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1例特利加压素不良反应分析与护理

2016-11-18王忠英刘菲菲武秀连于红卫时淑云

关键词:特利加压素肛周

王忠英,刘菲菲,刘 畅,武秀连,于红卫,时淑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 丰台 100000)

11例特利加压素不良反应分析与护理

王忠英,刘菲菲,刘 畅,武秀连,于红卫,时淑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 丰台 100000)

目的 探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原因、临床表现,以期对不良反应的防范和对临床用药的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2012~2015年药学中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特利加压素不良反应报告共11例,应用特利加压素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6例诊断为肝细胞癌,4例诊断为肝硬化,1例诊断为门脉高压,其中8例合并肾功能不全,3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结果 11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单纯性腹泻5例,单纯性腹痛2例,腹痛合并腹泻2例,全身燥热、出汗、周身不适1例,血压升高1例。11例患者8例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停药,停药后症状逐渐缓解继而恢复正常,3例在对症治疗与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下,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并坚持到治疗结束,坚持治疗患者中无一例肛周皮肤破损。结论 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加强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行之有效的预防护理,可减少或避免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特利加压素;药物不良反应;护理;药物安全性监测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的过程中,人们接受正常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1]。安全用药是临床药物治疗的重要前提。开展ADR监测工作,通过监测和报告反馈的药品潜在的安全隐患信息,及时提醒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注意被通报的药品使用风险,就可能避免或减少一些严重ADR的重复发生[2]。发现、观察和判断药物治疗中患者出现的ADR是否与药物有因果关系对正确评价药物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医疗机构ADR一般由临床医师或护士首先发现,本资料旨在通过报告并评价11例特利加压素致腹泻、腹痛等ADR,提高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报告的认识并对临床工作提供参考,通过科学有效的医疗护理干预将ADR风险降至最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顺利实施,从而改善预后。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2015年我院药学中心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病相关疾病致不良反应报告共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58岁。诊断肝硬化4例,肝细胞癌6例,门脉高压1例。其中应用特利加压素的原因8例合并肾功能不全,3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1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单纯性腹泻5例占45.4%,单纯性腹痛2例占18.2%,腹痛合并腹泻2例占18.2%,全身燥热、出汗、周身不适1例占9.1%,血压升高1例占9.1%。其中8例患者因为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停药,停药后不良反应症状逐渐缓解至恢复正常,3例在对症治疗与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下,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并坚持治疗结束,坚持治疗患者中无一例肛周皮肤破损。1例患者在停药后腹痛、腹泻好转,后因肾功能不全再次使用特利加压素治疗时再次出现腹痛腹泻,予以停药后逐渐缓解。本组患者腹泻次数平均约10次/d,为水样便,腹痛程痉挛性。11例患者3例死亡,4例因疾病危重或经济状况放弃治疗自动出院,4例经治疗好转出院。见表1。

表1 ADR临床表现情况

本组11例不良反应是否与特利加压素有关,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ADR监测中心推荐的2005年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评分法[3]进行判断,见表2。

表2 11例不良反应与特利加压素用药的关联性评价

关联分析显示:特利加压素用药与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顺序合理;特利加压素停药后腹泻、腹痛、高血压等症状缓解,再次使用腹泻、腹痛再次出现;其用法、用量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进行,排除过量用药及用药不当引起不良反应的可能;药物说明书不良反应项中未记录全身燥热、出汗、周身不适这一反应,其余均有记载,对这一反应需要临床用药中继续观察监测。

2 护理

2.1 病情观察

本组患者均为肝硬化或肝癌,针对患者应用的特殊治疗药物,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意识、生命体征、尿量、出血情况;记录患者腹泻发生的时间、次数、性质、量,并提取标本送检。频繁的腹泻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甚至休克,因此应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巡视与观察,注意皮肤温湿度,皮肤弹性,防止因脱水、休克而致跌倒伤害事件,遵医嘱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同时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腹痛发生时间、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对腹痛难以忍受者,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并观察用药后疗效。本组患者2例发生腹部剧烈疼痛,分别给予盐酸哌替啶和盐酸曲马多对症治疗后疼痛缓解。

2.2 营养支持

饮食不当、饮食不洁,食用存放时间过久食物均可能加重腹泻症状,为保证患者在临床上的营养支持且不会对胃肠功能再次损伤,提倡给予患者进食米汤、米粥、面片等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牛奶等产气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避免高纤维和粗糙食物,因为高纤维食物可刺激肠蠕动,加重腹泻,同时不宜过凉或过热,建议少量多餐。对于不能自行进食者可考虑鼻饲肠内营养,且要使营养液经过加温器进行加温至37~40℃鼻饲4。或给予中心静脉营养支持,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因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引起的各种机会性感染。

2.3 肛周皮肤护理

根据患者自身疾病情况给予个体化护理。频繁的腹泻使肛周皮肤长期处于潮湿和粪便侵袭状态,加之擦便频繁,皮肤极易出现红肿、破损、溃烂。因此,在擦便时避免对皮肤的摩擦,采用蘸拭的方法清除余便,再予温水冲洗干净后用干纸巾蘸干皮肤;尽量使患者侧卧位,暴露肛周皮肤,保持干燥;勤更换看护垫,免于长期受潮湿和粪便侵蚀,继而皮肤破损,造成严重感染;对于红肿无破溃者可给予氧化锌外涂[5],形成皮肤保护膜;对于皮肤破损者可外涂鞣酸软膏,其具有消炎、保护、收敛皮肤的作用,腹泻致肛周疼痛,局部应用利多卡因软膏涂抹,可有效缓解疼痛。

2.4 心理护理

肝细胞癌患者不仅面对疾病的折磨还要承受死亡的威胁,因此常常出现情绪异常甚至有自杀倾向。患者又因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肾功能不全或消化道出血导致腹泻、腹痛而烦恼,甚至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而生活质量下降,进而导致治疗中断。

3 讨 论

药物具有双重性,在防治疾病的同时也可能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导致机体不适或损害。安全、有效、合理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使药品尽可能少出现ADR,需要加强临床医务人员监测及报告ADR的意识,从而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本组患者死亡3例,自动出院4例,好转出院4例。分析原因一方面与原发疾病危重有关(肝癌),另一方面因经济条件有限而放弃进一步治疗有关。

特利加压素化学名为三甘氨酰赖氨酸加压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长效血管加压素制剂。由从天然激素赖氨酸加压素衍生而来,是一个前体药物,自身几乎没有药理作用,在体内其三甘氨酰基被酶切除,从而缓慢释放活性代谢产物赖氨酸加压素,发挥效果。近年来特利加压素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消化道出血、感染性休克、门静脉高压症、肝肾综合征等,但因其收缩平滑肌,使胃的紧张性增高而致恶心、呕吐、肠管张力增高,运动亢进,可引起腹痛,使肠蠕动增加,大便次数增。这种不良反应可能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肛周皮肤完整性受损,甚至该药治疗中断。特利加压素致腹泻发生的几率较高,临床上用药时应尽早进行评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倾听患者主诉,提前采取科学正确的干预措施,良好的治疗护理干预措施可增加患者治疗信心,降低腹泻的发生率,缩短腹泻持续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实施,改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提高重视及推广。另外,对肛周皮肤受损的护理措施多种多样,寻求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1] 孙定人,齐 平,靳颖华.药物不药良反应[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前言.

[2] 王 健,赵君利,魏喜芹.从阿奇霉素致血尿1例谈药物安全性监测.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16):1425-1426.

[3] 李 博,高 蕊,李 睿,等.临床试验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关联性判定方法研究探讨.中国新药杂志,2014,23(12):1465-1470.

[4] 李 丽,豆桂军.系统化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9):18-20.

[5] 雪 敏,李 利.内科危重患者合并腹泻的原因构成及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9):3736-3737.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05.141.02

猜你喜欢

特利加压素肛周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恐惧”在生活中存在的意义
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宠坏的狗熊》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1例
多喝水也能防治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化脓性汗腺炎21例
特利加压素联合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型上消化道出血48例
感染性休克后期血管加压素分泌调节异常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