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减压期间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

2016-11-18

关键词:咽喉部计划性胃管

公 悦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江西 南昌 330019)

胃肠减压期间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

公 悦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江西 南昌 330019)

目的 分析胃肠减压期间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胃肠减压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预防非计划拔管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针对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给予胃肠减压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胃肠减压;预防护理;非计划性拔管

胃肠减压治疗是利用负吸引装置,缓解胃肠内压压力和张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胃肠的恢复。在胃肠道手术中也会经常用到,以此减少胃肠胀,增加手术安全性,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1]。但是在置管期间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非计划性拔管,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因此临床为了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临床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胃肠减压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胃肠减压期间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胃肠减压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43.21±1.17)岁;持续胃肠减压时间4~10天,平均时间(5.67±1.23)天。观察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26~63岁,平均年龄(46.11±2.53)岁;持续胃肠减压时间4~10天,平均时间(5.21±1.01)天。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置管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置管方法: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胃管,指导患者取舒适的体位,检查胃管并测量插入的长度,控制在45~55 cm即可。润滑胃管前段,将胃管沿着一侧鼻腔轻轻插入,到咽喉部约15 cm时,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随后迅速将胃管插人,证实胃管在胃内后,妥善固定,胃管末端连接引流袋[2]。

1.2.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在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预防非计划拔管护理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2.2.1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直接关系到整个操作过程和置管的时间长短。多数胃肠减压患者在插管时,均会表现出紧张、害怕、焦虑的心理,甚至拒绝插管,影响插管和胃肠减压的顺利进行。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在预防非计划性拔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置管的目的、重要性及意义,并强调插胃管对其疾病治疗的作用,使其从心里上接受,并清楚的认识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重要性。同时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胃肠减压相关知识,取得家属的配合。通过家属的监督、患者的自我管理以及护理人员的巡视,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此外,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并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惑。

1.2.2.2 胃管护理:(1)稳妥固定:在插管后要用干毛巾擦干鼻部周围皮肤,尤其是夏天出汗较多时,应用不透气胶布对鼻翼两侧进行固定,以免汗液和面部油泽使透气胶布脱落,造成胃管滑脱。护理人员每次巡视期间,应仔细观察胶布是否松动,若松动应及时更换。同时指导患者合理翻身,以免牵拉胃管造成脱出。特比是夜间患者熟睡期间胃管脱出发生率较高,值班护士应加强夜间巡视。

(2)确保胃管通畅:定时检查胃管是否通畅,并注意观察引流物的性质、颜色、量,及时倾倒引流物。如果发现引流不畅时应该及时指导患者更换体位,以免挤压胃管,防止胃管侧孔紧贴胃壁,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胃管,直到引流通畅为止。同时在连接引流器时应该将引流器压平,然后再连接胃管,若发现引流器弹性回位而无胃液吸出时,表明可能存在漏气现象,应该及时更换引流器[3]。

1.2.2.3 舒适护理:胃肠减压本身属于侵入性操作,临床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口鼻咽喉灼热感,甚至部分患者会激发咽喉部溃疡和咽喉部黏膜干燥出血,这样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不适,从而在置管期患者可能由于不适而发生自主拔管的行为。所以,在置管期间给予舒适护理至关重要。胃肠减压期间患者需要禁食,而胃肠减压治疗会使患者产生口干、口渴,故护理人员应重视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4]。临床可使用棉签蘸水湿润口唇,或用润唇膏保湿,以减轻患者口干、口渴造成的不适感。必要时可以给予雾化吸入以减轻患者咽喉部的不适感。此外,在置管期间指导患者做好生活护理,以提高舒适感,预防因为不适造成的非计划性拔管。

1.2.2.4 并发症的观察:持续胃肠减压可能诱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呼吸道感染、咽喉部炎症或者溃疡、电解质紊乱等,因此在胃肠减压期间应加强巡视。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并及时将患者的主诉反映给医生,并给予有效地处理,以免由于并发症造成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胃肠减压在临床应用广泛,尽早发现并发症并给予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赢得患者和家属的满意,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5]。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胃肠减压治疗是临床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给予胃肠减压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手段,如果临床护理不全面,会造成非计划性拔管,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诱发严重的并发症。本文观察组患者实施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护理措施,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应该重视胃肠减压期间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通过有效地预防护理措施,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保证胃肠减压的顺利进行,为临床胃肠减压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郭彩霞.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海南医学,2013,24(4):609-611.

[2] 徐 俐,孙慧君,王岩梅,等.意识模糊评估法预防术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作用[J].上海护理,2012,12(3):55-57.

[3] 高 娴,肖 莉,黄海英.胃癌手术患者留置胃管及胃肠减压的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2):168.

[4] 冯凤谊,刘敏瑜,梁倩怡,等.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除原因分析和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4(23):293-294.

[5] 燕俊梅.食管癌术后非计划性拔除胃管的原因分析与应对[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l,(12):160-162.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3.6

B

ISSN.2096-2479.2016.05.031.02

猜你喜欢

咽喉部计划性胃管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中药穴位贴敷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咽喉部舒适度的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全麻手术经口气管插管中达克罗宁胶浆的应用效果
循证护理预防ICU患者发生CVC相关性不良反应及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超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计划性转入ICU临床研究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应用探讨
特性要因图对非计划性拔管分析及改进措施
自拟葛根鳖甲汤治疗急慢性咽炎咽喉疼痛7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