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培育

2016-11-16李金华梁馨化李翹彤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社会发展人际交往

李金华?梁馨化?李翹彤

【摘 要】 当代大学生是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力军,加强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培育刻不容缓。提高自身德性修养是大学生道德修养培养的首要前提;培育人际交往中道德规范意识是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通过鲜明的社会价值导向引领和保证大学生一致的道德遵循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大学生;道德修养;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社会发展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其中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随着时间的流逝,最初由于勉强而履行义务的人,就由一种习惯逐渐演变成自然行为,变成了一种所谓的自然本性。人们出于对义务的不断履行,从而在根本上符合了义务的要求,道德由此而来。由此看来道德也不一定是人天生就固有的品性,而是因为履行义务的缘故而逐渐涵养而成。就道德的内在作用而言,孔子所认为的智、仁、勇这三种道德,即智慧、情感、意志三者作用的结果;从道德的外在表面来看,应当就是自我修养的道德。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曾经有过“道德立人心”的论述,道德,不仅有德的论述,还有道的践行,其谓道德。[1]

一、道德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提高自身德性修养是大学生道德修养培养的首要前提

人生在世,不能无所作为,一个人应做他应当做的事,这便是一种道德。道德,不是可以短时间内突然获得的,必须有理想,有方法。修身,就是用以展示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方法。当代大学生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基础之上,注重提高自身德性的修养也十分必要,这也是大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首要前提和必修课程。凡事必须有先后次序,每个人应当遵从有关道德的条目,实现道德的方法,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自我修养的方法。

自我修养的方法有很多,尤以加强身体素质为根本。身体健康是理想道德实现的根本要求;其次要开启自身的知识,锻炼自身的技能,不断追求知识和技能;知识丰富了,技能精湛了,如果不用道德的准则予以规范,反而会助长恶习、导致过失,此时就要修养道德品性。“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应当坚持锻炼好自身的身体素质,不断学习文化知识,牢牢掌握知识技能,其才方能得其用,并且用得其所。道德品德的修养,立意高远是首要,立足平实是要求和具体做法。要踏实肯干,修公德、守私德,学会自律和自省。[2]

二、道德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中道德意识的规范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道德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主要表现在信义、尊重、真诚和恭俭等几个方面,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自觉规范自己人际交往中的道德意识,要不断加强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道德修养的培育,使大学生能够在人际交往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3]

1、信义

德性之中,在人的行为中表现的最为普遍的就是信義,即守信。[3]信义,就是实事求是,不会因为利益关系而违背道德正义。社会上的所有事情都是因为信义的存在才能成立,同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遵守信用是待人处事的最基本要求。

2、尊重

为人处世,要给予他人足够的尊重。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民族和区域性的差异,生长环境,生活习惯的差异,决定了大学生气质性格和处世态度的不尽相同,因此学会尊重他人至关重要,这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础。关键要注意不能随心所欲、无所顾忌的讲话。如果不问时间地点以及谈话的对象是谁,只管按照自己的意思喋喋不休的讲下去,难免会让人生厌,更加忌讳的是,炫耀自己的长处,揭露他人的短处,这显然就是丧失德性的行为,对于他人而言也会很尴尬。因此切勿逞口舌之快,自取其咎。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学会照顾他人的感受,多为他人考虑,运用自己的智慧学会待人处世之道。

3、真诚

人际交往一定要真诚,真诚是人际交往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交友的必要前提,待人真诚也是中国人道德的一种体现。真诚,就是对人真心,以善良诚实的态度对待他人,让自己的所作为所为对他人有所触动,从而让他人信任,通过朋友之间真诚的理解沟通,彼此信赖。

4、恭俭

人际交往的原则最重要的就是恭俭。恭俭,指的是不放肆不过分,即有“度”。人与人之间不和睦的原因可能起始于一时的恶感,想改正这种态度的话,就必须遵循恭俭的原则,服侍长辈,交接朋友,都要恭俭,对于初相识的的人,尤其应当注意。礼仪,是用来表现恭俭的。恭俭不仅体现在声色笑貌等外部礼仪之中,重要的是内心的诚意,德性的光辉才会发扬于外部。

三、道德在大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中:通过鲜明的社会价值导向引领和保证大学生一致的道德遵循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应当持有社会的道德,同时也是国家的一位公民,应当遵循国家的法律。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法律上的一种辅助和补充,而法律作为道德的最后底线,从本质上规范了道德。在社会和群体中生活的个人,本身存在着多种具体的价值取向,确定选择其中某种固定的取向用来作为主导,并且以此作为追求方向的过程,体现了何谓价值导向。价值导向相对于社会上的组织来说,其实质和根本就是一种激励机制,通过奖励成绩优异者,能力突出者,设立榜样和模范,进一步明确组织的价值导向,从而传递组织本质上所提倡的价值导向。

抓住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机十分必要,大学时期正是这样关键的存在。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形成的价值取向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有决定作用,要想加强新一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要通过激励大学生形成明确的道德认知,真诚的道德情感以及坚定的道德意志,以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道德责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主要体现在实践能力方面,因此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个人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实践的能力,这也是当前高校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和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和严峻任务,当代大学生要不断传承优秀的道德品质,不断追求美好而又崇高的道德境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之江新语[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8.

[2] 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J].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10.

[3] 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M].哈尔滨出版社,2012.5.

【作者简介】

李金华(1964-)女,汉族,辽宁沈阳,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梁馨化(1991-)女,汉族,辽宁盘锦,学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李翹彤(1991-)女,汉族,辽宁沈阳,学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社会发展人际交往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浅析统计数据质量
浅议公文与社会的发展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