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探究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6-11-16金涛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8期
关键词:问题探究

金涛

【摘要】一节公开课,不仅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而且在教学理念上得到了印证。第一,理念上要充分相信学生。第二,在教学设计上注重辩证思维和对比学习。第三,用教学效果完善教学设计。第四,精心设置问题链,训练学生思维,达成高效。

【关键词】问题探究 对比学习 辩证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161-01

这学期学校开展公开课研讨活动,我选取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较圆满的完成了所预设的教学活动,从学生的掌握情况来看,达到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效果。回顾这节课,有成功、有不足也有事先没有预料的情况,感触多,收获多。

第一,理念上要充分相信学生。按照预设的流程应该正好完成这节课目标,可是在教学中由于怕出现完不成教学任务的现象,因此上半部分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些短,学生还没有思考好,就开始引导他们分析问题,甚至恨不得替他们回答出来,实际,学生的注意力比平时更加集中,学习状态更佳,思考更主动,表达更清晰,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第二,在教学设计上注重辩证思维和对比学习。这节课思路是通过正反两方面,辩证的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应用,重点在应用的解释上。先通过事例引发疑问,进行这节课的学习,接着进行实验探究努伯利实验——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不同横截面积的流速有什么关系?上面的液柱高低不同,说明什么?得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通过案件模拟,分析船并列航行带来的危害,怎么进行利用呢?讲简易沐浴器的应用原理。对比流体不只有液体,还有气体,那么气体是否也有这一规律?通过吹纸条实验验证这一规律,分析等火车时要站在黄线后的原因,并及时进行安全教育,提示学生产生这一原因带来的危害。看吹乒乓球视频,分析原因,提出问题:你会如何利用?由此你想到与生活中哪些应用这一原理,引入飞机获得升力的原因,飞机机翼的形状,如果此形状倒过来,又是如何应用的呢?汽车尾翼的气流偏导器原理。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实例不仅让学生了解气体的压强与流速关系带来的利与弊,而且在分析实例中,给学生一个分析模式,让学生逐步地掌握如何分析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比学习的效果突出。流体分为液体和气体,先从液体入手研究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再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分析这个关系所带来的弊端。有弊就有利,那么能不能应用这个关系呢?让学生分析生活中应用此关系的事例,让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理解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对比气体与液体,结合事例得出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再从事例中分析流速与压强带来的不利方面与有利方面,这样不仅在分析事例中让学生掌握分析的思路,而且也让学生清楚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弊和利。

但在此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就是所选的实例都是来自于生活,每种情况只选择一个实例来分析显得有些少,而且船、简易沐浴器、飞机离学生生活有些远,如果是用刮风天打雨伞,雨伞向上掀;汽车从身边过时,衣服向车的方向飘;喷雾器等学生常见的事例来分析,学生更能感兴趣。

鉴于本节课的后半部分的时间很充裕,如果将上述这些实例都安排到相应的知识版块中,能使得每个版块内容更丰富,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这样整节课都能紧凑,不会出现前紧后松现象。

第三,用教学效果完善教学设计。这节课主要围绕着如何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现象。从学生的随机表现看,学生能根据分析模式,自主的分析现象,解答产生原因;在课堂练习中,能够清晰回答,说明学生掌握知识较好。但也有个别的学生在不看黑板上的提示时,回答问题较困难,说明有个别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这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可能采取讲一个知识点,就多练几道相应的题,做到讲练结合,强化学生记忆,这样可能效果会好些。同时,这节课板书的设计比较有特色,主板书以液体、气体的流速对压强的关系为中心,分别辐射出有利的与不利的实例,既能对比,还能让学生清晰的明了这节课的知识脉络。同时副板书在黑板的侧面将分析问题的模式写下来,让学生有个思考的方向,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逐步的掌握。

第四,精心设置问题链,训练学生思维,达成高效。我主要采用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法,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将这节课设计成要研究的三个大问题:原理、弊端、利用。通过提出问题——实验——结论——应用,又将一个大问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逐一解决,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重点研究的是如何有效的提出问题,即提出的问题既有针对性,让学生明白要解决什么问题,也要有层次性,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如在讲液体的流速与压强关系时,展示连通器,提出问题:这个装置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当里面的水不流动时,有什么特点?若里面的水发生流动,同学们猜一猜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在观察过程中,提出问题:1.装置中流体流动时流速一样吗,哪个位置的流速较大?2.这几个液柱的高度是否发生变化?液柱的高度的变化能说明什么问题?在设计这些问题时,明确每个一部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这里是要解决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在设计问题时要围绕着这个大问题,将问题分成一个个小问题,逐层展开,这些小问题在设计中是有层次性的,使学生在回答完小问题的过程中也就清楚了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是什么。如果有学生对某个问题有疑问,要给出适当的提示,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很多,或是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惑,这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

这节课已经上过很多次了,但每次我都感觉是上新课一样。在每堂课中,学生的情况不同,备课的侧重点会发生变化,上课的方式也会随之变化。同时,物理来源于生活,这要求教师要善于联系实际,把学生平时注意不到的生活现象用物理知识串起来,构建一个知识网络,将物理知识融于生活,通过物理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教材,教参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探究
网络经济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冲击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策略探究
“无边界”课堂在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中的问题探究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探讨
浅谈小学语文问题探究教学法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
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经历探究过程,提升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