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兴趣的培养与提高

2016-11-07安正权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语文学习学习能力教学目标

安正权

摘要: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缺乏主动性,特别是那些在语文学习上下了功夫、花了力气,但是学习效果总是不够理想的,因而对学习语文失去了兴趣。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时期,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关键词:语文学习 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63-01

兴趣属非智力因素范畴,在心理学上称为内驱力,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得很对,"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不大善于使用理智的初中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爱好和钻研,百分之九十以上就是兴趣出发的。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旦调动起来,他们就能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课堂上专心听讲和积极思考,课外广泛地猎取知识,甚至全身心地投入,创造性地完成和写作任务,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面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全面使用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的初中语文教师,该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呢?笔者想结合自身的教学体验,从激发、维持、升华兴趣几方面说说。

1.实施赏识和情感教育,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人的潜意识都存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潜质。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不同,人对客观事物便抱有不同态度。有积极的,包括愉快、满意、喜爱等等;有消极的,包括厌恶、愤怒、憎恨等等。对于学生,情感有时成为学习的动力,有时却成为阻力。在教学中,情感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同时存在。如果教师能够利用积极的情感,抑制消极的情感,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并非难事。基于上述认识,实施赏识和情感教育十分重要。

首先,教师要充分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赋予他们真挚、纯真的爱。理解和热爱学生,对教师来说,大而言之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小而言之则是教师的修养,是师德。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爱和赏识,这种出于真挚的"赏识",一旦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就会产生极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这种"赏识"的对象包括各类学生学习语文的各个方面。比如说朗诵、写作、阅读等,在表达形式上,可以在接触、交谈(交谈环境要适宜,气氛要和谐)中,对他们表示一种信任和赏识,以产生情感上的促进作用,激发学生形成兴奋中心,产生自信。随之要给予具体的、有效的指导或帮助。一旦发现学生取得教师所期待的进步,教师要及时地表示肯定或赞同,以便为下一次新的进步作好心理准备。

2.示范激趣,示范是语文教学激发兴趣起动的基础

激发兴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师本身的示范。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根本症结在于不喜欢老师和语文这门学科。为人师表,师德崇高,以身垂范,是学生敬佩和学习的楷模,学生才有兴致去爱这位老师,真心实意地敬业爱生,就一定会以满腔的热情和亲切和蔼的态度与学生交往,用自己的言谈举止和道德涵养感染学生,融洽的师生关系无疑能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教学能力的示范。优秀的语文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必定有独到的能力,他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行,譬如一口准确流畅的普通话,一手规范潇洒的板书都会使学生在崇敬中产生浓厚的兴趣。

2.3教学材料的示范。目前使用的语文材料,注意联系生活,遵循由浅入深原则,特别强调了听说读写相结合的训练。应该说是一套很激发学习兴趣的好书,作为教学主导作用的教师,一定要用好。

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有兴趣,才能高高兴兴地去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即使遇到困难,也能自觉钻研,加以克服,并把它当成乐事来做。初中学生语文兴趣的激发或许容易,但需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用新的教学内容来维持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每节课应有新内容,即使是复习课也不允许照本宣科。其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与该课有关的名家轶事、生活常识、文史资料等,但不能喧宾夺主。

用新的教学形式来维持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安排讲笑话、说故事、演短剧、猜谜语、赏诗文等,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语文知识,掌握语文能力。

用新的教学方法来维持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演示、社会实践、电化设置、场境构建等,都是目前常见的能调动和发展学习兴趣的好教法,尤其是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因此,一位成功的语文教师应善于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时间和空间上,把学习兴趣不断的调整、充实、巩固、升华。

引进竞争机制使学习兴趣加深。学生都有竞争好胜心理,教师若能有意识的建立竞争机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极高,效果将极好。这些年来,笔者在组织单元检测时让学生拟好试题,在中考作文总复习时让学生抢题作文,就是引进竞争机制搞好语文教学的例证。

强化审美训练使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师适当的悟性指导,学生就能得到美的熏陶,学习兴趣必将发生质的变化。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习兴趣飞跃。教学中要考虑到语文工具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教师可以从提高学习兴趣的质量和密度上适当安排以下一些活动:出版编辑班级黑板报,广告词,模拟招聘,模拟演讲等。这类活动有兴趣而实惠,既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又特别使学生兴致盎然。

功利成就激励让学习兴趣不断升华。激励的根本在于肯定学生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提高其学习信心。经常性的确切告诉,亲切交谈中流露的期待,某一次语文训练后的赞许,都是成功的教师得心应手的激励高招。而如果教师在毕业、升考、就业、发展个人才华等方面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语文的动机,让学生的语文兴趣必定会更强烈,更持久,更深入一个层次。

猜你喜欢

语文学习学习能力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激发小学生语文学科学习激情的新途径探析
当前影响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及建议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