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小学德育教育

2016-11-19王宇朋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

王宇朋

摘要:当代的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全方位的人才,要求德智兼备,小学教育正是一个学生受教育的开始,而德育工作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关键词:小学德育 道德教育 情感教育

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因此,我们教师应在日常的常规教学中,面对不同的学生在德育上要持之以恒,运用课堂教学等多种形式,有意识地加强思想教育和科学兴国教育,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和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和从小胸怀大志的理想教育

让学生从小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只有从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长大后才能不辜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自己的勉励和期望。坚持周一升国旗仪式,让学生从庄严的国歌声中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的鼓舞下增添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课余聘请老红军和校外辅导员讲述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体会祖国创业的艰辛不易,让学生从小自觉地崇敬英雄,自觉地向英雄人物靠拢,时刻不忘长大后立志报效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平时让学生阅读张衡、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爱迪生等古今中外名人的书籍画册,从名人的成长经历中汲取力量、感受心灵、时刻对比,从而使自己幼小的心灵受到震撼,得到勉励和启示,让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可让学生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应如何去做。张衡因翻遍了无数的书籍才探索出救国救民的真谛。告知学生:远大的目标,伟大的理想不是虚无缥缈的,只有从小事做起,从自己感兴趣的那点事做起,你懂得持之以恒,你下决心去踏踏实实的做了,那么你一定能成功。

二、因材施教进行德育教育

1.对“调皮惹事的学生”,要注重培养刻苦精神,养成做事认真、善始善终的习惯。我们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发现,“调皮惹事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机敏、灵活、亲切、热情,有很多兴趣爱好,但同时也伴有情绪易于波动、不踏实等特点。这类学生如果教育不当,学习成绩就会逐渐下降成为差生,有的甚至会引发伤害事故。教育每一位学生上课做作业时注意力要集中,着重培养他们的刻苦精神,并逐步养成做事认真、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2.对“个性暴躁的学生”要注意培养沉着、稳重、坚持到底的精神。“个性不稳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喜欢与人交往,情绪往往表露于外。他们热情、果敢、爽朗、为人耿直、精力充沛,有进取心、不怕困难,但往往又脾气暴躁、任性、粗心、性急。对这类学生的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沉着、稳重、坚持到底的精神和克制忍耐的品质。

三、提升教师素质,转变教学角色。

教师作为德育教育的宣传主体,自身的行为习惯本身就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的榜样。因此,多渠道加强教师队伍的德育建设,树立为人师表的观念。一方面,学习德育基本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提高教师行为道德素质,让教师的德、智、才、情在教学中充分表现,使德育教育工作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生动自然、深入人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觉接受教师影响。

老师在教学中改变以前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不以分数为衡量德育学习的标准,实行互动式教学。利用小学生好奇心重的特点,通过举实例的方式,鼓励学生开展讨论,判断是与非、对与错。这样,老师通过转换角色,成为德育教学的发起者、组织者,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充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通过必要的引导,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同时,老师以自身的行为表现,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

四、对学生进行日常道德教育

在小学生中,真正有效的德育应该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而且这种道德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为使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品质,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教师可以利用《素质报告手册》和家长及时联系,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日常生活中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如上课了,还有同学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对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其实,每一个学习内容都有德育教育的体现。比如说,在学习“I'm sorry”一句话的时候,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平时一定要使用礼貌用语,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在学习《董存瑞》一课,要向学生渗透我们要热爱祖国。珍惜生活。体育课,我们可以学习奥运健儿刻苦训练的拼搏精神,忍着伤痛为国争光的伟大;学习自然课,我们要提升环保意识;军训中让学生体味集体的力量和集体荣誉感……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儿童是人类的希望,现在的儿童将是21世纪的生力军,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只有从小注重了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真正健康地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李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