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学习环境下翻转课堂学习资源建设模式研究

2016-11-18范颖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概念图学习者资源

范颖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理工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

移动学习环境下翻转课堂学习资源建设模式研究

范颖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理工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近年来,国外翻转课堂开展得如火如荼,且教学成效显著。我国在中高等教育及成人教育中也在着力探讨并融入翻转课堂教育。但当前学习资源的泛滥已然成为影响翻转课堂深化发展的瓶颈。对此,在移动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充分运用现代移动网络技术与移动终端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已成为现代教学设计尤其是成人教育的重点内容。笔者针对成人教育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以翻转课堂为基础,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发展建设微课程学习资源,以微课程为中心提出学习资源建设模式,使翻转课堂这种智慧型学习模式更好地服务于成人教育。

移动学习;翻转课堂;学习资源;建设模式

一、引言

2007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美国萌芽,两位化学老师Jonathan Bergmann(乔纳森·伯尔曼)与Aaron Sams(亚伦·萨姆斯)将教学视频发布到网上[1],因病缺课的学生可通过网络观看教师的授课。这种教学视频广受缺课学生的青睐,同时也为其他学生的学习和复习提供了资源。由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兴起。2011年,美国TED(技术、娱乐、设计)大会上,Salman Khan(萨尔曼·可汗)在题为《让我们用视频再造教育》的演讲中提出,学生晚上在家观看教学视频,白天到教室学习、请教老师;这种理念与学生白天听课、晚上做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恰好颠倒。学生课前通过教学视频自学,课堂教学时教师扮演学生引导者的角色,这种课堂模式被称为“翻转课堂”[2]。在这个课堂中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的载体。现如今,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愈发普及,移动学习逐渐成为教学热点与发展主流。当前移动学习环境下,移动技术优势适用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但缺乏与之相适应的学习资源,这样便难以为移动学习环境下的翻转课堂教育提供完善稳定的学习支撑。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广泛应用的今天,微课程被提出并逐渐应用于成人教育的翻转课堂之中。鉴于此,笔者针对移动学习环境下如何在翻转课堂中应用微课程学习资源、构建微课程学习资源建设模式展开研究。

二、移动学习、翻转课堂及微课程学习资源

(一)移动学习的意义

伴随着移动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学习应运而生。移动学习是在现代移动技术和移动终端的支持下,学习者借助于移动终端和通信技术实现随时随地地自主化、个性化学习。移动学习以移动技术和智能终端为基础,移动技术中的软硬件共同构成了现代移动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是可变的、移动的,学习模式是多样的、灵活的,因此,学习者可以自主学习。另外,移动学习所利用的移动终端是学习者私有的,因此,学习者可进行个性化学习。移动学习的优势在于它的移动性、便携性、情境性、个性化。学习者的学习不用固定于电脑桌前,可按照自身学习需求、学习目的随时随地学习,促使学习者实现个性化学习。这样的移动学习环境,对成人教育非常有利,弥补了成人教育中课堂学习不足的问题,使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自由学习。对移动学习内涵的界定,为翻转课堂学习资源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转变了课堂教学中以老师讲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课外接受、学习新知识,课堂则成了学生吸收、内化知识的地方。

第一,深化了学习者对学习的自主性和掌控性。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方式的掌控者,学习者在其中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在翻转课堂中,翻转了学习者的被动式学习,学生可依据自己的时间和学习需求,自主点播相关教学视频、查阅相关学习资料。在此课堂模式中,学习者占据主动地位,强化了学习者对学习的掌控,学习者的自学能力及学习效率显著提升。

第二,强化了师生间的互动性。翻转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是立体式的,师生间不仅有传统课堂中面对面的互动,更有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的线上互动,教师从单一的知识传授演变为学习上的引导者与学习资源的呈现者。借助于移动学习平台,教育者可随时随地与学习者进行互动,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通过互动教育者更深入地了解学习者,将有助于教育者更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三)微课程学习资源概述

1.微课程内涵

微课程通常被看作是某种教学载体,即PPT、短视频、课件或5-10分钟的情景剧[3],但这种描述对于微课程而言不够全面。微课程与教学内容关系紧密,又基于对学科知识的逻辑划分而确保知识点的独立性。当前仍有诸多教育者将微课程等同于微视频的录制,认识和实践上都存在较多误区。

2.微课程学习资源特点

第一,教学时间短。这是微课程的突出特点,成人教育的对象多为社会成员,这类学习者业余时间有限,学习极易出现精力不集中现象。对此,微课程在学习资源的设计上需将课程时间设置在10分钟之内[4]。教育者应在对教学内容充分熟悉、对各知识点间的关系有清晰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微课程设计,既要将微课程时间控制在合理的长度内,又要完成课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通过微课程资源在短时间内掌握学习要点。

第二,教学内容少。微课程时间较短,因此,课堂内容需精练,教学主题需突出,教学重点需明确,使学生即使在碎片化的有限时间中也可以灵活有效地学习。微课程内容不能过于繁杂,应在易于学生接受的基础上,逐步深化知识点的难度和广度,紧抓教育重点难点,解决学生突出问题。

第三,学习资源容量小。微课程学习资源需借助移动终端进行播放,其视频格式需满足移动终端的在线播放格式需求,其资源总量需在几十兆左右,这样可保证教学视频在观看时更加流畅,也可使教学视频更加便捷地储存于移动终端,使学生更加灵活地进行学习。

第四,具有延展性。翻转课堂利用微课程进行教学,教育者可从学习者的反馈中获取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从而不断拓展完善微课程学习资源,帮助学习者回顾知识要点。

三、微课程学习资源在成人教育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移动学习环境下翻转课堂的自主性、灵活性较强,与成人教育特点相适宜,利用翻转课堂学习者可按照自身学习时间选择学习内容,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展高效率的学习。结合认知负荷理论,微课程精干短小,契合于翻转课堂与成人教育对学习资源的需求,帮助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课上学习进行翻转,学习者的学习主要集中于课下,对成人教育而言,利用的恰是学习者的空闲时间,且微课程学习资源时间短、内容少,完全符合成人教育中学习者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对学习资源的特殊要求。

(一)搭建网络教学平台

微课程教学需要以微视频、微教案、教学大纲[5]、微课题等为主要的教学资源,而这些教学资源需要依托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作为网络课程平台进行传播。例如,在QQ、微信上建群组,教师既可以将微视频、微课题、学习资料等传送至群组中,也可以与学生在群组中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学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样可使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开展碎片式学习,由此为学生提供了随时随地查看学习资源的便捷平台。

(二)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通过移动终端平台发布学习内容,学生可在空闲时间自主学习。借助于移动终端,通过网络传送的微视频等学习资源,在播放时可随时暂停或回放,也可以永久保存,反复查看,为学生巩固、复习前面的知识提供了方便。微视频后增添思考题,便于学生及时检测、评判学习状况。

(三)教师引导学习

基于微课程学习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师与学生建立了沟通交流的桥梁,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传递教学资源的同时,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与状况,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辅导,紧抓教学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四、移动学习环境下翻转课堂学习资源建设模式

移动学习环境下,利用移动终端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构建微课堂学习资源建设模式,主要涵盖四个方面内容,即课程内容的选择、概念图的制作、视频资源的制成和配套资源组织。

(一)翻转课堂教学结构

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相颠倒,调换学习者课内与课外的学习关系,将课堂外空闲学习时间作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主要阶段。本文的微课程学习资源建设主要在于运用概念图进行知识分层,从而有效控制微课程学习资源。

图1  翻转课堂教学结构

如图1,是对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的细化,基于知识分层,以学习者是否完成教学中必修内容为标准进行评判,并要求学习者进行自我检测。在开发建设学习资源过程中,建设者要对学习资源进行分层,主要分为基础知识、初级、中级、拓展及高级知识技能。将基础知识与初、中级知识技能作为必修内容,这三部分知识点是学习者必须进行且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分层的后两项是学习者的提高阶段,这个阶段仅对于基础知识牢固、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而言的。在翻转课堂学习中,学习者必须在完成必修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检测和提高阶段的学习,假若自我检测不合格,则需重修必修阶段内容。这里的知识分层与概念图中的层次关系不是完全相同的,借助于概念图进行知识分层会更加准确,有利于微课程学习资源的建设组织。

(二)学习资源建设模式

1.课程内容选择

针对成人教育特点,微课程学习资源大体分为两类:其一,知识中抽象性不强的内容,分析微课程特点可知,对于数学、计算机、嵌入式等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内容,在进行微课程建设时要以适度为原则,应选择科目中易于讲授的内容进行微课程建设。对于英语、经济、法律等逻辑性不强、复杂程度不高、易于讲授的内容,可对其进行深入建设开发。其二,非正式学习,即无明确组织,自主学习知识技能,如成人教育中的自学考试。对于这种学习,可根据功利化程度划分为信息的获取、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提高、学习态度的转变四个层次。这种学习内容的设置通常以实用性为原则,内容简单实用,无需花费长时间进行学习。

2.概念图的制作

概念图可对知识内容内在结构进行客观描述,便于对小知识点进行分析,同时也有助于对学习要求和学习知识的难度进行具体分层。另外,当前概念图的教学技术已逐渐成熟,并且已广泛应用于现代教学领域之中,因此,应将概念图视为翻转课堂学习资源建设的基础[6]。一方面,对所选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列出相应概念。建设者应详细了解课程内容,罗列出所有知识内容,从而确定选择的内容契合于翻转课堂教学结构,并满足微课程学习资源建设要求。另一方面,对概念层次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分层学习。假如将概念图制作成树状结构,最底层的叶子应包含大部分内容。因此,将各部分叶子节点视作最小知识单元建设微课程学习资源有着严格的理论基础。基于学习要求进行知识分层可准确区分知识内容为基础阶段内容还是提高阶段内容,其目的在于调动翻转课堂学习者的积极性与自主性,继而为学习者提供更广泛的学习资源。

3.视频资源制成

微课程学习资源在知识内容的呈现上以视频资源为主,故而,微课程学习资源建设应以视频资源为中心进行。本文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特点,提出与其视频资源建设相适宜的要求,依托移动终端特点,约束视频资源的建设开发。此外,基于时间与知识关系度合理分割视频资源。一方面,学习资源的呈现上,移动学习环境下,视频学习资源应满足移动终端特点,不仅要适于笔记本,更要适于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播放要求。一般以MP4为基本的视频格式。另外,需注意到大屏手机逐渐普及,平板电脑保有率逐渐增加,视频分辨率应以1280×720或640×360为主,以获取最佳的视频播放效果。另一方面,以时间和知识关联度两个纬度进行视频分割,笔者通过对微课程方面的文献梳理发现,许多微课程学习资源的视频时间在10分钟之内。

4.配套资源组织

微课程学习资源开发过程中也应注意到配套资源的组织开发。配套资源通常涵盖微课件、微实训、微练习、微讲解、微评价、微考核等形式,基于概念图中对知识的分层确定资源类型。一般而言,必修阶段知识配置全部资源,为掌握基础知识提供充分支持,微实训、微练习是知识提高阶段的配套资源,是对知识内容的拓展,同时也会提高学习者兴趣。

五、结束语

翻转课堂作为当前移动学习环境下的新兴智慧型教学模式,完全能够满足成人教育要求,但是当前翻转课堂发展还未成熟,学习资源不够完善。本文以微课程学习资源建设开发为重点,从课程内容的选择、概念图的制作、视频资源的制成、配套资源组织等四方面内容探讨了翻转课堂微课程学习资源的开发,其目的在于使翻转课堂在移动终端使用中配置相应的微课程学习资源。

[1]山峰,檀晓红,薛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微型学习实证研究——以 “数据结构公众平台”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5,(01):97-104.

[2]谢永朋,徐岩.微课支持下的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15,(07):63-67.

[3]余燕芳.基于移动学习的O2O翻转课堂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10):47-52.

[4]姜玉莲.微课程研究与发展趋势系统化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2):64-73.

[5]张筱敏,赵敏,冯翠屏,李君,徐世莲.以微课程为基础的翻转课堂在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09):9-10.

[6]刘晓天,顾大明.基于微视频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实证研究[J].软件,2015,(11):18-22.

G420

A

1671-2862(2016)03-0005-03

2016-01-11

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教师〔2015〕1121号,编号2016-JSJYYB-136)的研究成果。

范颖,女,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工程、远程教育。

猜你喜欢

概念图学习者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概念图在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探讨概念图在中学生物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概念图教学功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