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奇的五行——中医解释医理的重要学说(上)

2016-11-09史欣德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22期
关键词:医理学说中医学

史欣德

同阴阳学说一样,五行学说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这2种学说是中医解释医理的主要理论工具。不过,五行学说更偏重于说明事物现象之间的关系、联系。

古人认为,人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尽管复杂多样,然而归纳起来,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木、火、土、金、水。这5种要素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相互影响,循环运动,生生不息。这种基本认识逐渐演变为以木、火、土、金、水的特性,来归纳说明各种事物的性质、关系和变化,成为用于普遍说明物质世界的理论,与阴阳学说共同成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在阴阳五行理论的盛行时期,中医学完成了其基本理论的构建,因此,五行的理论思想也被中医自然吸收利用,成为说明医理的术语和方式。

五行的基本特征

我们先来看一下木、火、土、金、水的基本特性。

木即树木,色青,从发芽到长成,不断地生长、发展,枝条舒展开来,所以木有生发舒展之性。

火色红,给人以热的感觉,火的燃烧是向上的,所以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点。

土色黄,土壤中能够长养出庄稼,金、银、铜、铁等也自土中变化而出,所以长养、生化是土的特点。

金指金属,色白(金属反射出来的光),刀剑等兵器由金属制成,所以清肃(肃杀)、刚坚、质重是其特性。

水色黑(深水之色),有寒冷、阴暗、滋润、向下流动等特点。

五行学说将万事万物按照以上五行的特点进行归类。

凡是符合木的特点的事物现象都可以归为木行,东方、春季、青色、风等皆属于木,因其为日升之方位、生长之季节、植物之常色、动摇不定的外象都符合木的特点。

又如,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将人分成“木型之人、火形之人、土形之人、金形之人、水形之人”5种类型,并对每一种人的外形特征进行了描述。

可见,在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水已经脱离了字面所指的具体物质现象的含义,而表示5种属性。

对于一般事物的五行属性划分见表1。

对于人体脏腑、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五行属性划分见表2。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学中,常常用五行的配属关系,来推导病位、发病特点、药物作用的部位等。

面色发青或黄疸(巩膜、皮肤呈黄绿色)、心情抑郁、胸闷(气郁不能舒展)、抽筋、震颤、头晕(如风吹树木而摆动不定)等,均与木的特性相符,认为病在肝;面色发黑(如长期失眠引起的黑眼圈)、年老以后的耳郭干枯色黯(失去水的滋润)、小便异常等,均与水的特性相符,认为病在肾;面唇红赤或红肿热痛(颜面丹毒)、烦躁失眠或噩梦颠倒、口腔溃疡(火热上扰头面)等,均与火的特性相符,认为病在心。

春天多肝病,如肝炎春天好发,人们在春天更容易出现头晕的症状,特别是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患者,往往在这个季节症状加重。

长夏(农历六月)多脾胃病,即指在阳历的七八月间人们容易得腹泻一类的疾病,因为这时湿气盛,脾胃最易受伤,所以医院也常在这个季节增设肠道门诊。

秋天多肺病,因秋季燥邪当令,入秋以后人们常会感觉鼻干、咽干(鼻与咽均为肺之门户),又因天气转凉,咳嗽等肺部疾病增多,而大自然此时也恩赐给人类梨、甘蔗、橘子等润肺化痰止咳之品。

黑色的食品,如黑豆、黑木耳等入肾经,可以治疗肾的病,现代研究也发现黑木耳有软化血管的作用,老年人(肾中阴阳已不足)宜常食。

白色的食品,如百合、白木耳等人肺经,都有润肺止咳的作用等。

红色的食品,如赤小豆人心经,可用于治疗热毒疮疡,而古人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当然,以上这些对应关系的例子并不是说五行能对应、解释现实中的所有现象,如我们不能把所有青色的菜都对应到肝上,也不是所有白色的食品都对应肺、红色的食品都对应心,如红枣就不入心,而入脾胃等。

确实,我们用五行来解释问题时常常会遇到这些尴尬的现象。可见五行学说本身有其机械的一面,这正是我们在运用五行学说时须要注意的,不能以五行学说来推演所有的生理、病理情况以及治疗作用。

但我们也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价值。通过下期所讲的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等关系,您会发现,五行学说在说明脏腑特性、解释脏腑经脉之间关系、全面分析病情、整体实施治疗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医理学说中医学
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新思考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点头之妙
点头之妙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与“五轮学说”
马克思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当代释读
略论医理与管理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