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悬灸三阴交穴对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疼痛干预

2016-11-18申春燕赵春燕

关键词:原发性有效率疼痛

申春燕,赵春燕

(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上海 201399)

悬灸三阴交穴对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疼痛干预

申春燕,赵春燕

(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上海 201399)

目的 探讨悬灸三阴交穴对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干预,研究其疗效,从而为临床推广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6月就诊的原发性青春期痛经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采取临床药物治疗)和治疗组患者(取患者的三阴交穴位,随后采用悬灸进行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经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悬灸技术辐射穿透力强,具有温养胞宫,祛邪止痛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学习生活质量,对治疗原发性青春期痛经有其独特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悬灸;三阴交穴;青春期痛经;疼痛干预

目前临床上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口服避孕药、钙离子阻滞剂、β-受体兴奋剂等,疗效肯定,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且缺乏远期疗效,停药腹痛又作。悬灸是一项适合各种体质的中医外调应用技术,辐射穿透力强,可以渗透到表皮、结缔组织、血管、神经系统,并为活组织所吸收,达到温通经络、温养胞宫,祛邪止痛的目的[1]。此次研究探讨悬灸三阴交穴对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干预,研究其疗效,从而为临床推广提供借鉴,并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6月就诊的原发性青春期痛经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采取临床药物治疗)和治疗组患者(取患者的三阴交穴位,随后采用悬灸进行治疗),各30例。对照组年龄13~21岁,平均年龄(16.79±6.02)岁;观察组年龄14~22岁,平均年龄(17.42±6.54)岁。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痛经分类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来评定患者情况,将其进行痛经疼痛的分类。对照组中重度疼痛患者6例,中度疼痛患者17例,轻度疼痛患者7例;治疗组中重度疼痛患者8例,中度疼痛患者16例,轻度疼痛患者6例。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在行经前三天至行经期三天,1粒/次,2次/d(早晚各一次),3个月为一疗程。

治疗组采用悬灸三阴交穴位,在行经前三天至行经期三天,1次/d,30 min/次,3个月为一疗程。

1.3.1 艾量要求:以10.5×1.75 cm,净重艾条12 g为标准。

1.3.2 手法要求:施灸者以左手食指和中指的指肚呈75°状以柔劲分别按于穴位的两侧(左右或上下均可),分别以轻、中、重度进行点按。拇指、无名指、小指、以握拳向手心内侧聚拢(左手按穴轻、中、重力度参照要求:轻度以按唇部感受到的压力、中度以按鼻部感受到的压力、重度以按额部感受到的压力);右手拇指、食指、中指,类似握毛笔状持握艾条,无名指、小指自然向掌心弯曲,高度应保持艾条离皮肤的距离不能低于三寸。

1.3.3 定穴方法: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后缘。

1.4 疗效判定标准

无效: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无任何的改善迹象;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的症状较之前得到明显改善;显效:经过治疗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各项指标达到正常范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3.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 论

原发性青春期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月经前及行经期间,下腹及腰部痉挛性疼痛会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产生一定影响[2]。如果不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威胁,故此寻求较好的原发性青春期痛经临床治疗方式,帮助患者有效的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就显得极为重要。

中医学对痛经早有记载,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将痛经作为一个独立

病症进行论述,认为原发性痛经病机主要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而艾叶具有抗菌、止痛等作用[3-4]。研究探讨悬灸三阴交穴对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干预,研究其疗效,从而为临床推广提供借鉴,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病患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此研究显示结果可进一步说明,运用悬灸三阴交穴方式治疗原发性青春期痛经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三阴交穴为足太阴脾经腧穴,又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是痛经患者在体表的反应点之一,通过反射性支配子宫平滑肌舒缩,进行有效镇痛。

综上所述,悬灸技术辐射穿透力强,具有温养胞宫,祛邪止痛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学习生活质量,对治疗原发性青春期痛经有其独特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1] 夏桂成,等.月经病的中医诊治[J].2001,4(1):323-332.

[2] 余延芬,孙立虹,李新华,等.原发性痛经患者三阴交穴电阻值变化规律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7):496-499.

[3] 曹春梅,刘春梅,黄丽华,等.腹针结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22):128-129.

[4] 王秀霞,梁 玲,薛会灵,等.少腹逐瘀汤加减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2例[J].环球中医药,2012,5(3):221-222.

本文编辑:吴宏艳

R271

B

ISSN.2096-2479.2016.05.117.02

猜你喜欢

原发性有效率疼痛
疼痛不简单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