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6-11-18孙素娟陆永姝李秋晨

关键词:阻塞性心理疾病

孙素娟,陆永姝*,李秋晨,吴 超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急诊中心,江苏 宿迁 223800)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孙素娟,陆永姝*,李秋晨,吴 超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急诊中心,江苏 宿迁 223800)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病区及呼吸科于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进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行为;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出现异常炎症反应的一种慢性疾病,以不完全气流受限为特征,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且该病多发于老年群体,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1]。据相关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成为呼吸系统疾病中致死的主要原因,居疾病致死排行榜第五位。如何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直是社会及临床关注的重点。据大量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对COPD的治疗、预防及锻炼等知识缺乏了解,无法获得良好预后[2]。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病区及呼吸科于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63~82岁,平均年龄(68.37±2.82)岁;病程4~25年,平均病程(14.46±4.76)年。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67.49±2.56)岁;病程5~26年,平均病程(14.89±5.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戒烟戒酒,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健康教育:耐心、详细的讲解COPD相关的知识,强调自我康复锻炼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使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认识疾病及了解治疗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在治疗中的依从性。②心理干预: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拉近彼此关系,通过交流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及心理状态,多鼓励、安慰患者,做好心理疏导等工作,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③肺康复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的排痰技巧,保证肺部分泌物可顺利排出;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制定适量的体育锻炼,运动强度以患者不出现气短、气促为宜。④药物及饮食干预: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一定要按照医嘱进行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防止剂量过多发生中毒现象,并说明药物服用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的进行饮食,注重膳食均衡,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多饮水,增强机体免疫力。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GQOH)[3]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4个方面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干预后,对照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物质生活 社会功能对照组 62.45±8.78 69.56±10.67 70.57±11.65 72.34±9.63观察组 74.34±9.02 86.71±12.23 88.21±13.43 81.39±12.56 t 6.194 6.937 6.506 3.749 P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个逐渐发展的慢性过程,在此过程中患者的通气功能受到严重损害,使其活动耐力下降,无法与正常人一样进行社交活动,对患者的心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降低[4]。因此对患者展开相应的护理干预意义重大,综合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理念作为标准,护理程序为框架,对患者的身、心全面展开的护理工作。

护理人员实施护理操作时,运用和蔼的态度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使患者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心与鼓励,以缓解其焦虑、抑郁的情绪,使患者能够正确的认识疾病,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5]。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呼吸困难、频率过快,容易出现呼吸肌疲劳,无法正常排痰,因此护理人员教会患者正确的呼吸方法及掌握排痰技巧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其不良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高上兰.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6,9(03):350-351.

[2] 蒋玉宇,周春香,郝建凤,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居家肺康复中自我效能理论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学杂志,2016,32(06):463-467.

[3] 王连红,严 谨,朱素翠.院外延伸服务在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1):2811-2814.

[4] 孙小燕,沈 玉.健康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老年病人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04):470-472.

[5] 陈 燕.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6):25-28.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05.056.02

陆永姝对照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心理、药物及饮食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其恢复速度。

猜你喜欢

阻塞性心理疾病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心理感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