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2016-11-19孟庆俭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审美体质初中体育

孟庆俭

摘要:从目前我国初中生的现状来看,学生的审美能力比较差,容易接受一些流行的审美标准和趣味。如NBA篮球比赛中各个篮球明星技术动作之华丽;社会上流行的街舞之通俗“靓丽”,但他们却不能理解和欣赏什么是真正的运动美,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是十分必要的。体育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任。

关键词:初中体育 审美 体质 渗透

美育教育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中是不可缺少的。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人们也更加向往健康美的和谐,美育正是培养人们具有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体育课的美教教育,必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能去鉴别分析人体动作美的内在因素,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认真思考和践行的。

一、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的意义

1.塑造身体美。学生都希望自己有强健的体魄、健美的肌肉、动人的曲线、协调优美的姿势。“体育教学能使学生的脏器、神经系统、身高、体重等发育良好,具备适应外界环境的生命活力,同时又在动作、形体和姿态上具有体育美的风度,从而显示出活泼、大方、矫健的青春朝气。”这就是使学生的身体获得健与美的发展。

2.培养技能美。技能越是熟练、越是灵巧、越是高超,就是能使技术动作表现出美的动感与韵味。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追求动作的合理与准确,还要在这个基础上要求动作在幅度、力度、节奏等方面获得一定的协调感、韵律感、自由感,让学生表现出优美的运动姿态和良好的运动技巧。

3.塑造人格美。塑造人格美,体育教学在这方面有着比其他学科教学有着更为直接更为显著的作用,一方面,这是因为体育教学多以对抗与竞赛为内容,这能磨练学生自信、勇敢、顽强、坚韧、机智等品质;一方面,又以进步和友谊为目的,便于培养学生坦诚、宽容、谅解、互爱等品质;并且,通过对抗与竞赛,又使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团队精神得到加强。如此坚持下来,能使学生渐渐地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定向,使学生的人格慢慢得到升华。

二、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的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必须贯彻“健康第一”教学目的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既要遵循美育的普遍规律,也要充分考虑到体育教学的审美特性,因此,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以美育体”原则。“‘以美育体原则是指体育教师按照美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广泛存在于体育教学中的美的因素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陶冶学生情操,从而实现体育与美育的结合,达到‘体美共育的目的。

2.潜移默化原则。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在漫长而精细的熏陶中形成的,如春风化雨,点滴滋润,天长日久,刻骨铭心。体育教师要始终坚持在教学中渗透美育,“以教材和课堂为媒体,有机结合审美教育,不牵强附会,进行‘有机渗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系统安排美育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进行‘有序渗透;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不喧宾夺主,进行‘有度渗透;变自然利用为自觉设计,变被动吸收为主动选择,变消极享受为积极参与,变生理愉悦为理性思考,进行‘有意渗透。”

3.因材施教原则。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身体条件、健康状况、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情况的不同,因此,体育教师就要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美育。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因人而异。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集体授课,个别指导,及时评价等,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三、体育教学中美育教学的途径

1.注重体态、语言、示范美。首先,教师衣着要和宜、整洁,语言文明、行为文雅,精神饱满。在炎热的盛夏或严寒的隆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教态自然的精神面貌,这样会给学生威武、刚强和健美的印象。其次,教师讲解动作要领时,要力求语言生动形象,精练扼要,如篮球三大步教学,让学生记住“一大二小三高跳”要诀。再次,示范动作要求轻松、优美、准确,一个优美、准确的示范动作,往往会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并得到美的感受,增强审美意识,进而积极投入到创造美的活动中去。

2.构建师生关系和谐美。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相互尊重,容易构建融洽的课堂氛围,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要真诚的对待学生,关心学生,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如体育素质差的学生,教师要热情耐心地教导,帮助他们掌握动作要领,教师切莫冷淡,挖苦。在教学过程中抓住闪光点,多肯定成绩,多鼓励表扬,增强自信心,这样就会达到关系和谐。

3.挖掘教学方法和手段美。教学方法是手段的运用是否得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相对较为枯燥,使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应用要力求新颖多样,丰富多彩,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艺术性和趣味性。应注意“人应该是同美一起游戏”这一原则,如在准备活动时,根据课的内容编排动作新颖,科学合理的徒手操,取代单调机械式关节操。

4.创造教学环境美。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有自发性和潜在性的特点,可以说环境优劣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场地的布置力求做到整洁,粉线清晰;器材摆放要整齐、有序,从而使学生产生兴奋、跃跃欲试的心态,就会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以求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注重德育、美育教育,在运动中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审美观,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灵健康、行为的健康美,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形体美、运动美。体育教学对德育、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开展的重要形式。

猜你喜欢

审美体质初中体育
兼加体质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