中的前因后果、纵横关系和在整体结构中的结构逻辑作用。不注重三度叠置,而大量采用四、五、二、七度叠加等,包括各种“横生纵”的产物,如琵琶或琴、筝的五声性琶音等。而丁善德在钢琴作品中也常用这种五声性和声或琶音。如《春之旅》组曲之《杨柳岸》中的和声应用:

3、不协和和弦

不协和和弦给音乐一种悬而未决的效果,促进音乐动机的发展。丁善德在作品中运用这种不协和和弦的手法很多,在《春之旅》中,这种不协和和弦的音响连续碰击,深刻表现了紧张、激动、跳跃的心情。

谱例《晓风之舞》:

四、结语

丁善德的钢琴音乐作品大多流露出一股清新自然的气息,独具韵味,在创作技法上流露出西洋音乐的作曲技法特点,在音乐内涵和特色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和传统艺术的精髓。从丁善德的钢琴组曲《春之旅》的和声结构特点可以看出,他把欧洲传统的作曲技巧和中国传统音乐的风格相结合,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使作品具有可听性、创新性和艺术性。

因此可以说,其钢琴音乐创作是“在民族性的追求上,从民间素材、民间曲调和民间调式音阶的直接引用转向对这些因素消化吸收后的再造,转向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所运载的审美习性、文化心理、内在神韵的探究与表现”。他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观、哲学观,把中国人特有的思想感情、审美意识、文化意蕴、民族风格等和个性化的音乐语言,通过西洋传统作曲技法和其特有的方式表达出来,成就了钢琴音乐创作内容与形式相融合的鲜明特征。

猜你喜欢

钢琴音乐运用
跨文化视角下中国钢琴音乐教育现状及措施
梁雷钢琴组曲《我的窗》多元文化特性及演奏诠释
我国钢琴音乐民族风格的自主创作浅析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钢琴音乐与跨文化音乐教育研究
关于钢琴音乐表演艺术的几点美学思考
琴键上绽放的法兰西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