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研究

2016-11-08刘春放

教师·中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学生管理以人为本

刘春放

摘要:以人为本,从哲学理论的层面来说,就是以人为本位,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应用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目的是为其营造和谐的制度环境,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青年大学生在高校这片知识沃土上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高等院校;以人为本;学生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109-02

一、“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

以人为本,是将其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一种管理思想,这种思想成为指导高等学校办学的一种新的价值理念。将该理念具体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其实质是以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权益为本。具体包括:第一,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丰富的个性,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第二,注重对学生的尊重,为学生提供思想教育及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引导大学生追求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第三,高校有责任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一种和谐的环境。

二、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现状

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少对学生的需求尊重

目前,高校一般采取统一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来管理所有的学生,从而听不到大学生中的多样的声音,忽视了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没有重视大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使学生在发挥个性及特长方面受到制约,限制了学生独特的个性发展。高校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缺少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存在烦恼与压力,烦恼需要疏导,压力需要排解,若不能及时解决则可能演变成“问题学生”。然而,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和校方管理者中只有少数人员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2.忽视学生的基本权益,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目前,高校倾向于学校的发展建设,忽略了学生的基本权益。比如说,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发言权、参与权等并未得到充分落实。学生对校园建设、工作人员的服务等有意见需要反映时,校方不能够履行部门职责,相互推卸责任,致使学生反映的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此外,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高校管理人员缺少亲和力,教师不坐班,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时间少之又少。据相关调查显示, 高校的工作人员和学生交流时,能够和蔼对待学生的仅占39.1%,其余的大多数管理人员在与学生沟通时所持的则是机械式的、训斥式的态度。

3.忽视学生的成长发展,缺少对学生的人性化服务

目前,高校管理制度中,未考虑到培养学生抗压能力的重要性,这样会致使学生在大学毕业走向社会后,经受不住来自于社会的多样而又复杂的考验。同时,由于管理制度中涉及为学生服务的项目比较少,管理者对如单亲家庭的学生、残疾学生、存在心理缺陷的学生这类特殊人群关心程度不够,缺少对这类学生群体的特殊保护制度,所以高校在制度方面的建设还需要以学生为本,尽力为学生服务,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三、构建“以人为本”学生管理制度的策略

高校管理可以通过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来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高校大学生自由、全面地发展。

1.推进“以人为本”理念,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高校在管理制度上应努力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关心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高校学生有思想、有新意、有创造性,管理者要充分尊重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和理念,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和谐的环境、充分的资源、科学的指导和优质的服务,给予学生正面的鼓励,引导学生确定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

(2)注重激励,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高校管理者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不仅仅只为学生提供指导,还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激励学生,这样对大学生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和竞争意识的培养将大有裨益。高校采取多种正面强化的激励手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及创新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自我管理,追求自身健康发展。

2.明确以人为本的工作任务,优化管理制度环境

(1)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要把学生看作是高校发展的主体,尊重学生依法享有

的权益。学校在进行管理状况、教育质量水平、管理的工作能力等评价时,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倾听一下学生的声音。学校应该保障学生的权益,加强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的制订等,在约束学生的同时,也要注意对管理学生的管理者的权利进行约束,进而维护学生权益的同时,确保学生的权益不受侵犯。

(2)增加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高校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关心关爱学生的成长,促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增进师生间的沟通。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感知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从而精神上信任、依赖教师。当学生茫然时可以有倾诉对象,有信赖的师长帮助指点迷津,从而避免学生无法排解心中困惑而转向成为“问题青年”的情况发生。与此同时,高校对青年学生的情感培育力度还应该进一步加强。

(3)优化制度、文化环境。

在管理的制度层面上,应该健全对大学生权益进行保护的制度,使大学生享有陈述权、申诉权和申辩权。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对实现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更新完善教学硬件设施,国外的一些名校都会在校园的楼梯、图书馆、教室等处写满名言警句,目的即是提醒、督促学生奋发进取。国内高校也可以以此作为参考,构建求真求实的优良校风,让学生在高雅、和谐的校园环境下学习、成长,有利于学生健康自由地发展及综合素养的形成。

3.完善管理服务系统,优化特殊人群管理制度

目前在经济、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出现了一部分如面临就业压力大的“压力群体”“贫困学生群体”“恐惧交际群体”等特殊学生群体,对于这些群体,高校的任务是应该建立针对这些群体的特殊的管理制度,通过新制度来保护此类群体应有的权利。应该注意的是,这些人群较容易走极端,他们不仅需要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帮助、更加需要学校制度的保护。高校应该结合以上群体的不同特征,从多角度对其进行教育引导,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心理咨询中心制度管理,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建设,逐步使心理咨询的制度慢慢转向专业化,使这类群体愿意并能够自主地寻求学校提供的便捷的帮助与服务。

四、结语

高校在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其实质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服务学生、发展学生为本,在管理过程中,真正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为了青年大学生能够在高校的求学生涯中健康、自由、全面地发展,高校所肩负的推进管理制度创新变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参考文献:

[1]吴梵.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 191—192.

[2]徐锋.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焦作: 河南理工大学,2010.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学生管理以人为本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