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6-11-18朱丽丽

关键词:病患病房病情

朱丽丽,薛 芹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500)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朱丽丽,薛 芹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500)

目的 探讨ICU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ICU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B组各30例,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为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抑郁、焦虑评分。结果 ①护理满意度:A组为76.67%,B组为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干预后的抑郁、焦虑评分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实施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调整心理状态,积极配合疾病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ICU;舒适护理;焦虑

ICU病房患者的病情比较特殊,一般而言,医院对这类患者的护理工作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为了提高ICU病房患者的舒适度,在护理干预时,医院一定要选取合理的护理模式,本文主要分析ICU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病患随机分成A组、B组两组,各有30例患者。A组给予常规护理,女11例,男19例,平均年龄(63.29±9.24)岁。B组为舒适护理。女12例,男18例,平均年龄(64.13±9.62)岁。两组病患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A组:常规护理。定时巡查患者病房,根据病患的具体病情进行护理干预,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临床医师处理。

B组:舒适护理。①心理舒适护理。因患者病情比较严重,长期卧床接受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病患极易产生消极情绪,例如焦虑、恐惧、抑郁等,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与患者多交流,利用语言、肢体动作,获取患者信任。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护士要温柔的向患者说明操作的原因,并鼓励患者正确看待病情。可邀请治疗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法,增强说服力,便于患者消除不良情绪。②侵袭性操作的舒适护理。针对存在气管插管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尽早为其拔管,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的自主呼吸以及肌力的恢复。在患者意识清醒的状态下,护理人员可向其解释插管的原因,留置尿管时,要对病患的尿管位置进行观察,可将尿管于患者大腿内侧固定,不会对患者床上活动造成太大影响。③健康教育。ICU病房内大部分患者都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耐心向患者讲述器械操作方法,解释治疗的作用,使患者对疾病治疗充满信心,增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④睡眠舒适护理。患者因受到疾病症状的影响,睡眠质量普遍较差。为了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护理人员可要求患者佩戴遮光眼罩,并在病房内播放舒缓音乐,这对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有促进作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抑郁、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利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63~62分为轻度;63~72为中度;72以上为重度。

焦虑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50~59分表示轻度;60~69表示中度;69分以上表示重度。

护理满意度:按照《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分为三个满意等级,分别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计数资料均以t、x2表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B组、A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6.67%、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满意度分析

2.2 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分析

干预前,两组的抑郁、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组的上述评分改善情况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的抑郁、焦虑评分(±s,分)

组别 抑郁评分 焦虑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B组 59.49±6.94 37.64±4.67 50.39±5.93 39.18±4.03 A组 59.31±7.43 43.29±5.28 50.41±5.54 44.34±4.15 t 0.097 4.390 0.013 4.886 P P>0.05 P<0.05 P>0.05 P<0.05

3 讨 论

ICU病房内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医院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全面监护其病情。因ICU患者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在治疗过程中,大部分病患都因害怕病情恶化或死亡,出现了抑郁、焦虑等情绪[1]。不良情绪的产生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与身体状况的恢复,为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临床可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提高其舒适度,消除不良情绪[2]。

舒适护理是一种优质、有效、个性化的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方式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尽量满足病患的需求,提高患者在心理、生理方面的舒适度[3-4]。通过本次研究发现,B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A组,且经护理干预后,病患的焦虑、抑郁情绪也有效改善,改善效果优于A组。

从本次研究得知,舒适护理的应用能够提高ICU病房患者的舒适度,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等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1] 何 蕾,陈连芳,朱红娟,等.舒适护理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2,08:1327-1328.

[2] 岳变英,陈 丽,彭寅旭.舒适护理在ICU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04:133-134.

[3] 刘传兰,范瑞芳,赵玲芳,等.舒适护理模式在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中的应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0,02:92-94.

[4] 侯有淑.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05:1220-1221.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

B

ISSN.2096-2479.2016.05.180.02

猜你喜欢

病患病房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更正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