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族声乐的科学训练

2016-11-10车绍留张桂仙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民族声乐训练科学

车绍留 张桂仙

摘要:文章仅从在民族声乐训练中如何获得科学的发声状态,如何获得科学的混合声“浅谈高校民族声乐的科学训练”。旨在与同行进一步探讨高校民族声乐科学训练的声音理念及科学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民族声乐;科学;训练

声乐科学训练方法的核心就是通过利用各种发声技术手段,最大限度的调动演唱者的歌唱肌能参与到歌唱活动之中,便于各肌能“自然”地积极参与、密切配合,使各肌能达到协调运动,让整个人体成为一个畅通的歌唱通道,以气息作为歌唱的动力源泉,成为各肌能相互联系协调运动的纽带,从而获得科学歌唱所追求的“混合声”。

一、实现以气息为纽带,逐渐过渡到以“情感”为纽带的科学训练

在歌唱的训练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发声的状态。歌唱的发声状态就是要紧紧围绕如何获得畅通,自然的声音。训练中,我们始终本着以气息为纽带,构建“上哼、下叹、中间自然”的发声状态,实际上,这个状态只要歌唱者放平心态,通过“打哈欠”或微笑就能找到“哼鸣”状态,稍加保持整个人就呈现在以气息为纽带,完全置身于“上哼、下叹、中间自然”的混声发声状态,习惯上,业界常把这个状态称之为“混声”歌唱状态,也称为“科学”歌唱状态。实际上歌唱者在发声的全过程中,除“换气”外,只要保持这个状态所发出的声就会通遍全身“高、中、低”声区,就称之为“混声”。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对声乐学习者来说,逐渐养成专业习惯很重要,最终要做到,只要“开口吸气”业界常称为“叹气”就自然进入到这个状态,并做到以气息为纽带,把全身肌能串起来,使之“自然”参与到发声的全过程中。当然,要做到使全身肌能自然参与和积极地相互配合,协调运动,歌者最终应以“情感”为纽带,我们常说的,首先要酝酿想歌唱的欲望,情绪,做到以情感为纽带,再借助“气息”以此为纽带,最大限度地调动各肌能自然,积极地参与,密切配合,协调运动,产生自然,畅通的声音,实际上,这就是科学歌唱的基础和实质。因此,我们认为科学训练方法的基础和核心就是“科学的歌唱状态”。笔者,归纳为“上哼、下叹、中间自然”的发声及歌唱状态。

二、声乐科学训练的前提

声乐科学训练的前提就是“总揽全局”。声乐训练切忌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更不能就事论事,“见字打字”,应该把在发声技术训练中碰到的的每一个问题都解决,始终置于科学的发声状态“上哼、下叹、中间自然”中去,逐一实现解决,使每一个发声技术问题都始终在科学发声状态中去得以解决,通过长期的专业训练、专业修养,从而使歌者的发声及演唱能够始终置于相对稳定的科学歌唱状态之中,从而实现获得自然、畅通的混合声音,最终实现科学演唱。

我们知道,在声乐欣赏中,首先我们对任何唱法的声乐作品欣赏中的一个要求,就是声音的“自然”。我们说,只有自然地才是最美的,从专业上对声音来说,任何不自然不流畅的声音都是不美的,不可取的。自然、流畅的声音应该是包含在任何流派的声乐训练和演唱中。在长期的声乐科学训练中,我们逐渐认识到,要使和歌者最终能获得自然、流畅的混合声,实现科学演唱,那么,在漫长的声乐科学训练中,声乐教员和学生都要始终遵循用科学歌唱状态去统领声乐训练及演唱的全过程,使歌者的发声及演唱始终置于“上哼、下叹、中间自然”的科学发声状态之中,切勿“见字打字”更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应该在始终遵循声乐训练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前提下,把整个声乐训练计划分散到整个学习时间段去完成,去逐一解决每一个问题,逐渐实现声乐的科学训练,而不能在每一次的训练中去追求最终的结论性的效果。因此,在声乐训练中,我们主张:声乐科学训练“分阶段,有主次”地进行声乐科学训练,逐渐去获得自然畅通的混合声。实际上,在漫长的训练中,训练者的声音是极不自然的,我们应该知道,只有当训练者逐渐将各个技术按要求慢慢把握,并通过大量的训练实践和不同风格不同程度作品的演唱锻炼,逐渐将这些发声技术技巧融合贯通,为我所用,熟练地自觉“运用而再不带有任何强制的成分”时,训练者才有可能获得自然流畅的声音,这当然是要待训练者不但在发声的技术技巧上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而且还要在训练者对演唱作品的音乐和歌词以及二者词曲的结合上,理解和把握都要达到不再存在技术问题和把握不到位的情况。也就是要训练者达到对训练的作品在发声技术技巧上不再存在技术负担,对训练演唱的作品在理解和把握上不再存在不到位的前提下,训练者的演唱才有可能获得自然、流畅的声音。因此,科学的声乐训练如不能长期地在科学的歌唱状态下去逐渐认识和把握、运用发声的技术、技巧及自然地演唱训练作品,并且长期遵循声乐科学训练“总揽全局”和“周期长、易反复”,循序渐进等客观规律,否则我们认为最终是不可能获得自然、流畅的混合声音的,这应该是许多声乐专业训练徒劳的根本原因。

总之,声乐的科学训练,首先,经过声乐的学习与训练,树立“混声”的声音理念,逐渐稳定的“混声”发声状态,在这个状态下经过长期的,借助大量声乐作品的练习,使“气息”逐渐通遍全身肌能,建立“全通道”歌唱的新理念,获得畅通、自然的“混合声”,逐渐打牢科学演唱的“混声“基础”,最终实现全通道歌唱,使声乐学习达到“科学”训练。

猜你喜欢

民族声乐训练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