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患者安全转运核对单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

2016-11-18王双双赵春云

关键词:危重急诊科物品

王双双,赵春云,吴 超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急诊中心,江苏 宿迁 223800)

患者安全转运核对单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

王双双,赵春云,吴 超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急诊中心,江苏 宿迁 223800)

目的 探讨安全转运核对单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08月~2016年08月转运住院的危重患者人数共计240人,将240例急诊危重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转运护理,观察组运用科室自制的安全转运核对单,比较运用安全转运核对单前后的区别。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科室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 使用安全转运核对单,可降低显著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接收科室满意率,提升危重患者转运安全。

转运核对单;危重患者;院内转运

急诊科是急危重患者来院就诊的首诊科室,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最主要场所,是医疗安全高风险科室,急危重症患者在急诊科经过有效抢救、复苏和处置后,因病情需要常常会转往相关科室继续进行检查、手术或治疗,虽然患者进行院内转运途中只有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交接和转运过程很短暂,但却存在交接信息出错、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等多种风险因素[1]。研究报道高达71%的患者在转运途中或检查过程中发生轻微甚至严重的并发症,转运患者的病死率比平常高9.6%[2]。危重患者转运存在着高风险,除患者自身病情变化外,还包括硬件设备支持、转运人员职业责任心、技术等方面[3]。而目前急诊科年轻护士多,缺乏临床经验,在转运病人时容易受环境、家属等因素干扰,使得转运前评估不充分,常出现病历、片子、药物的遗漏,不仅使得转运时间延长影响救治,而且迫使家属在两个交接科室间多次往返,在增添麻烦的同时,也使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感。我科自2015年8月以来制定了安全转运核对单运用于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08月~2016年08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转运住院的危重患者人数共计240人,男69例、女51例,年龄6~95岁;其中心肌梗死58例,脑血管意外60例,心衰40例,急性呼吸衰竭17例,严重多发伤23例,严重中毒18例,其他22例。

1.2 方法

将2014年08月~2015年08月的120例危重症患者设为对照组,2015年08月~2016年08月的12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转运护理,转运护士凭经验进行转运患者,护士在无核对情况下做转运前准备,转运至相关住院科室后自行将物品带回科室。观察组:使用《危重患者安全转运核对单》进行转运患者,转运前对照转运核对单充分准备物品,按照转运核对单做好转运过程注意事项,转运后对照安全转运核对单将物品时归位、整理。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一般性别、年龄、疾病分类,转运不规范行为如物品准备不完善、病人物品遗漏、没有通知目的科室、转运方式不合理、没有约束患者、转运交接不清楚、转运后物品处理不当等;转运途中意外情如各种管道脱落、呼吸困难、设备仪器故障、供氧中断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诊断疾病的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转运患者一般情况(±s)

表1 转运患者一般情况(±s)

对照组 观察组 P年龄(岁) 59.27±6.83 61.87±8.34 0.435性别(男/女) 69/51 64/56 0.681诊断疾病 0.351心肌梗死 27(22.55) 31(25.83)脑血管意外 31(25.83) 29(24.17)心力衰竭 9(7.50) 8(6.67)呼吸衰竭 23(19.17) 17(14.17)多发伤 9(7.50) 14(11.67)严重中毒 8(6.67) 10(8.33)其他 13(10.83) 9(7.50)

转运行为不规范及转运途中意外事件发生率:不规范转运行为主要包括物品准备不完善、病人物品遗漏、没有通知目的科室、转运方式不合理、没有约束患者、转运交接不清楚、转运后物品处理不当等;对照组发生例数共计47例,观察组发生例数共计9例,转运行为不规范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途中意外情况主要包括各种管道脱落、呼吸困难、设备仪器故障、供氧中断。对照组发生例数共计24例,观察组发生例数共计10例,意外情况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转运行为不规范列表 [n(%)]

表3 转运途中意外事件列表 [n(%)]

3 讨 论

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是患者抢救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之一,给予专业、连续、优质的护理配合,可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4]。急诊科年轻护士居多,仅凭经验转运患者,容易造成转运准备工作不完善,从而导致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因此需要制定相关核对单明确转运的步骤及各类人员在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承担的责任,让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在短时间内对重要环节进行快速检查,保证各项目按要求完成。从而减少转运交接过程中不良事件时有发生,减少物品交接的遗漏,使患者转运交接过程趋于标准化[5]。

核对单(又名清单),起源于航空业,是一项防止人类在处理复杂任务时,因记忆力或注意力不足而出现错误的辅助工具[6]。核对单不是创造更高级、更详尽的研究证据,而是通过整合现有最佳临床证据和临床实践指南的内容,转化为简单明了的临床操作步骤,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核对单可以在短时间内对重要环节进行质量检查,近年来被重症监护管理者引进,应用于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改进[7]。核对单作为一项标准化的辅助工具,可供医务人员随时核查是否遗漏并保证每项措施得到落实。

安全转运核对单透明直观,使转运过程形成以“核对”为中心,使护士和接收科室工作人员一目了然,使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工作有据可循,有单可依。安全转运核对单积极协助安置患者,可缩短准备时间,显著减少遗漏,明显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接收科室的满意率。

[1] 苏 硕,于海燕.规范院内护理转运流程在急诊科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8:161-162.

[2] 薛艳丽,张玉勤,金 晔.危重患者模式化护理管理在院内外交接中的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35):2687-2689.

[3] 陈文红,赵树娟,孙 晔,急诊科患者院内转运专职护士岗位设置效果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14,49(9):1087-1090.

[4] 范志红,赵 辉,严芳琴.降阶梯思维导入SBAR模式在急诊、ICU病人交接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19:2367-2369.

[5] 王利维,周 立.急重症患者转院安全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02):242-244.

[6] 周香琴,卫建华,翁峰霞.ICU患者外出检查核查单的优化设计及临床应用[J].医疗装备,2013,26(09):99-101.

[7] 蔡建树,张立秀,王黎红,常阳阳,项伟岚.医疗核对单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6,04:345-348.

本文编辑:刘欣悦

表1 2014年四季度和2015年四季度护理病历质量检查得分情况比较

表2 2014年四季度和2015年四季度护理质量评分<90分的内容分布情况

3 讨 论

护理专案改善活动是运用科学方法和动员组织力量从而有效达成目标的活动,更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系统性、有效地运用有限资源而期待获得最大效果的问题解决方案;整个活动方案涉及到活动时间进度的安排、人员的具体分配分工、现状分析要因的确定及目标设定,并按着预期的目标循序渐进不断改善;同时也符合PDCA循环原理,是一种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方法。护理文书的书写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需要全员参与的工作,通过专案改善活动,具体分析我科现存的护理文书书写问题,并确定主要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发挥团队力量,并保障实施,让护理活动有章可循,提高护理文书书写的准确性,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士专业素养,保证了护理文书的质量,在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95.

[2] 张凤霞.护理文书质量透视护士专业素养[J].中国卫生人才,2014(7):77-78

[3] 陈禹佟.护理文件缺陷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6年05期.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

B

ISSN.2096-2479.2016.05.148.02

猜你喜欢

危重急诊科物品
称物品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找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