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现状反思

2016-11-03张海艳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美术专业基础课反思

张海艳

【摘 要】中学美术专业向来重视基础课教学,强调学生基本功训练,但忽视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中学美术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反思,发现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中学美术基础课课堂教学质量,以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美术人才。

【关键词】美术专业; 基础课; 课堂教学; 反思

传统美术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中学美术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主要表现在中学美术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老化、课任教师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缺乏新意、更谈不上时代特色等。那么,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在改革氛围比较浓的中学,中学美术专业基础课任教师应更多地思考如何进位赶超,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更有效地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创新。

一、中学美术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现状分析中学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通常由静物写生环节、景物写生环节二个部分构成,因教学内容的差异,教学现状也呈现出差异。

(一) 静物写生课程教学现状

静物写生作为中学美术专业基础课堂教学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先是课任教师摆放好选择好的静物,学生则习惯性地选好相应的角度和相应的位置,参照摆放好的静物进行仿真描绘。

教学过程中,课任教师随堂随时就学生作品完成的造型、构图、色彩及整体关联情况等进行技术性指导,点拨学生疑点和绘画要点,通过面对面的互动,可更好地让学生领悟精要完成课堂作业任务。通过静物的绘画和课任教师的指导,学生将克隆出品味差别不大,创新性不强的作品。

(二)景物写生课程教学现状

景物写生是中学美术专业学生走出学校写生的内容之一,是培养青年学生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此类课程是由教师带领学生到景物风格独特的地方,选取景点、景物,给学生示范,和学生一起画,边画边指导,或者先由学生自己画再集中点评。这样一来,学生完成的作品,基本上是教师作品的模拟,要么是翻版,要么是粗陋的照片。

中学美术专业基础课堂教学作为艺术类专业教学的一种基本形态,存在着本身特有的内在规律,临摹写实等课程都是中学美术专业基础课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训练课程,但是,在中学美术专业基础教学中,不少行内人士认为美术专业基础教学的关键是技能的教学,只要实施技能、技巧的教学,学生的学业阶段的完成就会水到渠成。因此,在美术专业基础课堂教学中,大部分的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师只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忽略了中学美术专业熟练掌握绘画技巧、技法的目的是更好地表现作者独特的审美特征。

二、中学美术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中学美术专业基础课程课堂教学中,基本功训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枯燥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将美术专业基础课理解为就是技能、技巧课程,而忽视给作品赋予灵魂,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对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若不看重作品的审美属性,不传授学生的审美感受,不要求学生在创作中有感而发,无论多么娴熟的技巧都只能是画匠式的娴熟,是技术不是艺术。优秀的美术专业基础课课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只有在充满学习激情的状况下,才能全身心地对作品的质感、构图、形体、结构、明暗、空间感等主要内容进行深刻的领悟。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美术专业基础课程的爱及浓浓兴趣,学生才能感触到美术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的灵魂进而迸发灵感。这就需要课任教师寻找时机开展精品欣赏教学,大规模地组织中外优秀作品欣赏,尤其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美术专业基础课程有关的作品赏析活动,通过大量中外精品欣赏强化同学对美术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浓厚兴趣。

(二)正确引导

在中学美术专业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上课之前就应当引导学生注入情感意识。如传统的静物绘画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所选择的静物基本上是常见物品: 香蕉、苹果、陶制品、玻璃物件等,这些物品均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学生在实际临摹时不仅要把它们看作为一件物件,而应看到它们所含的灵性。课任教师需要适当地给学生讲解所选择静物背后的故事,特别是其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使学生对所临摹的静物背景有相当的了解,激发学生们的创作激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将绘画技巧、对绘画对象的感情和作品的美感有机结合起来。再如,在我国中学美术专业课堂教学采用的石膏像一般都是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仿真品,都是绝世珍品,充满着神奇的艺术魅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着对石膏像的深入了解,才能逐渐对石膏像产生复杂的思想情感,从内心深处增加学习兴趣。

(三)加强培训和指导

一方面,在美术专业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面对的主要有研究的对象,其结构和形体尤其重要,因为内在的结构可以表现为外在的形,两者是不可分割的。造型是学习的关键,要充分发挥色调、明暗、空间感、质感和形体感的作用。通过基本概念的学习和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具备思维上的概括能力。另一方面,课任教师通过改变光源的方向、物象在空间位置上的变换、亲身感触等,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对物象全面剖析,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达到对物象深层次的认识和全面理解。通过物象在空间的多次的排列组合,是一种很有创意的课堂教学方法。

三、结束语

中学美术专业基础课程课堂教学,不单是技能教学,更是智慧的展示、情感凝聚和个性发展。如何更有效地让学生不断地发现自己、超越自己、提高自己就是中学美术专业基础课程课堂教学必须达到的境界。从事美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任课教师,要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会和熟练掌握多种教学及评价手段,多层次、多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以培养出更多高层次的美术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美术专业基础课反思
课改下美术专业班教学及管理的探究
作品赏析(3)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设备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