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事理论教学的“翻转课堂”论

2016-11-12徐建军周永卫

大学教育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

徐建军 周永卫

摘要: 基于MOOC的军事理论课堂教学范式的变革可概括为“五个转变”:从指导理论上看,是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转变;从教学目标上看,从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到强调对“思维能力的发展”;从教学内容上看,从单个教师对课程的解读到共享优秀师资的慕课联盟;从师生角色转变上看,从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学习到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教学评价上看,从终结性单一评价为主到形成性和终结性多元评价相结合。基于MOOC的军事理论课堂教学“五个转变”避免了高校教育目标的同质化,有利于追求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关键词:翻转课堂,MOOC,军事理论教学,课堂教学范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5-0052-05

收稿日期:2016-05-13

作者简介:徐建军(1954-),男,湖南益阳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教管理等方面研究;周永卫,湖南科技学院教授、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引 言

信息时代以来,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通信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医疗等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但令人遗憾的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却成效不显。“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呢?”,这就是著名的乔布斯之问。随着MOOC浪潮的袭来,有人认为乔布斯之问有了答案,他们认为一场信息时代的教育革命已悄然到来,那就是MOOC。MOOC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1]。以往计算机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之所以不显著,是因为大多数只停留在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应用、教育内容的共享上,对学校教育一直沿用的传统课堂教学范式却并无变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MOOC,是怎样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范式呢?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我们以普通高校公共必修课军事课为例,来分析论证MOOC对传统课堂教学范式的冲击。一般来说,课堂教学范式包括教学实践过程中所依据的基本教育理论、观点和方法,以及正在执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等,涉及到五个要素: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交往系统和教学评价。本文将着重分析MOOC是怎样促进军事课教学范式五要素的变革的。

一、颠倒传统军事理论教学过程的“翻转课堂”教学范式

近年来,超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MOOC,中文也称为“慕课”)已经风靡全球[2]。MOOC凸显了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深刻影响,是互联网时代教育发展的产物。MOOC对教育的本质革新,表现在对传统教学过程的颠倒,即翻转课堂。所谓“翻转课堂”,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范式[3]。传统课堂教学范式的本质特征就是以教师的直接讲授、单向传递为主。这种教学范式缺乏师生互动,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难以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教学目的。与传统教学范式相比,“翻转课堂”有什么不同呢?最大的不同是教学过程的颠倒。

以普通高校公共必修课军事课为例,传统军事课教学范式是课堂上听教师讲解军事知识和技能,课后回家做作业;而军事“翻转课堂”教学范式,把传统教学过程颠倒为课前学生利用教师制作的军事课数字材料自主学习课程,然后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活动,以达到释疑、解惑和探究的目的。能使传统教学过程颠倒的正是超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即MOOC。它与以往的网络开放课程的区别在于,强调互动与反馈,倡导建立“在线学习社区”[4]。以往的军事网络开放课程大多提供静态的教学视频,如事先编辑好的课件或录制好的讲座。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缺少交流与人参,学生没有参与感。而MOOC通过在军事课授课视频中穿插提问、课堂测验和开展专题讨论,并鼓励学习者利用QQ、社交网站及其他个性化学习工具主动浏览、获取相关信息与学习资源等方式,大大增强了军事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交流、互动与反馈。与此同时,MOOC还积极鼓励、倡导学习者在参与慕课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完成作业或专题讨论的过程中),形成各种“在线学习社区”——学习者根据不同的主题和个人的兴趣爱好,在不同的社交网站上构建起互助、协作、交流的亚群体,并随着亚群体人员的聚集、学习社区的不断扩大,又进一步衍生出与军事课程相关的网站和资源库。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加强“互动与反馈”和倡导“在线学习社区”,就使学习者能在参与慕课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沉浸感”和“全程参与感”,这是传统的军事课讲授完全无法与慕课相比之处。

因此,在基于MOOC的军事课“翻转课堂”教学范式下,学生通过观看军事优质视频获取知识并发现问题,随后就发现的问题与教师、学生的进行交流和反馈,这是一种完全自主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自主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知识结构进行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目前,MOOC理念已慢慢渗透到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中,如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都已经开设了军事课慕课,受到了师生的好评。与传统军事理论课堂教学范式相比,“翻转课堂”军事课教学范式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教学效果,主要得益于MOOC的先进教学理念。下面具体分析MOOC是怎样促进军事课教学范式五要素即指导理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角色和教学评价的变革的。

二、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基于MOOC的军事课教学范式变革,从指导理论上是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转变。

传统的军事课教学范式是以行为主义为理论指导。20世纪初,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主张心理学不应只是研究人脑中的意识,还应去研究从人的主观意识中折射出来的客观事物,即人的行为。行为是人体适应外界环境刺激的各种反应的组合,“刺激——反应”是可以解释人的一切行为的公式。心理学的任务,就是通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来推知反应,反过来又可通过反应推知刺激,以便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行为主义为理论指导的传统教学范式认为,学习是个体对外部刺激作出被动反应,学习过程是一个刺激——反应的过程。外部刺激即教师对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被动反应表现为学习者对知识的记忆和对技能的掌握。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传统军事教学范式强调教师对军事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并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对技能的掌握程度来衡量军事教学的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发展,把学习者看作是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理论,已经让位给认知学习理论。军事课“翻转课堂”教学范式是以认知学习理论为指导。认知学习理论,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强调学习者学习的过程就是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分支,其代表人物皮亚杰认为,学习者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其中,“同化”是指学习者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对外界刺激无法同化,而引起的学习者认知结构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学习者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整个认知过程可描述为“平衡—不平衡—平衡”,在此循环中,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与发展。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可以支持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认知工具,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因此,“翻转课堂”军事教学范式不仅仅关注军事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记忆和掌握,更为强调的是军事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并以国防意识和观念的生成,发现到解决问题思维能力的培养来评价军事教学的质量。

三、从“知识的识记”到“思维能力的发展”

基于MOOC的军事课教学范式变革,从教学目标上是从“知识的识记”到“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转变。

任何教学范式都指向和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范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构成教学范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它决定着教学范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组合关系,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正是由于教学范式与教学目标的这种极强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不同教学范式的个性。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目标,是要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增强国防意识,强化爱国主义观念,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传统军事教学范式主要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为教学目标。这种范式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学生学习过程以对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为主,这是一种“传递—接受”式教学方式。这种范式的优点是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缺点是学生对接受的信息难以真正理解,不利于学生创新性、分析性能力的发展。目前,大部分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采用的是传统教学范式,在课堂上以教师讲授和专家讲座为主,课后基本没有师生之间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强调大学生对相关军事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这从军事课程的考核方式就可以发现。

军事课“翻转课堂”教学范式除了强调“知识的识记”外,更为关注“发现——解决问题”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军事课“翻转课堂”,学生课前通过观看优质视频获取军事理论知识,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利用QQ、社交网站及其他个性化学习工具和“在线学习社区”,可向教师请教,可与同学交流、探讨和反馈,这是一种完全自主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自主学习和思维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知识结构进行自主探究,不仅可以掌握到相关军事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完全可以达到军事课要求的增强国防意识,强化爱国主义观念,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一种“自学—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四、从“单个教师对课程的解读”到“优秀师资的慕课联盟”

基于MOOC的军事课教学范式变革,从教学内容上是从“单个教师对课程的解读”到“优秀师资的慕课联盟”的转变。

优质的军事课视频,是军事课“翻转课堂”教学范式的关键。在线课堂上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前提,是在观看教师的授课视频等数字材料过程中去发现问题。MOOC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名校和名师的精品教学视频。针对军事课来说,要把MOOC做好关键在于要有名校名师军事课精品视频。军事课精品视频的制作,不但要有名师精心的课程准备,还需要加上精心的课程录制和剪辑工作,因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利用率,名校、名师精心打造的“慕课”联盟应运而生。“慕课”联盟以第三方运营为平台依托,通过在线方式使学生有机会学习到名校名师所提供的制作精良、结构完整的优质课程,并能够互认学分。“慕课”联盟,通过基于“在线平台”的共享机制,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广泛共享,以弥补优质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的不足,大大提高了高等优质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在国外,以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发起组织的Coursera、Udacity、Edx三大慕课平台,有一百多所高校参与,推出了近百门课程,向更多学生提供了一流大学一流课程学习的机会[5]。国内也对慕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中文慕课平台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信息化公司,包括IT公司以及门户网站或者培训机构,二是高校或联盟机构如“上海高校课程中心”、“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等[5]。“上海高校课程中心”已有上海30多所高校加盟,服务对象为加盟的高校在校大学生,所修学分各个学校互认,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由重庆大学发起,现已有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44所高校加入,这个平台实现了东西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解决了联盟内部各高校校内选课的不足,借助跨学校、跨区域、跨国界、跨文化的教育教学,培养了更多专业能力和创造力较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人才。

全国首家《军事理论》慕课,在智慧树在线平台开始向全国大学生开放,这是复旦大学网罗全国军事名师,集部队、地方院校之力,名校名师联合打造的军理MOOC,以学生为中心,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与大师级将军面对面互动讨论。还有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也集中全校的优秀师资开设了军事课慕课,面向全国大学生开放,受到了师生的好评。

五、从“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学习”到“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基于MOOC的军事课教学范式变革,从师生交往系统上是从“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学习”到“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转变。

从传统军事教学范式到“翻转课堂”军事教学范式,师生角色发生了转变。军事教师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以及教学资源的开发者、提供者。而学生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知识内化的主体以及情感体验与情感内化的主体。所以说,在教学范式的转变中,教师从教学中的主导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者。

军事课传统教学范式,关注的是教师如何“教”,忽视了学生如何去“学”。相反,“翻转课堂”教学范式,重视学生如何去“学”,强调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参与和互动,发挥了学生在军事课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

六、从“终结性单一评价为主”到“形成性和终结性多元评价相结合”

基于MOOC的军事课教学范式变革,从教学评价上是从终结性单一评价为主,到形成性和终结性多元评价相结合的转变。

教学评价是每种教学范式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教学范式其评价的方法与所持的价值观也不一样。在传统军事教学课堂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军事理论知识和军事技能的传授,因此教学评价就变成测试学习对军事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相应地,军事课教学评价是采用传统的纸质测验,以纸质测验的结果即分数来考核学生,这是一种终结性的单一评价。

军事课“翻转课堂”并不否认传统的纸质测验这种终结性的单一评价,但更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的发展做出评价[6]。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军事课形成性评价可有多种形式,如军事课程视频观看中的小测试、在线课堂上的提问与讨论参与度、课后作业、平时测验等。形成性评价应更关注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与人讨论、合作、沟通和协调的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基于MOOC的军事理论课堂教学范式变革可概括为五个转变,这五个转变终结了高校的同质化教育目标,有利于学生追求个性化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因此,可推断普通高校公共课(包括军事课)的慕课化趋势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不过,军事理论公共课的慕课化趋势对普通高校是个机遇的同时,也充满着以下挑战:一是 MOOC 不是静态的精品课程资源,更强调学习、互动和评价的过程,这需要先进教育信息技术的支持;二是优质教学视频的制作,需要跨学校、跨地区,甚至是跨国际的团队合作;三是慕课的教学设计,对教师信息素养是一大考验;四是高校教学模式的转变,需要与其相适应的教育管理模式,这对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有相应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方鸿琴.“慕课”能否引发大学教学模式变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9-30(A03).

[2] 杨玉芹.MOOC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模型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4(6):6-10.

[3]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2):58-64.

[4] 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5] 管会生,高表松,张明洁.MOOC浪潮下的高校课程联盟[J].高等理科教育,2014(1):44-51.

[6] 林芸,宋艳萍.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06(9).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