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方式泵入肠内营养液对老年患者胃肠道的影响观察

2016-11-18刘月波

关键词:泵入鸣音营养液

刘月波,唐 明,李 娟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呼吸内科,北京 100144)

两种方式泵入肠内营养液对老年患者胃肠道的影响观察

刘月波,唐 明,李 娟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呼吸内科,北京 100144)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方式泵入肠内营养液对老年患者胃肠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11月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7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泵入常温营养液,对照组泵入利用加热棒加温后营养液,观察两组患者进食肠内营养液7天内患者腹泻、腹痛、恶心、呕吐、胃潴留及肠鸣音的反应。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种方式泵入肠内营养液对老年患者腹泻、腹痛、恶心、呕吐、胃潴留及肠鸣音异常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式泵入肠内营养液对老年患者胃肠道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肠内营养;温度;腹泻;胃潴留;并发症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经一侧鼻腔、口腔或胃肠造瘘口等将鼻饲管插入胃或肠内,从管内滴入流质食物,以保证患者能摄入足够营养及营养素的一种营养支持方法[1]。近年来,随着临床对营养的不断研究得出肠内营养更符合人体的生理需要,对保护肠黏膜,维持肠道菌群正常分布,防止菌群失衡,维护胃肠道正常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3]。目前,营养支持方式的观念,已由以肠外营养为主转变为以肠内营养为主。在实施肠内营养过程中,胃肠道并发症是最常见的临床问题,有研究结果显示,进食肠内营养出现的胃肠道并发症与营养液的温度、速度[4]及床头抬高角度有关。但关于营养液的温度,目前无统一规范的标准。现将收至我科的老年患者70例,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种方式泵入肠内营养液,对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11月在呼吸内科住院需通过胃管泵入肠内营养液的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67~89岁,平均年龄(79.01±8.22)岁,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62~92岁,平均年龄(81.86±7.51)岁。入选标准:①年龄≥60岁;②实施肠内营养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临床指南(2011版)[5]的标准,进食前行胃肠功能的评估,确保入组患者胃肠功能良好;③采用肠内营养泵通过佰通鼻胃肠管(Ⅲ型)注入营养液,营养液统一使用华瑞制药生产的肠内营养乳剂TPF-T(瑞能);④研究对象或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参加实验。排除标准:①患有炎性肠道疾病、结肠癌、肠易激综合征等,原有腹泻的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6];②既往对进食常温食物,胃肠不能耐受者。③泵入营养液前存在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胃潴留、肠鸣音异常等胃肠道症状。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前对相关护士洗手方法、患者进食体位、口腔护理、营养泵的操作,及加温棒的使用规范进行培训。

实验组利用加热棒将肠内营养液加温后泵入,对照组直接泵入常温营养液。两组均将肠内营养液在室温22~26℃下放置24小时后,使用营养泵(佰通)以60~80 mL/h的速度泵入。泵入前后均常规给予温水50 mL冲管,喂养量均为1000 mL/d。其中实验组使用(华瑞)加热棒,固定在距营养泵管末端10 cm处,加温5 min后再给予泵入。

1.3 评价标准

观察患者进食肠内营养液7天内有无腹胀、腹泻、腹痛、恶心、呕吐情况,及大便的性状。其中腹泻以输入肠内营养液后,出现下列情况①大便次数>3次/d;②粪便量>200 g/L;③水分超过粪便总量的85%[7]之一作为判断标准。腹痛以患者进食肠内营养液后主诉出现腹痛。

每4 h监测胃残余量,以明确胃管在胄内及胃是否排空,若残留量>100 mL,提示胃潴留[8]。

观察肠鸣音情况,每4小时听诊肠鸣音一次。正常为4~5次/min,而>10次/min,称为肠鸣音活跃。肠鸣音弱或数分钟才听到1次为肠鸣音减弱,见于老年性便秘、电解质紊乱或胃肠动力减弱等[9]。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分别在腹胀、腹泻、腹痛、恶心、呕吐、胃潴留及肠鸣音异常等方面进行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腹胀、腹泻、腹痛、恶心、呕吐、胃潴留及肠鸣音异常比较

3 讨 论

肠内营养(EN)是经胃肠道提供营养物质及各种营养素维持机体代谢需要的的营养支持方式。该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如使用不当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最常见的是胃肠道相关并发症。如何减少胃肠道并发症,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外EN指南对营养液的温度控制范围及方法均未详细阐述。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腹胀、腹泻、腹痛、恶心、呕吐、胃潴留及肠鸣音异常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王淑芳在《不同肠内营养输注温度在ICU患者中并发症对比观察》中结果显示,通过营养泵喂养常温20~22℃营养液不会造成腹痛、腹泻发生率上升,患者主观感受上无明显区别,与本研究结果一致。Mallampalli[10]等提出腹泻的发生通常与喂养无关。大量研究表明:低温对脑、心肌、肾脏等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不可替代的保护作用,且局部低温较全身低温达到目标温度更快,不良反应更少[11]。

加热装置使用不当会增加患者烫伤的发生。由于患者体位变换易造成加温器直接接触面部或肩部皮肤,老年患者感知能力和反应能力下降情况下,缺乏自我保护能力,造成皮肤烫伤危险增加[12]。王淑芳的研究结果显示,加温组在烫伤方面明显高于常温组。近年临床购进的鼻饲泵不配有加热棒,需由自行购买,不但增加了科室经济负担,也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液支持时,如使用加温措施,护士需对加热的位置,加热的效果及患者的安全进行定时评估,增加了护理工作量。

欧美国家指出在室温下实施肠内营养无需加热,但目前还缺乏充足的证据证明加温后的营养液可以减轻胃肠道相关并发症[13]。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指南要求进食肠内营养液温度为室温即可,但输注前后要用温水冲洗管道。按照国内《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年)要求,EN液在输注过程中应保持恒定温度,但目前我国对肠内营养液的温度管理缺乏统一规范。国外有报道否定加热能降低EN不耐受这一观点,但我国居民饮食习惯均喜温热食物,肠道对低温食物刺激耐受性较低。本实验研究时间选择4月~11月,处于日常温度偏高季节,研究的时间具有局限性,同时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少。因此,对于临床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肠内营养液的温度及控制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 余 梅.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10B):1787-1789.

[2] 王翠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经鼻胃管早期规范化肠内营养监护方法与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253-1256.

[3] Finck C.Enteral versus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the critically il1[J]. Nutrition,2000,16(5):393-394.

[4] Stroud M,Duncan H,Nightingale J.Guidenlines for enteral feeding in adult hospital patients[J].Gut,2003,52(7):l-2.

[5]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J].肠外肠内营养学临床指南2011版.34-35.

[6] 沈 敏,高 燕,李琼影,等.不同肠内营养液温度对老年患者胃肠道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3,13(1):12.

[7] 洪 清,郭 云,等.不同温度营养液对预防肠内营养对相关性腹泻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3):1135-1136.

[8] 李玲娜.输液恒温器在肠内营养输注中[J].应用实用临床医学,2010,11(6):116.

[9] 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92.

[10] Mallampalli A,McClave s A.Defining folerance to ente-ral feedmg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Clin Nutr,19(4):213-215.

[11] 蔡 晖,段培蓓.EN温度控制的研究[J].医学信息,2014,27(10):347.

[12] 倪元红,王 慧,彭南海.输液恒温器在肠内营养连续输注中加温效果的观察[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19(2):127-128.

[13] 美国危重病医学会、美国肠内肠外营养学会[M].成年危重患者营养评估与支持治疗指南Crit Care Med,2009,37(5):1757-1761.

本文编辑:吴宏艳

表2 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的圈员综合水平比较

3 讨 论

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尿毒症的常用手段,具有明显的疗效,可显著延长患者的预期生存期。但患者易发生动静脉内瘘,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研究发现,患者并发动静脉内瘘后,可导致透析的质量受到显著影响,难以达到充分透析的效果,甚至无法进行透析[3]。因此,如何避免动静脉内瘘的发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中,我们将品管圈活动引入透析室的护理工作中,通过品管圈的特长,激发圈员们的工作热情,拟定对策、进行总结和改进,从而显著降低了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发生率,有效保证了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从而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生存质量。

同时,在本研究中,品管圈活动不仅明显降低了动静脉内瘘的发生率,还有效促进了圈员自身能力的提高,增进了互动互助意识,提升了自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圈员们在护理工作中,增强了自我的职业自豪感和工作满足感,工作积极性有了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伟菊,彭刚艺.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专科篇)[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1-6.

[2] 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J].2011:12-22.

[3] 陈伟菊,彭刚艺,冯秀兰,等.以法律责任和病人安全为底线简化护理文书[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6):27-28.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59

B

ISSN.2096-2479.2016.05.024.02

猜你喜欢

泵入鸣音营养液
几种常用植物营养液及特点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持续泵入刀口冲洗对于预防封闭负压引流堵管的应用研究
普通肝素微量持续泵入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