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气波压力治疗系统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应用

2016-11-18

关键词:置管下肢血栓

周 敏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肿瘤科护理·

空气波压力治疗系统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应用

周 敏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目的 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系统在预防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60例股静脉置管后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系统,对照组20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下肢深静脉学栓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系统能有效的预防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空气波压力治疗系统;肿瘤;股静脉置管;应用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化疗药物刺激性强,会对血管的造成刺激,损伤,化疗药物外渗会造成周围皮肤及组织的损伤,坏死。静脉化疗的患者尽量选择中心静脉置管,而一些疾病如纵膈肿瘤,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不适宜上肢静脉置管[1],只能选择股静脉穿刺置管。股静脉位于股动脉的内侧,此处的股动脉博动容易触及,定位标志明确,血管直径较粗大,血流丰富,因此行股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也较高。我科对80例股静脉置管肿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系统对60例肿瘤患者进行提前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的检查凝血结果均无异常,无置管禁忌症。观察组男39例,女13例,年龄8~64岁,平均年龄48.8岁,其中淋巴瘤27例,肺癌22例,食管癌11例,置管时间5~20 d,平均置管时间11.5 d,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10~72岁,平均年龄53.4岁,其中淋巴瘤11例,肺癌6例,食管癌4例,置管时间5~20 d,平均置管时间10.6 d,均选用美国ARROW抗感染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60例,考虑到股静脉置管后会有出血的发生,在置管后1 h进行空气波压力治疗,同时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20例,置管后行常规护理。常规护理是指置管侧的肢体进行踝泵运动。踝泵运动的方法,环绕法:病人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以踝关节为中心,脚趾作360°绕环,尽力保持动作幅度最大最好。屈伸法:病人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缓缓勾起脚尖,尽力使脚尖朝向自己,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 s,然后脚尖缓缓下压,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 s,然后放松[2]。屈伸法和环绕法交替进行,每个小时练习5 min,5~8次/d。

1.3 观察指标

患者有无发生下肢肿胀,疼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

2 结 果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比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后,行空气波压力治疗能有效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比 [n(%)]

实验组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栓发生部位为的髂外静脉,对照组7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栓发生部位分别为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肌间静脉。经过溶栓治疗,8例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的症状减轻,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栓子消失。

3 讨 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包括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且好发于下肢。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发生风险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这与肿瘤细胞本身,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抗肿瘤治疗,免疫系统的激活等有关[4]。患者股静脉置管后,活动相对减少,下肢活动减少后,下肢静脉失去肌肉泵的作用,使下肢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5]。血栓一旦形成既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又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得痛苦。

随着医学的发展,空气波压力治疗系统已经作为一种有效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医疗仪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空气波压力治疗系统是通过多腔体充气气囊有次序、有节律地进行充气膨胀挤压、放气,形成对肢体组织的循环压力,加速血流速度,消除血液淤滞;达到促进静脉回流,加强动脉灌注,改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同时加速的血流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EDRF(血管内皮舒张因子),该因子具有润滑血管壁,抑制凝血因子粘附的作用,从而防止凝血因子的聚集及对血管内膜的粘附,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因此,对于股静脉置管的肿瘤患者,一方面,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系统能有效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另一方面要加强健康教育,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尽量减少卧床时间,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足踝的屈伸,内外翻及环转运动,可增加股静脉血流速度,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6]。两方面同时进行能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促进患者的舒适与康复。

[1]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WS/T433-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5.1.

[2] 耿艳丽,龚 云.早期踝泵运动预防TURP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学杂志[J].2014.14(29):34-35.

[3] 雷声鸣,董燕燕,林继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的临床价值[J].安徽医学.2011.6(32):780-781.

[4] 刘鹏飞,李亚妮.恶性淋巴瘤血栓形成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4.6(41):408-409.

[5] 薛迎利.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引起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14.11(43):1566.

[6] 赵小甦,于 水,姜 谧,等.高危人群下肢静脉血栓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12(31):3195-2196.

本文编辑:刘欣悦

R687.4

B

ISSN.2096-2479.2016.05.133.02

猜你喜欢

置管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