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与防护措施

2016-11-18赵亚娟张晓彦张华明

关键词:血源性锐器医务

赵亚娟,张晓彦,张华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 石景山 100144)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与防护措施

赵亚娟,张晓彦,张华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 石景山 100144)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监测情况,并提出合理的防护措施。方法 选取102名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工作者进行研究,分析职业暴露源、暴露类型与暴露发生时机。结果 ①暴露源:丙肝、乙肝、HIV、梅毒、不明传染源分别为34、39、9、12、8人。②暴露时机:测血糖、术中操作、拔针、缝合皮肤、穿刺/注射分别为3、20、23、5、51人。③暴露类型:锐器伤、皮肤完整、黏膜暴露、皮肤破损分别为82、3、6、11人。结论 在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较大,通过强化对医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有利于控制暴露风险。

职业暴露;血源性;防护

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一旦被锐器刺伤,极易引发血源性职业暴露,从而增加病毒感染风险,对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1]。为了减少医务人员的职业伤害,医院必须对相关的监管系统进行完善,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本文主要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监测情况与防护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2名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工作者为研究对象,女68人,男34人,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6.42±8.64)岁。护士70人,临床医师32人。学历:中专18人、大专39人、本科45人。

1.2 方法

调查方法:利用回顾性问卷法对所选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本次研究共发放102份问卷调查表,回收102份问卷调查表,回收率为100%。

监测方法:①风险评估。制定职业暴露登记表,登记内容有暴露时间、部位、经过、锐器伤类型、暴露源、受伤程度、处理效果等信息。专职人员接到职业暴露登记表后,要立刻评估暴露者的受伤情况,对其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测,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②暴露后监测。按照血源性传播疾病种类,对患者的病毒学、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观察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分析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工作者的暴露源、暴露类型以及暴露时机,并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

2 结 果

2.1 暴露源分析

在102名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中,暴露源分别为:丙肝34人、乙肝39人、HIV9人、梅毒12人、不明传染源8人。见表1。

表1 暴露源分析

2.2 暴露时机分析

从暴露时机上看,包括测血糖3人、术中操作20人、拔针23人、缝合皮肤5人、穿刺/注射51人。见表2。

表2 暴露时机分析(n,%)

2.3 暴露类型分析

在102人中,有82人(80.39%)为锐器伤、3人(2.94%)皮肤完整、6人(5.88%)黏膜暴露、11人(10.78%)皮肤破损。

3 讨 论

锐器伤在医护人员中的发生风险非常大,极易导致医务工作者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102名血源性职业暴露者中,有70名为护士,所占比例为68.63%,由此可见,护士的暴露风险较高。就暴露源而言,乙肝、丙肝所占比例分别为38.24%、33.33%,明显高于其他几种暴露源,这可能与乙肝、丙肝均为临床中的常见病相关,医护人员与这类患者接触的几率更大。从暴露时机上看,穿刺/注射所占比例高达50.00%,这说明大部分医护人员是在穿刺/注射中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从暴露类型上看,锐器伤的发生率最高,比例为80.39%,主要原因在于医护人员常与医疗器械接触,若使用不当,容易出现锐器伤。

为了控制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医院要加大力度对医务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要想控制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风险,需做到以下两点:①医护人员要将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预防方法掌握,增强预防意识。在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中,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了解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时机、暴露源与暴露类型,并掌握预防暴露的方法,意识到暴露的危害。医院要定期对医务工作者进行培训,向其讲述与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的知识,使医务人员对暴露风险有进一步认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2]。②实现锐器器械的规范化操作。医务人员在操作锐器器械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操作过程中必须戴医用手套,必要情况下,要戴双层手套。研究表明[3],戴双层手套,可使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降低。在操作完成后,操作者要立即洗手,不可让手与器械直接接触,尤其是与患者接触过的针头在使用后,不要对着自己与他人[4]。护理人员要将穿刺、缝合等技术熟练掌握,降低失败率,与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体液、血液等接触时,必须佩戴防护面罩与手套。

综上所述,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较大,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能够降低暴露风险,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时,要增强防范意识,预防血源性职业暴露。

[1] 张 俏,郭焕菊.长春市某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职业与健康,2015,01:64-66+69.

[2] 陈建伟,韩立海,孙吉花,等.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08:1909-1911.

[3] 袁晓丽,江智霞,权明桃,等.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行为影响因素通径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08:1392-1395.

[4] 罗 祎,江智霞,王汇平,等.基于行为安全的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干预模式的构建[J].护理研究,2015,31:3864-3868.

本文编辑:刘欣悦

Medical staff blood-borne occupational exposure monitoring and protective measures

ZHAO Ya-juan, ZHANG Xiao-yan, ZHANG Hua ming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he 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Shijingshan 100144,China)

R13

B

ISSN.2096-2479.2016.05.164.02

猜你喜欢

血源性锐器医务
移动式可伸缩锐器盒放置架的设计及应用
誓 言
——医务工作者之歌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西部地区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
IUD取出术致血源性职业暴露1例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
医务社工的上海故事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氯化锂对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神经分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