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高职毕业生就业困境分析

2016-11-19寇琳李志娴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就业困境毕业生

寇琳 李志娴

[提要] 本文调查分析河北高职院校就业困境现状,从高职毕业生和高职院校角度分析造成河北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客观原因。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困境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河北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高职毕业生就业困境问题分析与对策”(编号:2015030418)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8日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高职毕业生合理、及时而充分的就业对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稳定、经济的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近些年,高等职业院校从中等职业院校中升华而出后,异军突进,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根据教育部2013年全国高职院校数量统计,河北省拥有高职院校57所。在国家高等教育扩招的大形势下,高等院校每年扩大的招生规模,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其中河北省高校高职毕业生逐年增加。

同时,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将更加困难。由于社会对毕业生学历层次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国民经济和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下,河北省经济刚刚触底,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甚至减少,社会失业和下岗职工也呈增加趋势。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劳动力在105万人左右,其中,高校毕业生35万人,中专职高技校毕业生40万人左右,“两后”生和退役军人等其他人员30万人左右。根据河北省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目标70万个,加上自然减员20万个,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90万个,缺口在15万个左右。从各地人力资源市场现行的招聘活动及岗位分析,企业用人需求营销类、服务类岗位需求量仍占很大比例,电子及计算机类、机械及机电类技术服务、一线生产工人的招聘需求持续上升。具体分析用人单位,其中国有企业用人需求总体下降,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用人呈总体上升趋势。在用人单位产业分类中,一二产业招聘需求持续下降,第三产业用人需求不断增加,呈上升趋势。同时,也应看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稳中有升。如2015年3月份河北毕业生就业市场,其中2,100家用人单位共提供就业岗位4.1万个,进场求职人数为12万人次,达成用人意向8万人。与上年相比,用人单位和招聘岗位数量均有增加,达成用人意向的人数也增加了1万人。

虽然高职毕业生以其“懂理论、精操作、会管理、职业意识强”等特点愈来愈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然而联系当前就业实际,情况却并不容乐观。面对社会上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如何正视高职毕业生就业遇到的问题,深入进行体制和课程的改革,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高职毕业生,实现高职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是摆在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二、原因分析

(一)高职毕业生自身原因

1、高职毕业生的整体素质逐年下滑,缺乏正确就业观念

首先,高职毕业生对自己认识不够全面,自我估价过高。河北省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地方差异性,大多数毕业生受社会、家庭方面各种思想的影响,对自己的就业取向不够客观,在择业时对自己没有一个准确的个人定位,盲目追求大城市、大企业,大部分学生不愿意选择人口少、条件差的偏远地区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相对的人才过剩和人才过于集中。有的高职毕业生受家庭的影响侧重选择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或者大型企业,不愿到小企业的基层工作。

其次,毕业生对就业期望过高。高职毕业生的择业预期与实际需求存在巨大落差,有些毕业生择业时过于重视社会地位,强化个人利益,在择业时期望值过高,不能正视自我,认为学了高职大专就是专门人才,毕业后理应到环境好、待遇高、专业对口的单位工作,就业趋于“功利化”更有甚者频繁“跳槽”,不踏实、怕苦怕累,也是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这种不合理的自我定位,使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出现了“就业不难择业难”的普遍现象。

再次,竞争力不够,综合素质缺失。随着形势的发展,用人单位对高职生有更深层次的要求,比如自我修养、敬业精神、创造能力、专业技术、社交能力等。尤为突出的是,不少高职毕业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差、自我认知能力不强。据调查,大学生缺乏“专业相关技能”也是就业困难的一个很大的因素。据对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2005级1,000名学生的调查:职业抱负水平很高占9%,职业抱负水平适中占87%,职业抱负水平很低占4%。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提高对高职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最后,高职毕业生及家长有较为严重的盲从心理。据调查显示,有近60%学生及家长在高考及对口招生报考学校及选择专业时,只注重学校的名称和专业名称,很多对学校及专业的实际情况知之甚少,对社会的人才需求更是很少关心,盲目选择,随行就市导致一些报考时选择当时很流行的专业,在毕业时,就业市场变化很快,热门专业竞争激烈,很难找到适合本专业的岗位,就业率相对降低。

2、高职毕业生缺乏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大部分毕业生对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认识不充分,对自己的性格、爱好、专长没有充分地分析和定位。许多学生上大学后失去了奋斗的动力,缺乏个人学习和发展的目标,不能结合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和专业特色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导致毕业时个人准备不足,在校时也没有根据个人特点和专业就业需求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以及积累相关工作经历等,造成毕业即失业。或者就业后,工作目标性差,倒是频繁的跳槽,严重影响个人能力的积累,择业困难等问题就会相继出现。

(二)高职院校观念问题

1、生源结构与就业的矛盾。由于河北省多为省属院校,招生时生源结构相对比较一致,多是河北省内的高中毕业生源,毕业生受到个人和家庭思想意识观念、气候环境、社交圈等因素的影响,就业的时候多倾向于在京津冀区域内就业,例如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大城市或省会城市,就业过于集中,导致就业结构单一、矛盾突出。一方面京津一线城市和石家庄等省会城市高校毕业生数量众多,而且这些区域高校的毕业生一般都希望在当地就业;另一方面外来就业人员的竞争会造成应聘人员过剩。这直接导致了基层较为偏远的企业人才引进工作困难,需求不均衡。

2、高职院校专业特色与职场专业要求的矛盾。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现实情况下,河北省的高职教育实现了大跨越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相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高职规模化,办学普遍,产生数量众多与办学特色缺乏的矛盾。河北省还有很多传统的办学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例如具备铁路、医学、化工、司法、计算机软件、传媒等行业背景的院校,真正综合的高职院校很少。但是从目前的办学情况来看,大部分的院校都在向综合性、多元性发展,一味追求大而全,专业设置多且重复,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地方性的院校也未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得自身原有的特色被削弱甚至同化,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特点与竞争力,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

3、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职场专业要求的矛盾。良好的课程结构体系对学生的成才和就业提供强有力地支撑。课程是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的承载和体现,合理的课程设计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对河北省有代表性的9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发现很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往往避重就轻,因人设课,有些甚至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不足,有些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师资缺乏不能正常开设,有些课程内容已经不符合职称实际却仍然开设,导致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职场专业要求产生矛盾,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

猜你喜欢

就业困境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