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秋葵种植及采收要点

2016-11-16肖显超

中国果菜 2016年10期
关键词:黄秋葵行距植株

肖显超

(厦门市种子管理站,福建 厦门 361012)

黄秋葵种植及采收要点

肖显超

(厦门市种子管理站,福建 厦门 361012)

黄秋葵营养非常丰富,常吃有益人体健康。本文简述了黄秋葵的栽培管理技术,从播种育苗、管理到采收,以期提高菜农的生产水平,增加经济效益。

黄秋葵;栽培技术;采收

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L.),别名秋葵、黄葵、洋茄、羊角菜、洋辣椒、羊角豆。原产地为非洲东北部,埃及在13世纪已有栽培,如今在欧美、非洲、中东、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等热带地区栽培很盛。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山东、云南均广泛栽培。因其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也被誉为“补肾草”[1]。近年来在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及地区市场上成为热门蔬菜、有“蔬菜王”之美称。在中国大陆地区广泛种植,已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1 生物学特性

黄秋葵为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株高100~200cm;茎绿色或紫色,圆柱形,疏生散刺。叶浓绿,掌状,3~7裂,直径10~30cm,裂片阔至狭,边缘具粗齿及凹缺,两面均被疏硬毛;叶柄绿色或紫色,长10~30cm,被长硬毛;托叶线形,长0.7~1cm,被疏硬毛。花黄色或淡粉色,内面基部深紫色,直径5~7cm,花瓣倒卵形,长4~5cm。单生于叶腋,花梗长约2cm,疏被糙硬毛;小苞片8~10片,线形,长约1.5cm,疏被硬毛;花萼钟形,较长于小苞片,密被星状短绒毛;蒴果绿色或紫色筒状尖塔形,长10~30cm,直径约2 cm,顶端具长喙,疏被糙硬毛;种子球形,灰色,多数,直径约0.4cm,具毛脉纹[2]。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播种育苗

(1)育苗温度

黄秋葵喜温暖、怕严寒,耐热力强。当气温13℃,地温15℃左右,种子即可发芽。但种子发芽和生育期适温均为25~30℃。月均温低于17℃,即影响开花结果;夜温低于14℃,则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狭窄、开花少、落花多。26~28℃适温开花多、坐果率高、果实发育快,产量高、品质好。

(2)光照

黄秋葵对光照条件尤为敏感,种子避光发芽,催芽时建议在黑暗环境。黄秋葵在生长过程中要求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应选择向阳地块,加强通风透气,注意合理密植,以免互相遮荫,影响通风透光。

(3)育苗方式

直播可以土温15℃以上时播种。可干种直播也可催芽后直播。穴盘育苗可提早于保护地进行,以50孔穴盘育苗为宜。正常育苗时间为3周。

(4)育苗介质

建议使用3~10mm育苗专用介质。若自配育苗介质,建议以园土、腐熟的有机肥、细沙以6:3:1均匀混合后使用。

图1 黄秋葵植株及花、果

2.2 栽培

(1)温度

土温高于15℃时可以安排定植;闽南地区可栽培时间为:3~6月适宜播种,7~11月采收。

(2)定植标准

幼苗真叶2片可以开始定植。穴盘苗则真叶1~2片并可以轻松从穴盘中提起幼苗为标准,提起幼苗时根系应团结不散。

(3)基肥

肥料在生长前期以氮为主,中后期需磷钾肥较多。但氮肥过多,植株易徒长,开花结果延迟,坐果节位升高;氮肥不足,植株生长不良而影响开花坐果。黄秋葵生长要求每667m2施有机肥1000kg、复合肥20kg为基肥。

(4)整地作畦

黄秋葵忌连作,也不能与果菜类接茬,以免发生根结线虫。最好选根菜类、叶菜类等作前茬。此外,深沟作畦,并覆盖银黑双面地膜。可节水及杂草防除,提高土温,减少肥分流失。

(5)株行距

单株双行种植,株行距45cm×60cm,每667m2定植2500株。单株单行种植,株行距45cm×50cm,每667m2定植3000株。双株双行种植,株行距50cm×60cm,每667m2定植4400株。

图2 黄秋葵果实每天的发育情况

2.3 田间管理

(1)追肥

穴盘苗定植后5日,开始追施第一次氮肥,每667m2施肥8kg;以后视田间情况每15d追施复合肥一次。采收期每7~10d追肥一次。

(2)整枝

基部侧芽及时去除,以使植株生长良好。采收中期开始,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老叶进行摘除,改善田间通风透光环境并可防止病虫害滋生蔓延。

2.4 病虫害防治

黄秋葵生育强健,不易发生致命的病虫害。

(1)疫病

苗期及成株均可能感病。发病初期为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扩大后转为褐色。药物防治视情况可以喷施:克露、安克锰锌、甲霜灵,每7~10d一次。

(2)病毒病

叶片表现花叶或褐色斑纹状。早期感染时植株矮小、结果小而少、果实皱缩。药物预防可施用:83增抗剂、病毒A、植病灵等药剂。每周一次。

(3)虫害

以预防蚜虫、美洲斑潜蝇为主。

(4)生理性病害

以预防寒害为主。

2.4 其他管理

(1)除草

田间如不用地膜覆盖时,可用除草剂除草。

(2)立支柱

在台风季节,每株黄秋葵插立1根支柱,并加以缚紧。(3)排灌水

黄秋葵虽耐旱,但过于干旱时生育不良,果实纤维发达,影响产量及品质,故应适度灌水。而雨天则应注意排水,畦沟内不可长时间积水。

3 采收及加工

图3 采收的鲜食果实

3.1 采收

正常花后5~6d,果长8~10cm时适宜采收,此时果实重量约为12~16g。

3.2 保鲜

嫩荚果呼吸作用强,采后极易发黄变老。如不能及时食用或加工,应注意保鲜。即将嫩荚装入塑料袋中,于4~5℃流动冷水中,经10min冷却到10℃左右时,再贮于7~10℃环境下,保持95%的相对湿度,可保鲜7~10d。远销外地的嫩果,必须在采后剪齐果柄,装入保鲜袋或塑料盒中,再轻轻放入纸箱或木箱内,尽快送入0~5℃冷库预冷待运。如嫩荚发暗、萎软变黄时,应即处理,不可再贮藏[2,3]。

3.3 加工

以黄秋葵果茶制作应在果实采收后需及时安排脱水;黄秋葵花茶的制作需采当天开放的花朵;制作黄秋葵子油,需待果实老化采收种子并干燥精选后再行压榨。此外黄秋葵的食用方法也是多样,既可凉拌,又可热炒、油炸,还可汤食。

[1]陈仁柳.福建省黄秋葵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及推广[J].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4.

[2]刘勇,万三连,吴乾兴,等.割茎再生技术对黄秋葵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蔬菜,2015,1:12-13.

[3]许如意,罗丰,袁廷庆,等.不同采摘期对黄秋葵果实性状和品质的影响[J].长江蔬菜,2011,5:23-24.

Planting and Harvesting Points of Okra

XIAO Xian-chao
(Seed Management Station in Xiamen City,Xiamen 361012,China)

Okra is very rich in nutrition,and it is beneficial to human health.In this paper,the author described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okra,from sowing to harvest,managemen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level of farmers,increase economic benefits.

Okra;cultivation technology;harvesting

U258

A

1008-1038(2016)10-0073-03

2015-11-22

肖显超,主要从事蔬菜栽培管理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黄秋葵行距植株
无公害黄秋葵种植技术浅析
植物抗冷性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黄秋葵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缩行扩株”对重庆丘陵山区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青钱柳不同株行距对幼林生长和叶片生物量的影响
黄秋葵籽类咖啡产品的开发利用与发展前景
黄秋葵
短期水分胁迫影响巴旦杏植株对硝酸盐的吸收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归纳及试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