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6-11-18雷晓瑜

关键词:心绞痛次数心率

雷晓瑜

(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病专科医院CCU,重庆 400042)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雷晓瑜

(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病专科医院CCU,重庆 400042)

目的 探索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呼吸频率、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效果显著。

优质护理;冠心病;应用效果

冠心病具有死亡率高、发病率高、病情重等特点,常见症状为心绞痛,主要是由于脂质代谢功能出现异常,导致动脉内膜上形成粥样脂类物质,从而影响动脉血流,产生心绞痛症状,若患者心绞痛发病次数频繁,可随时危及患者生命,而一项有效护理模式,可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促进患者康复[1]。本文旨在探索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意义,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55.95±2.69)岁;男30例,女30例。对照组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5.53±2.58)岁;男29例,女3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每日帮助患者进行晨间护理,定时检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从而了解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在患者出院时对其进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内容如下。

(1)日常护理:在患者入院第一天,向患者介绍医院内基本环境,告知患者家属探访时间,保持真诚、热情态度面对每位患者,取得患者信任感,同时需保持病房整洁、干净,根据患者舒适度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护,防止患者出现突发事件,若患者出现不适现象,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2)饮食护理:为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使患者了解高血脂、肥胖、高血压、烟、酒精对病情的危害,从而纠正以往不良生活习惯,同时可结合患者喜好和病情,制定相关饮食方案,告知患者可多食用易消化、营养丰富、维生素高等食物,比如新鲜水果、蔬菜,禁止食用刺激性强食物,且为患者安排进食时间表,保证患者饮食的规律性,避免暴饮暴食。

(3)心理疏导:大部分患者发病时,可感到濒死感,导致患者对治疗失去自信心,长期处于消极状态,对此护理人员应每日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冠心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保持心情愉快,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同时可根据患者性格、爱好,投其所好,分散患者注意力,从而缓解患者疼痛感,且耐心回答患者每个疑问,从而加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

(4)康复功能锻炼:在患者住院期间,可根据患者年龄、耐受量制定运动计划,逐渐增加运动量,从而防止压疮、静脉血栓、肺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而在患者出院时,嘱咐其坚持锻炼,且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病情恢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护理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呼吸频率、心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s)

持续时间(min/次)观察组 60 85.36±4.8119.86±1.58 1.69±1.58 2.36±1.74对照组 60 71.61±2.74 16.25±1.65 3.65±1.75 4.69±2.48组别 n 心率(次/min)呼吸(次/min)心绞痛发作次数(次/周)

3 讨 论

冠心病属于常见慢性疾病,有研究表明,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最常见临床症状为心绞痛,对此给患者生理、心理均造成一定影响,临床上常使用药物治疗,但药物仅能够改善患者身体状况,无法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对此我院实施优质护理,其不仅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还可促进患者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2]。

优质护理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尽可能在保证患者舒适度基础上实施的一类护理模式,我院通过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饮食护理、心理疏导、功能锻炼,促进患者康复,其中日常护理,可改善患者居住条件,使患者感受到爱与归属感,保证患者心情舒适,通过饮食护理,可帮助患者纠正以往不良生活习惯,保证患者机体需要量,增加患者抵抗力,通过心理疏导,可改善患者消极情绪,使患者保持健康、乐观心态面对治疗,通过功能锻炼,可加强患者体质,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3-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19.86±1.58)次/min、心率(85.36±4.81)次/min、发作次数(1.69±1.58)次/周、持续时间(2.36±1.74)min/次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1] 杨志慧,李海滨,姜志安,等.延续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16):2537-2539.

[2] 宁余音,钟美容,韦丽华,等.中医护理方案对预防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4):1839-1842.

[3] 田 颖,邱海叶.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监测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1):2682-2684.

[4] 刘少辉,闫 薇,李宇萌,等.ESPCS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9):1013-1015,1016.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05.029.02

猜你喜欢

心绞痛次数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依据“次数”求概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